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本草纲目 [电子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麦门冬

《类别》根类
《释名》沿阶草、麦冬、禹韭、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英文名》Dwarf Lilyturf Tuber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块根。
《采制》夏季采挖,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去须根,干燥。
《性味》块根纺锤形或长圆形,两端略尖,长1.5~5cm,直径0.3~0.7cm。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皱纹。质柔韧,断面类白色,半角质样,中柱细小。气微香,昧微甜。性微寒,味甘、微苦。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窄长线形,长15~40cm,宽1.5~4m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稍扩大并在边缘具膜质透明的叶鞘。花葶比叶短,长7~15cm;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小苞片膜质,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略弯曲下垂,常于近中部以上有关节;花被片6,披针形,淡紫色或白色;雄蕊6,花丝极短;子房半下位,3室。果实浆果状,球形,熟后暗蓝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主产浙江、四川;现大量栽培。
《主要成分》含麦冬皂甙A、B、B’、C、C’、D、D’(ophiopogoninA,B,B’,C,C’、D,D’)、麦冬酮A、B(ophiopogononeA,B)、甲基麦冬黄酮A、B(methy-lophiopogononeA,B)、二氢麦冬黄酮A、B(ophiopogonanoneA,B)等。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火。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阔叶麦冬
《类别》 根类
《英文名》 Broadleaf Liriope Root
《释名》 大麦冬。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阔叶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的块根。
《采制》 同麦冬。
《性味》 块根呈矩圆形,两端钝圆,长1~3cm,直径6~12mm。表面棕竭色,有宽皱折,凹凸不平。质硬,断面土黄色,角质样,中柱明显,不易折断。气微,味微甜。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丛生;根多分枝,常局部膨大成纺锤形或圆矩形小块根,块根长可达3.5cm,直径约7~8mm。叶丛生,革质,长20~65cm,宽1~3.5cm,具9~11条脉。花葶通常长于叶,长35~100cm;总状花序长25~40cm,具多数花,3~8朵簇生于苞片腋内;苞片小,刚毛状;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约3.5mm,紫色;花丝长约1.5mm;花药长1.5~2mm;子房近球形,花柱长约2mm,柱头三裂。种子球形,初期绿色,成熟后变黑紫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下,或山谷潮湿处。主产华东、华中。
《主要成分》 含甙元为鲁斯可皂甙元ruscogenin和薯蓣皂甙元的多种阔叶山麦冬皂甙(阔叶山麦冬皂甙A、B、C、D、E、F、G、H)。
《功能主治》 同麦冬。
《附方》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2、吐血、鼻血。用麦门冬(去心)一斤,捣烂取汁,加蜜三合,调匀,分二次服下。
3、齿缝出血。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4、喉疮。用麦门冬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煎汤送下。
5、下痢口渴。用麦门冬(去心)三两、乌梅肉二十个,锉细,加水一升,煮成七合,细细饮下,有效。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萱草

《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淡竹叶

《释名》根名碎骨子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根)堕胎、催生。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鸭跖草

