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本草綱目 [電子書]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名】無
【氣味】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安神止渴,久服強身。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櫱木

【釋名】櫱、根名檀(俗作黃柏)。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1、男女諸虛(如小便淋漓,遺精白濁等症)。用黃櫱(去皮,切細)二斤、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曬,再蒸過曬乾,研為末,加酒煮麵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溫酒送下。
  2、痔漏下血。用黃櫱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三份分別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洗、曬後焙乾;另一份生炒成黑色。四份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久服可以除根。此方名『櫱皮丸』。
  3、赤白濁。用黃櫱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分別在酒、蜜、人乳、淘糯米水中浸透,炙干,共研為末,加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此方名『百補丸』。
  4、下血數升。用黃櫱一兩,去皮,以雞蛋白塗炙為末,加水調成丸子,如綠豆豆大。每服七丸,溫水送下。此方甸『金虎丸』。
  5、小兒熱瀉。用黃櫱削皮,焙為末,加米湯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湯送下。
  6、赤白濁及構泄精肖。用黃櫱(炒)、真蛤粉各一斤,共研為末,每服一百丸,空心服,溫酒送下。又方:再加知母(炒)、牡蠣粉(煆)、山藥(炒)等分為末,調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八十丸,鹽湯送下。
  7、積熱夢遺(心神恍惚,膈中有熱)。用黃櫱末一兩、片腦一錢,加煉蜜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麥門冬湯送上。
  8、消渴,食多,尿多。用黃櫱一斤,加水一升,煮開幾次,渴即飲用。如此數日,可見效果。
  9、熱極嘔血。用黃櫱蜜塗炙干,研為末,麥門冬湯調服二錢。
  10、眼目昏暗。每天清晨含黃櫱一片,吐唾液洗眼,堅持,不停,保無目疾。
  11、口舌生瘡。用黃櫱放口內含噙。又方:蜜漬黃櫱,取滇汁含噙,吐涎。又方:蜜炙黃櫱、青黛各一分,研為末,加生龍腦少許,敷患處。又方:用黃櫱、細辛、等分為末;或黃櫱、乾薑,等分為末,敷患處。
  12、鼻中生瘡。用黃櫱、檳榔,共研為末,調豬油塗搽。
  13、唇瘡痛癢。用黃櫱研末,調薔薇根汁塗搽。
  14、鬈毛毒瘡(生頭中,初時如葡萄,極痛)。用黃櫱一兩,乳香二錢半,共研為末,另以槐花煎水,調末成餅,貼瘡上。
  15、乳癰初起。用黃櫱末和雞蛋白塗搽,藥干即換。
  16、癰疽腫毒。用黃櫱皮(炒)、川烏頭(炮)等分為末,唾液調塗患處,留出瘡頭,頻頻以淘米水潤濕。
  17、小兒膿瘡,遍身不干。用黃櫱末加枯礬少許,敷搽即愈。
  18、男子陰瘡。用黃櫱、黃芩等分,煎湯洗患處,洗後用黃櫱、黃連研末敷搽。
  19、臁瘡。用黃櫱末一兩、輕粉三錢,調豬膽汁塗搽。單用蜜炙黃櫱研末敷搽。
  20、凍瘡裂痛。用乳汁調黃櫱末塗搽。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樺木

【氣味】(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1、乳癰初起(腫痛結硬,欲破未破)。用樺皮燒存性,研為末,溫酒送服一匙。服後即臥床休息。一服見效。
  2、肺風毒瘡(遍身瘡疥如癘,以及急仍瘙癢,臉上風刺,婦女粉刺等)。用樺皮營業稅灰四兩、燒枳殼(去穰)四兩、荊芥穗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研為末;另用杏仁(水煮過,去皮尖)二兩,研為泥,與藥末調勻。每服二錢,飯後服,溫酒調下。病得者,王碼服藥三次,此方名『樺皮散』。
  3、小例熱而短。和樺皮煮成濃汁飲服。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棕櫚皮

