|
2010-05-10王志光光明日報點擊: 123
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等單位主辦的『新時期炎黃文化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張豈之、李學勤、李伯謙、嚴文明、錢遜等70餘位學者參加會議。學者們對三十年來炎黃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
改革開放以來,炎黃文化研究成為學術界和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據不完全統計,近30年來出版的炎黃文化論文集近30部,出版論及炎黃文化的著作近百部,發表論文600餘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炎黃文化研究已成為學者們群體性的學術研究,不僅有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協同,而且在研究方式上已經跨越個人狹小的書房,形成了學者群體性的研究方式。
30年來,炎黃文化研究取得的一個重要共識,就是明確了炎黃二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我國學者從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等角度去探求中華文明的源頭。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對炎黃時代、炎帝和黃帝的歷史貢獻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炎黃時代,是中國文明誕生的偉大時代,炎帝黃帝是這一偉大時代的傑出代表。承認併力求釐清文化的源頭,是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基礎。明確炎帝黃帝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是中華文明起源問題研究的一項重大突破。
在炎黃文化研究中,如何客觀認識和評價蚩尤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由於種種原因,過去對蚩尤的認識存在一些分歧和偏見。有學者指出,蚩尤是我國冶金業的第一人,是我國古代兵器製造業的第一人,是我國天文氣象事業的第一人。蚩尤被戰敗後,其遺族主體遷徙到南方,也有部分族眾留在中原,融入華夏集團,因此,蚩尤與炎帝、黃帝一樣,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不僅是苗族人民的一位偉大先祖,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位偉大先祖。有學者認為,炎黃二帝作為中華人文始祖已成為歷史主流,應該受到尊重。史書記載『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把蚩尤歸入炎帝系統,蚩尤還僭稱過炎帝,因此,把炎黃二帝作為中華人文始祖可以代表蚩尤。
如何推動炎黃文化研究進一步發展,是與會專家學者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有學者建議,要多層面研究炎黃族群內外關係,建立多學科聯合攻關的『炎黃學』;有學者強調,二重證據法的運用,是把炎黃文化研究推向深入的必經途徑;有學者指出,為推進炎黃文化研究深入開展,應充分發揮由地方學者、地方學術機構和地方政府作用。
與會專家學者期望,以這次研討會為起點,總結經驗,凝聚共識,制訂規劃,整合隊伍,開拓炎黃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