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本草纲目 [电子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

《释名》山漆、金不换
《来源》五加科(Araliaceae)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产地》主产云南、广西等地,多系栽培。四川、贵州、江西等省亦有种植。
《植物形态》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斑点,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气微,味苦回甜。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主要成分》含多种皂甙,总量约9.75~14.90%。和人参所含皂甙相似,但主要为达玛脂烷系皂甙,有人参皂甙Rb1、Rb2、Rd、Re、Rg1、Rg2Rh1及三七皂甙R1、R2(Notoginsenoside-R1、R2)等。此外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Dencichine)及少量黄酮甙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3~9g。研末冲服每次1~3g。

《附注》 景天三七
《类别》全草类
《英文名》AizoonStonecropHerb
《别名》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L.的全草。
《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性平,味甘、微酸。
《植物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茎直立,高20~80cm;根状茎粗壮,近木化。叶互生,广卵形至狭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或近全缘,光滑或略带乳头状突起;几无柄。聚伞花序顶生,分枝平展;花密生;萼片5,披针形,长短不等,长约为花瓣的1/2,先端钝;花瓣5,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雄蕊10,较花瓣为短;心皮5,基部合生,腹面有囊状突起。骨突果排成五角星状;种子平滑,边缘有宽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岩石上,草丛中,主产我国北部和长江流域各省。
《主要成分》含没食子酸、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谷甾醇、生物碱、景天庚酮糖(D-sedoheptulose)。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安神。用于溃疡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血小板养活性紫癜等血液病的中小量出血、烦躁不安、外伤出血。
《附方》1、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3、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
4、妇女血崩。治法同上。
5、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
6、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
7、虎咬虫伤。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备注》三七号称“金疮要药”,人们把它比为“金不换”,是外科、伤科的常用药物,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中即含有本品。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连

《释名》亦名王连、支连
《集解》毛茛科(Rununculaceae)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上述3种的药材分别称为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产地》
味连主产四川、湖北省,陕西、甘肃等省亦产。主要为栽培品,是商品黄连的主体。
雅连主产四川,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云连主产云南及西藏地区,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植物形态》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似鸡爪,单枝长3~6cm,直径0.3~0.7cm。表面灰黄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有残余的茎及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或橙黄色,呈放射状纹理,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多为单枝,较细小,弯曲呈钩状。
《气味》(根)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湿热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眠,血热吐衄,目赤牙痛,胃热吞酸,痈肿疔疮,内热消渴等;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2~5g。
《附方》1、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小儿减量。
2、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龙丸”。
3、骨热黄瘦。用黄连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喳,分二次服下。
4、小儿疳热(遍身疮蚀、潮热、肚胀、口渴)。用黄连五两,切碎,以水调湿,纳猪肚中,缝好,放在饭上蒸熟,连同少许饭烂捣烂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另服调血清心的药,使病速愈。
5、消渴尿多。用黄连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又方:黄连半斤,酒一升,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伏时,取出晒干,三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6、小便如油(按:这是消渴晚期病伏)。用黄连五两、栝楼根五两,共研为末,加生地黄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牛乳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冷水、猪肉。
7、破伤风。用黄连五钱,加酒一碗,煎至七成,再加黄蜡三钱溶化后,趁热服。
8、白浊。用黄连、白茯苓,等分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以补骨脂煎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9、痢症多血。用黄连一两,加水二升,煮成半斤,露一夜,次日烧热后空心服。又方:黄连一两,和鸡蛋白做饼,灸成紫色,研细,以浆水三升,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合,温米汤送下。单以鸡蛋白调黄连末为丸服亦可。又方:黄连二两,切碎,放在瓦上焙焦,加当归一两(焙过),共研为末,再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
10、冷热诸痢。用黄连一两半、龙骨一两、大附子一个、干姜一两半、胶一两半,切细,加水五合,煮沸即停,稍冷再添水煮,如此反复九次,最后约得药汁一升,一顿服下。
11、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用黄连、木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一天服一次。此方名“香连丸”。
12、伤寒下痢??荒芙?场S没屏?唤铩⑽诿范??定去核,灸燥),共研为末,加蜡一块(如棋子大)和蜜一升合煎,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一天服三次。又方:黄连二两,熟艾如鸭蛋大一团,加水三升,煮成一片,一次服下。
13、鸡冠痔。用黄连末涂搽,加入赤小豆末更好。
14、痔病秘结。用黄连、枳壳,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5、水泄、脾泄。用黄连一两、生姜四两,同以文火炒至姜脆。取出,把两药分开,各研为末。水泄用姜末,脾泄用黄连末。每服二钱,空心服,开水送下。此方名“神圣香黄散”,亦治痢疾。
16、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17、眼目诸病。用黄连不限多少,捣碎,浸清水中六十天,然后单取汁熬干。另用艾铺瓦上,燃艾,把熬干的药碗,盖在艾上,受到艾的烟熏。艾烟尽后,刮取碗底药末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甜竹叶汤送下。
18、眼睛突然红痛。用黄边锉碎,浸在鸡蛋清里,经过一夜,次日,滤去渣,以鸡毛蘸蛋清点眼。又方:用黄连和冬青叶煎汤洗眼。又方:黄连、干姜、杏仁,等分为末,用棉包裹浸入热水中,趁热闭目淋洗。
19、双目痒痛。用黄连浸乳中,随时取汁点眼。
20、泪出不止。用黄连浸水成浓汁搽洗。
21、牙痛。用黄连末搽痛处。
22、口舌生疮。用黄连煎酒,时时含漱。
23、小儿口疳。用黄连、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如系走马疳,可再加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
24、小儿耳后疮(称月月蚀)。用黄连末搽敷。
25、胎动出血。用黄连研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6、妊妇心烦,不能睡眠。用黄连研末,每服一钱,清稀饭送下。
27、无名肿毒。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加鸡蛋清调匀搽患处。疮已溃或未溃,皆可用此方。
28、中巴豆毒,下泻不止。用黄连、干姜,等分为末,取一茶匙,水冲服。
《主要成分》3种黄连均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堿(Berberine),以盐酸盐存在,含量5.2~7.69%;其次为黄连堿(Coptisine)、甲基黄连堿(Worenine)、巴马亭(Palmatine)、药根堿(Jatrorrhizine)。此外,尚含木兰堿(Magnoflorine)及阿魏酸(Ferulicacid)。云连不含甲基黄连堿。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黄连

