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本草纲目 [电子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樟脑

《释名》韶脑
《气味》辛、热、无毒。
《主治》1、牙齿虫痛。用樟脑、朱砂等分擦牙、有特效。又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加蜜调成丸子,塞病齿孔中。
  2、小儿秃疮。用樟脑一钱、花椒二钱、芝麻二两,共研为末涂,搽患处。
  3、脚气肿痛。用樟脑二两、乌头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次取一丸,放足心下踏住,再和微火烘脚,脚上盖覆加暖,汗出如涎,即见效。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檀香

《释名》旃檀、真檀。
《集解》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albumL.树干的心材。
《产地》原产太平洋岛屿。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
《植物形态》本品为长短不一的圆柱形木段,有的略弯曲,一般长约1m,直径10~30cm。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光滑细腻,有的具疤节或纵裂,横截面呈棕黄色,显油迹;棕色年轮明显或不明显,纵向劈开纹理顺直。质坚实,不易折断。气清香,燃烧时香气更浓;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檀萜香醇和β-檀香萜醇(α-β-Santalol),其次为檀萜烯(Santene)、α-檀香烯和β-檀香烯(α-,β-Santalene)、檀萜烯酮
(Santenone)、檀萜烯酮醇(Santenonealcohol)、及少量的檀香萜酸(Santalic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acid)、紫檀萜醛(Santalaldehyde)等。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紫檀:咸、微寒、无毒。
《备注》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
  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芦荟

《释名》油葱、象鼻草、罗帏花、乌七、奴会、讷会、象胆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芦荟AloeveraL.ver.chinensis(Haw.)Berger的叶汁干燥品。
《采制》夏末秋初将叶自基部切断,收集流出的叶汁,干燥。
《性味》为不规则团块或破碎的颗粒,棕褐色或墨绿色。质松脆,易碎,破碎面光泽,具玻璃样光泽。有特异臭气,味极苦。性寒,味苦。无毒。
《植物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叶簇生,螺旋状排列,直立,肥厚,狭披针形,长10~20cm,宽1.5~2.5cm,厚5~8mm,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小齿,基部阔而抱茎。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cm;总状花序疏散;花梗长约2.5cm,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被筒状,6裂,裂片稍向外弯;雄蕊6,花药2室,背着;子房上位,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形,长约8mm。花期7~8月。
《生长环境》主产广东、广西、福建。
《功能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1、湿癣。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2、小儿脾疳。用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服一、二钱,米汤送下。
  3、虫牙。用芦荟研末敷上.
《主要成分》叶含芦蔡甙(aloin)、异芦荟甙、β-芦荟甙、芦荟大黄素(aloe-emodim)及芦荟糖甙A、B(aloinosideA、B)等。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木

《释名》乌木、乌文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还想,温酒冲服。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木

《类别》木类
《释名》苏方木、红柴。
《来源》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心材。
《采制》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
《性味》性平,味甘、咸。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干有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有锥刺状托叶,叶轴有棘刺;羽片9~12对,小叶10~15对,密生;小叶长方开长15~20mm,宽6~7mm,先端钝崦微缺,基部偏斜,两面近无毛,有腺点;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裂,略不整齐;花瓣5,黄色,最下1片较小,雄蕊10,花丝下半部密被绵毛;子房线状披针形,密被短绒毛。荚果偏斜倒卵形,扁平,木质,顶端斜截形,有喙,红棕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次年夏季。
《生长环境》生于高温多湿、阳光充足和肥沃的山坡、沟边及村旁。产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主要成分》心材含巴苏木素(brasilin);另含挥发油。
《功能主治》解血破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附注》心材长圆棒状,长10~100cm,直径3~12cm。表面红黄色或棕黄色,具刀削痕和枝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有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质坚硬。无臭,味微涩。
《附方》1、产后血晕。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
  2、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极效。
  3、破伤风。用苏木末三钱,酒送服。此方名“独圣散”。
  4、脚气肿痛。用苏木、鹭鸶藤,等分锉细,加定粉少许,水煎,先熏后洗。
  5、偏坠肿痛。用苏木二两、好酒一壶同煮,频频饮服。
  6、刀伤指断。用苏木末包敷,外层再用蚕茧裹牢。几天后断处即接合。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芜荑

《释名》荑、无姑、木名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
  2、杀体内寄生虫。用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
  3、久泄,气多粪少。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4、婴孩惊风后失声。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
  5、虫牙作痛。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6、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释名》零榆、白者名粉
《气味》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1、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2、虚劳白浊。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
  3、小便气淋(按:指小便时觉气胀面排尿困难)。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饮服。
  4、五淋涩痛。用榆白皮阴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胶,一天服二次
  5、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皮,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每服三合,一天服三次。
  6、身体突然浮肿。用榆皮捣为末,同米煮粥吃,以小便能畅为效。
  7、早产后流血不止。用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加生姜水煎服。
  8、胎死腹中或母因病欲堕胎。用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9、头、身长疮。用榆白皮研为末,调油涂搽。
  10、火伤成疮。嚼榆白皮敷涂。
  11、五色丹毒(又名游肿)。榆白皮研为末,调鸡蛋白涂搽。
  12、背疽。用榆根白皮,切细,清水洗净,捣至极烂,调香油敷搽,留出疮头透气。药干则以苦茶润湿,若药已不粘,须另换新调的药。
  13、小儿瘰鬁。用榆白皮生捣如泥,封涂患处。经常换药。
  榆叶:
  1、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用榆树嫩叶作汤或炒吃。
  2、胆热虚劳不眠。用榆叶、酸枣仁等分。加蜜做成丸子,每日服适量。
  3、酒鼻。用榆叶煎汁常洗。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杨

《释名》独摇
《气味》(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杨

《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
  2、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可多浴几次,力弱者,只洗头面手足。内服助气血药,效果好。
  3、刀伤成疮。用水杨木白皮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用末敷疮上。
  4、乳痈。用水杨根生捣,贴疮几次即愈。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1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柳

《释名》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1、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2、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3、解酒毒。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