《类别》 全草类
《英文名》 Common Dayflower Herb
《释名》 竹叶菜、竹节菜、三角草、鸭仔草 、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地上部分。
《采制》 夏、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 性寒,味甘、淡。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茎基部匍匐,上部直立,微被毛,下部光滑,节稍膨大,其上生根。单叶互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5~2cm,基部下延成膜质鞘,抱茎,有缘毛;无柄或几无柄。聚伞花序有花1~4朵;总苞心状卵形,长1.2~2cm,边缘对合折叠,基部不相连,有柄;萼片3,膜质;花瓣3,深蓝色,有长爪;雄蕊6,3枚能育;子房卵形,2室。蒴果椭圆形。花期5~9月,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主产我国东南地区。
《主要成分》 全草含飞燕草甙(delphin)、粘液质;花含蓝鸭跖草甙(commelinin)、鸭跖黄酮甙(flavocommelin)、鸭跖草花色甙(awobanin)等;种子含脂肪油。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不林涩痛、痛肿疔疮。
《附方》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释名》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1、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
2、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贴上,贴过二、三百叶,把脓引尽,即可合口生肉。忌鱼、蒜、房事。
3、汤火伤成疮。用葵叶研为末,敷患处。
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捣汁三合,生姜四两,取汁一合,和匀后分二次服。连服数剂即通。
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两,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服一次。
6、漏胎下血,血尽子死。用葵根、茎烧灰,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乳痈。用葵茎及子为末,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8、身面疳疮,出黄汁。用葵根烧灰,和猪油涂搽。
9、产后淋沥。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朴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朴硝),一顿服。
10、催产。用葵子一合,捣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
11、乳汁不通(或乳房胀痛)。用蔡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送服二钱,极验。
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13、脸上疮疮。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蜀葵
《释名》戎葵、吴葵
《集解》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
(花)咸、寒、无毒。
(子)甘、冷、无毒。
《主治》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正讹》黄蜀葵瑟蜀葵不同种,但气味与功用则与蜀葵相同。治淋疾,催生,医恶疮,消痈肿,涂汤火伤。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葵
《类别》 全草类
《英文名》 Black Nightshade Herb
《释名》 野茄、天茄子、酸浆草、天沦草、苦葵、苦菜、水茄、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草
《来源》 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nigrum L.的地上部分。
《采制》 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性味》 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稀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卵形,长2.5~10cm,宽1.5~5.5cm全缘或具波状齿,先端尖锐,基部楔形或渐狭至柄,叶柄长达2cm。花序短蝎尾状或近伞状,侧生或腋外生,有花4~10朵,花序梗长1~2.5cm;花细小,柄长约1cm,下垂;花萼杯头,绿色,5浅裂;花冠白色,辐射状,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约3cm;雄蕊5,花药顶端孔裂;子房上位,卵形,花柱中部以下有白色绒毛。浆果球形,直径约8mm,熟时黑色。种子多数,近卵形,压扁状。花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或田野,分布于全国。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头、前列腺炎、痢疾。
《附方》天葵的功用是清热解毒,散结,利尿。
1、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
2、小便不通。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
3、坠伤。用龙葵茎、叶捣汁服,以渣敷伤处。
4、火焰丹毒。用龙葵叶加醋研为细末敷涂,能消红肿。
5、背痈。用龙葵一两,研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匀敷痈上。又方:用是蟆一个,同龙葵茎、叶捣烂敷痈上。
6、诸疮恶肿。用龙葵茎叶捣烂,酒送服;另以药渣敷患处。
7、天泡湿疮,用龙葵苗叶捣敷。
8、吐血不止。用龙葵苗叶半两、人参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亲朋汲水送下。
9、除蚤虱。用龙葵叶铺席下,次日脐虱尽死。
《主要成分》 含龙葵堿(solanigrine)、澳茄胺(oslasodine)、龙葵定堿(solanigridine)、皂甙、维生素C、树脂。
《发明》近年来在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癌肿。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酸浆
《释名》亦名浆水
《集解》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煆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浆水还能调中引气,开胃止渴,解烦去睡,调理脏腑,利小便。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蜀羊泉
《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1、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
2、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败酱草
《拉丁文》 Herba patriniae cum radice
《英文名》 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with Root;Dahurian Patrinia Herb with Root
《归类》植物 黄花败酱 白花败酱
《药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清热类) 清热、解毒、消疮肿药(消疮疡肿瘤类)
《性》 平
《味》 苦
《毒性》 无毒
《归经》 肝 大肠
《药用部位》 全草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 热毒痈肿,肠痈腹痛,下痢脓血,产后瘀血,丹毒目赤。
《药量》 6-15g,鲜品:60-120g。
《配伍宜忌》 虚寒下脱者忌用。
《炮制方法》 将原药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段,干燥。
《品质标志》 本品以根长、叶多而色绿、气浓者为佳。
《商品规格》 统货。分江苏、江西、福建捆统装等。
《有效成分》 常春藤皂甙元 番木鳖甙 莫罗忍冬甙 齐墩果酸 败酱皂甙 C 败酱皂甙 C1 败酱皂甙 D 败酱皂甙 D1 黄花败酱皂甙 A 黄花败酱皂甙 B 黄花败酱皂甙 C 黄花败酱皂甙 D 黄花败酱皂甙 E 黄花败酱皂甙 F 黄花败酱皂甙 G 黑芥子甙 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 白花败酱甙
《类别》 全草类
《英文名》 Booor's Mustard Herb
《释名》 菥冥、苏败酱、遏蓝菜、败酱草。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菥冥Thlaspi arvense L.的地上部分。
《采制》 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晒干。
《性味》 性微温,味辛。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60cm。茎单一或分枝,具棱。基生叶有柄;茎生叶互生,花白色;萼片、花瓣各4;雄蕊6,四强;子房侧扁,卵圆形。短角果扁平,卵形或近圆形,长12~18mm,宽9~16mm,顶端下凹,边缘有宽翅;每室有种子4~12,卵形,长约1.5mm,黑褐色,表面有向心的环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沟边、林边。主产江苏、浙江、湖北、安徽。
《主要成分》 全草及种子含芥子甙(sinigrin)、芥子酶;种子沿含挥发油、卵磷脂、脂肪油,脂肪油中含芥子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烯酸等。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和中,解毒。用于目赤肿痛、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肝炎、阑尾炎、疮疖痈肿。 《附注》
《附方》1、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改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3、产后腹痛。用败酱五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4、蠼螋尿疮。用败酱煎汁涂搽,有效。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