《归类》植物西藏胡黄连
《拉丁文》Rhizomapicrorhizae
《英文名》FigwortflowerPicrorhizaRhizome
《药效分类》清虚热药(清热类)
《性》寒
《味》苦
《毒性》无毒
《归经》肝大肠胃
《药用部位》根茎
《气味》(根)苦、平、无毒。
《功效》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
《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附方》1、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姜二片、乌梅一个,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后,去渣留尿,加温,饭后将药丸送下。
2、小儿潮湿、盗汗。用胡黄连、柴胡,等分研细,加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至五丸,按年岁加减。丸子先用酒少许化开,再加水煮开多次后用药渣同服。
3、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不可用大黄、黄芩等伤胃的药物)。用胡黄连半两、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入雄猪胆汁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送下。
4、小儿疳泻,冷热不调。用胡黄连半两、棉姜一两(炮过),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甘草汤送下。
5、小儿黄疸。用胡黄连、川黄连各一两,共研为末。另取黄瓜一个,挖去瓤子,把药放进去。瓜外用面裹一层,煨熟,剥掉面层,捣烂药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按年龄大小酌给药量,温水送下。
6、吐血、鼻出血。用胡黄连、生地黄,等分为末,加猪胆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临睡时服五十丸,茅花汤送下。
7、血痢不止。用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茶送下。
8、婴儿眼睛发红。用胡黄连研细,加茶调匀,涂手足心。
9、痈疽疮肿。用胡黄连、穿山甲(烧存性),等分为末,加茶或鸡蛋清调搽。疮已溃或未溃都可用此方。
10、痔疮疼肿难忍。用胡黄连末和鹅胆汁调匀涂患处。
《药量》1.5-9g。
《配伍宜忌》脾胃虚弱者慎用。
《炮制方法》将原药除去杂质,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品质标志》本品以条粗、体轻、质脆、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灰黑色、味极苦者为佳。
《商品规格》分进口统装、西藏原装等规格。进口品:统货。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约4cm,直径0.3-1cm。表面黄棕色,部分显黑褐色,有隆起的疙瘩,细条者有纵皱纹,粗条者有横皱纹,外皮易剥落。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芩