【中文名】棕板
【類別】葉類
【釋名】棕櫚木皮、棕皮、櫚
【集解】筍及子花(按:即棕櫚的果實)。皮(按:即乾燥的葉鞘纖維)。
【氣味】筍及子花:苦、澀、平、無毒。有人認為有毒。皮:苦、澀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TrachycaarpusfortuneiH.Wendl.的葉柄。
【採制】9~10月剝取,曬乾;炒炭用。
【性味】葉柄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一端較寬而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兩側着生多數棕色茸毛。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性平,味苦、澀。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莖圓柱形,不分枝。葉簇生莖頂,圓扇形,革質,長約70cm,有皺褶,開展時掌狀,深裂至葉中部以上,裂片具主脈,先端2裂;葉柄長1m以上,質堅硬,下面凸起或兩面凸起呈棱形,邊緣有刺;葉鞘抱莖,分裂為棕褐色纖維狀毛,葉鞘落脫後,可見環狀的節。肉穗花序短,自葉叢抽出,下部有多數大形鞘狀苞;花小,多數,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2輪;雄蕊6,花絲極短;雌花子房3,基部合生。核果球形或近腎形,花被宿存。種子1,扁球形或腎形,暗灰色或淡黑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長環境】生於山谷叢林中,或栽培。分佈於長江以南各地。
【主要成分】含鞣質、纖維素。
【功能主治】收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
【附方】筍及子花:澀腸止瀉、、崩中帶下。
  皮: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燒碳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烏臼木

【釋名】鴉臼(通稱烏桕)。
【氣味】苦、微溫、無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烏桕根皮,煎湯飲服。
  2、大便不通。用烏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
  3、大、小便均不通。用烏桕根白皮,干後研為末。先以硭硝二兩煎湯服,取吐,再以熱水送服烏桕根皮末二錢。
  4、水汽虛腫,小便澀。用烏桕根皮、檳榔、木通各二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5、腳氣濕癢成瘡。用烏桕根白皮研為末敷塗。過一會,有涎出,即效。
  6、嬰兒胎毒滿頭。用水邊烏桕根皮曬乾,研為末,加雄黃末少許,調生油塗搽。
  7、疔腫。用烏桕搗取自然汁,取一至二碗,下瀉去毒即愈。未瀉再服。冬季無葉,可用根代。
【發明】烏桕根皮的主要作用是瀉下逐水,所以現在臨床上用本品來消除腹水和治療晚期血吸蟲病。但不可多服,氣虛的人也應忌用。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巴豆