《类别》根类
《英文名》BaikalSkullcapRoot
《别名》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
《来源》唇形科植物黄岑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根。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晒至半干后撞去栓皮,晒干。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性味》根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网纹。质硬性寒,味苦。而脆,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成空洞。气微,味苦。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丛生,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叶对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全缘,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偏生于花序一侧;花萼二唇形,盾片高约1.5mm,果时增大;花冠紫色、紫红色至蓝紫色,花冠筒近基部明显膝曲;雄蕊4,二强。小坚果卵球形,黑褐色,具瘤。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生于向阳草地山坡及休荒地上。主产河北、山西、内蒙古;有栽培。
《功能主治》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附方》黄芩的主要功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
2、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三补丸”。
3、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热生翳。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
5、吐血、鼻血、下血。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
6、血淋热痛。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
7、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
9、产后血渴,饮水不止。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主要成分》含黄芩甙(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甙(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黄芩酮Ⅰ、Ⅱ(skullcapflavoneⅠ、Ⅱ)、千层纸黄素A(oroxy-linA)及菜油甾醇。
《发明》本品“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艽

《类别》根类
《英文名》LargeleafGentianRoot
《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秦瓜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的根。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或堆晒至颜成红黄色或灰黄色时,再摊开晒干。
《性味》根呈圆锥形,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5~3cm,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根头部膨大,由数个根茎合著,顶端残留茎基及叶基维管束。气特异,味苦、微涩。性平,味辛、苦。无毒。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茎圆柱形,基部有许多纤维状残叶。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在茎基部者较大,长达30cm,宽3~4cm,先端尖,全缘,叶脉3~5条;茎生叶对生,3~4对,稍小,基部连合。花生于上部叶腋,成轮状丛生;花冠筒状,深蓝紫色,长约2cm,先端5裂,裂片卵圆形,雄蕊5,子房长圆形。蒴果长圆形。种子椭圆形,竭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生于草地及湿坡上。主产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
《主要成分》含龙胆碱A、B、C(gentianineA,B,C)、龙胆次堿(gentiani-dine)、秦艽丙素(gentianol)及龙胆苦甙(gentiopicrin)。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日哺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附方》1、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2、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3、伤寒烦渴。用秦艽一两,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两次服。
4、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研细。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5、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两,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
6、小便艰难。用秦艽一两,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7、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8、一切疮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胡

《释名》茈胡、地薰、芸蒿、山菜、茹草。香柴胡、南柴胡、小柴胡、红柴胡
《集解》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Buple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rnmscorzonerifoliumWild.的干燥根。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干燥。
《产地》北柴胡:主产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
南柴胡:主产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
《植物形态》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有茎基及短纤维状叶基,下部有分枝。表面黑褐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或黑褐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主要成分》柴胡(北柴胡):根含a-菠菜甾醇(a-Spinasterol)、春福寿草醇(Adonitol)、柴胡皂甙(Saikosaponina、b)、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柴胡皂甙c(Saikosaponinc)。并含挥发油。
狭叶柴胡(南柴胡):根亦含柴胡皂甙。
《气味》(根)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疟疾。3~9g。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桃仁、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3、虚劳发热。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
4、湿热黄疸。用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
5、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为末,人乳调匀,敷眼上。
6、积热下痢。用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服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胡

《别名》土当归、野当归、湔胡。
《拉丁文》Radixpeucedani
《英文名》CommonHogfennelRoot;WhiteflowerHogfennelRoot
《归类》植物紫花前胡白花前胡
《药典收入》是
《药效分类》化痰、软坚、消积药(祛痰药类)
《性》微寒
《味》苦辛
《毒性》无毒
《归经》肺
《药用部位》根
《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功效》疏风清热、止咳祛痰。
《主治》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药量》3-9g。
《配伍宜忌》恶皂荚;畏藜芦。阴虚火炽者不宜用。
《炮制方法》1)生前胡: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清水洗净,捞出,润透,切薄片,晒干。2)炙前胡:取蜂蜜置于锅内化开,倒入前胡片,不断翻动,用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凉。每100kg药材,用蜂蜜15-20kg。
《品质标志》本品以身干、条粗壮、质柔软、断面黄白色似菊花心,香气浓者为佳。
《商品规格》白花前胡分四川、湖南、浙江1-2先前主统装等规格。紫花前胡分江西、山西1-2等及统装等。
《有效成分》爱草脑柠檬烯甘露醇紫花前胡甙海绵甾醇
《发明》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防风