【釋名】名巴菽、剛子、老陽子。
【拉丁文】Fructuscrotonis
【英文名】PurgingCrotonFruit 
【歸類】植物巴豆
【藥典收入】是
【藥效分類】溫中散寒藥(祛寒類)溫下藥(瀉下藥類)
【性】熱
【味】辛
【毒 性】大毒
【歸 經】大腸胃
【藥用部位】果實
【功 效】生巴豆:外用蝕疱。巴豆霜:峻下積滯,逐水消腫,豁痰利咽。
【主 治】生巴豆:惡瘡疥癬,疣痣。巴豆霜:寒積便秘,乳食停滯,下腹水腫,二便不通,喉風,喉痹。
  1、一切積滯。用巴豆一兩、蛤粉二兩、黃櫱三兩,共研為末,調水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
  2、宿食不化,大便閉塞。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研爛,合酒微火煎至能團成丸子,做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想嘔吐者服二丸。
  3、水蠱大腹,皮膚色黑。用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炙黃)、杏仁六十枚(去皮、類,炙黃),共搗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以瀉為度。
  4、心痛腹脹,大便不通。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炙黃)、杏仁二枚,棉包捶碎,以熱水一合,泡取白汁取下。
  5、食瘧、積瘧,用巴豆(去皮、心)二錢,皂莢(去皮、子)六錢,搗爛和成丸了,如綠豆大。每服一丸,冷湯送下。
  6、符號滯泄痢,腹痛裏急。用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個,同燒存性,研哪泥,溶蠟和成丸,子哪綠豆大。每服二、三丸,煎大黃湯送下。隔日一服。在本方中加百草霜三錢亦可。
  7、氣痢赤白。用巴豆一兩,去皮心,炒過,研為末,加熟豬肝和成丸子,如綠豆大。空心服,米湯送下三、四丸。
  8、瀉血不止。用巴豆一個,去皮,放入事先開了小孔的雞蛋中,紙包好,煨熟。去豆吃蛋,病即止。體虛的病人分作二次服。甚效。
  9、夏月水瀉不止。用巴事閏粒燒存性,黃蠟和成一丸,水送服。
  10、小兒吐瀉。用巴豆一粒燒存性黃蠟豆大一塊,熔滴水中,一起搗勻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五至七丸,蓮子燈心湯送下。
  11、乾霍亂(心腹脹痛,吐瀉不出)。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熱水研服,能吐瀉好見效。
  12、寒痰氣喘。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線捆好,燒存性,研為還想,加清退汁和酒一杯,慢慢飲服。有特效。
  13、舌上出血。用巴豆一枚、亂發一團(如雞蛋大),燒存性,研為末,酒沖服。
  14、中風口歪。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爛,左歪塗右手心,右不止塗左手心,再以熱水一杯放在塗藥的手上,不久,口即復原,然後把藥洗去。
  15、小兒口瘡,不能吃乳。用巴豆一一粒,連油研爛,加黃花菜丹少許,剃去小兒囟門頭髮,把藥敷貼好,待四邊起小水泡,即用溫水洗去,再以菖蒲湯洗過,便不會長成瘡。
  16、風瘙隱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取汁搽患處。
  17、疥瘡。用巴豆十粒,炮黃花菜,去皮心,研為末,加酥和膩粉少許,把瘡抓破搽上。注意本劑不得近目及腎囊。如必須在這些部位搽藥,須先用黃丹塗過。
  18、荷錢癬。用巴豆仁三個,連油搗成泥,包薄布內搽患處。每天搽一、二次,幾日即愈。
  19、一切惡瘡。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調硫磺、輕粉末,頻塗瘡上,有。
  20、癰疽惡內。用巴豆仁炒焦,研成膏藥點痛和,可以解毒;塗瘀肉上,腐處自消。方中加少許乳香亦可,此方名『烏金膏』。
  21、疣痣。和巴豆一錢(石灰炒過)、砒一錢、糯米(炒)五分,共研為末,點患處。
【藥 量】0.1-0.3g;外用適量。
【配伍宜忌】畏大黃、黃連、藜蘆、蘆筍、醬豉、牽牛子。無寒濕積滯、體虛及孕婦忌用。
【炮製方法】1)生巴豆:將原藥除去雜質,去皮取淨仁。2)巴豆霜:取淨巴豆仁,照制霜法制霜。
【品質標誌】本品以個大、飽滿、種仁色黃白者為佳。
【商品規格】分殼巴豆和巴豆米,一般不分等級,均為統貨。
【有效成分】巴豆毒素巴豆毒素巴豆油巴豆甙2-羥基-6-氨基嘌呤核糖甙大戟醇巴豆醇-12,13-二酯類巴豆醇三酯大戟醇,12-惕酷酸酯,13-癸酸酯β-谷甾醇12-四癸酰基佛波醇13-醋酸酯惕各酸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風子

【類別】種子類
【釋名】無
【來源】為大風子科植物海南大風子Hydnocarpushainanensis(Merr.)Sleum.的種子。
【採制】夏季採取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曬乾,去油。
【性味】性熱,味辛。有毒。
【植物形態】喬木。葉互生,葉片薄革質,長橢圓形,具側脈7~8對,細脈網狀,兩面均凸出。花單性異株;總狀花序腋生;雄花密集,萼片4,花瓣4,腎狀卵形,邊緣具睫毛;雄蕊多數,花絲粗厚;雌花較雄花稍大,退化雄蕊多數,子房卵圓形,密生黃色茸毛,1室,有5側膜胎座,幾無花柱,柱頭3。漿果球形,密被褐色毛,1室,有5側膜胎座,幾無花柱,柱頭3。漿果球形,密被褐色柔毛。種子30~40,略呈三角形。花期4~9月,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生於山地疏林的半蔭處及山地石灰岩林中。產於海南及廣西。
【主要成分】種仁含油,主要成分為大風子油酸(chaulmoogricacid)。
【功能主治】祛風,攻毒,殺蟲。用於麻風、疥癬。
1、大風瘡裂。有大風子燒存性,和麻油、輕粉研勻塗瘡。另外還用大風子殼煎湯洗浴。此方亦治楊梅惡瘡。
2、大風諸癩。用大風子油一兩、苦參末三兩,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同時用苦參湯洗浴。
手背皸裂。用大風子搗爛塗搽。
【附註】種子略呈四面體,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長1~2cm,寬0.5~1cm。表面灰黃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數隆起的縱脈紋,種臍位於種子的一端。種皮硬而脆,易碎。種仁不規則長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細皺紋;胚乳黑棕色,子葉心臟形稍尖,色較淺。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阿魏

【釋名】阿虞、薰渠、哈昔尼
【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1、疝疼痛(敗精惡血,結在陰囊,並非一般的偏墜)用阿魏二兩,裹在醋和蕎麥麵作成的餅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檳榔二枚,鑽孔,乳行填滿,也裹在蕎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錢,赤芍藥一兩,各藥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酒送下。
  2、脾積結塊,用雞蛋五個、職權魏五分、黃蠟一兩,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諸物不忌,腹痛無妨。十日後大便下血即愈。
  3、腹內一般痞塊。用阿魏五錢、五靈脂(炒令煙盡)五錢,共研為末,調狗膽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唾液送下。忌羊肉醋面。
  4、瘧疾寒熱。用阿魏、胭脂各一塊、如豆大,研勻,調蒜膏敷虎口上。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服,參湯送下。
  5、牙齒蟲痛。用阿魏、臭黃,等分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綠豆在。每取一丸,棉裹納入齒痛一側的耳中,有效。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相思子

【釋名】紅豆
【氣味】苦、平、有小毒、使人嘔吐。
【主治】止熱悶頭痛。除風痰瘴瘧疾,殺蟲。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2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桑枝

【釋名】子名椹
【氣味】桑枝:苦、平。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桑柴灰:
  1、目赤腫痛。用桑灰一兩、黃連半兩,共研為末。每用一錢,鐋湯澄清後洗眼。
  2、青盲。用桑灰煎湯洗眼,堅持有效。
  3、身、面水腫,坐臥不得。有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飢時即吃豆,不喝豆湯。
  4、白癜風。用桑柴灰二斗,蒸於甑內,取鍋中熱湯洗患處。幾次即愈。
  5、頭風白屑。用桑灰淋汁洗頭。
  6、大麻風。用桑柴灰。熱湯淋取汁,洗頭同,再用大豆磨漿洗,用綠豆粉泡熟水洗。三日一洗頭,一日一洗臉。不過十次見效。
  桑枝:
  1、水汽腳氣。用桑條二兩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飲服。
  2、風熱臂痛。用桑枝一小升,切細,炒過,加水三程式,煎成二升,一日服盡(有人臂痛,諸藥不效,服此數劑即愈)。
  3、紫白癜風。有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煮成五斤,去渣,再熬成膏。每於臥時服半俁,溫酒調下。以愈為度。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