《类别》根类
《释名》关防风、东防风、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英文名》DivaricateSaposhnioviaRoot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细根,晒干。
《性味》性温,昧甘、辛。无毒。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2~6.5cm;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苞片4~5;花梗4~9;花黄色。双悬果矩圆状宽卵形,扁平,侧棱具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根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纵槽,并有横向皮孔及点状根痕。根头部密集环节,上有棕竭色毛状残存叶基。体轻质松,断面不平坦,皮部深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生长环境》生于草原、干燥山坡。主产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湿瘙痒、破伤风。
1、自汗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猪皮煎汤送下。
2、盗汗。用防风二两、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3、老人便秘。用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开水送下。
4、偏头风与正头风。用防风、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5、破伤风(牙关紧闭)。用天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6、小儿解颅(按:指囟门久不闭合)。用防风、白及、柏子仁,等分为末,乳汁调涂囟门。一天换药一次。
7、妇女崩中。用防风(去芦头),灸赤为末,每服一钱,以面糊酒调下。此方称“独圣散”。
8、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风煎汁服。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及甘露醇。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升麻

《释名》亦名周麻
《拉丁文》Rhizomacimicifugae
《英文名》LargetrifolioliousBugbaneRhizome
《归类》植物大三叶升麻升麻
《药典收入》是
《药效分类》辛凉解表药(解表类)
《性》微寒
《味》辛微甘
《毒性》无毒
《归经》肺大肠脾胃
《药用部位》根茎
《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提中气。
《主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附方》1、豌豆斑疮(状如豌豆,有白浆,由头面传及躯体,不急救有生命危险)。用蜜煎升麻,随时取食。另以水煮升麻,棉花沾药汁洗疮。
2、突发肿毒。用升麻磨醋,随时涂搽。
3、喉痹。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两煎水服,引吐为效。
4、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5、口舌生疮。用升麻一两、黄连三分,共研为末。棉裹药末含咽。
6、痱子热痒。用升麻煎汤服并洗痱子。
7、产后恶血不尽。用升麻三两,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下。
8、解莨菪、野葛等毒。用升麻煮汁,多服。
《药量》3-9g。透疹解毒宜生用;升举阳气宜炙用。
《配伍宜忌》阴虚火旺,麻疹已透,肝阳上亢,气逆不降者忌用。
《炮制方法》将原药除去杂质,洗净,中途淋水,泡润至软,切厚片,干燥。蜜炙、炒炭。
《品质标志》本品以体大,质坚,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色,无须根者为佳。
《商品规格》按来源及产地分有川升麻(升麻)、北升麻(兴安升麻)及关升麻(大三叶升麻),以川升麻为佳。
《有效成分》咖啡酸升麻堿升麻素阿魏酸异阿魏酸水杨酸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2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参

《释名》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集解》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产地》主产于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其他大部分省区亦产。
《植物形态》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红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
《气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附方》
1、热病发狂。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2、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用苦参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3、谷疸(头昏、心慌、发黄。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用苦参二两、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麦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4、毒热足肿。用苦参煮酒多擦。
5、梦遗食减。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共三为末;另取雄猪肚一个,洗净,在沙罐中煮烂,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增加,不再梦遗。
6、饮食中毒。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即愈。
7、血痢。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8、脱肛。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上。
9、齿缝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效。
10、鼻疮流脓发臭。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随时滴疮上。
11、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12、大风癞(按:即麻风)。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个月后,每取取酒饮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断。又方:苦参末二两,缝在猪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散”五、六钱服下。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癞。又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为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13、皮肤疥癞,手足坏烂,时出黄水。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4、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三、四天后服下。
15、瘰鬁结核。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热开水送下。
16、汤火伤。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18、赤白带下。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雄猪肚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主要成分》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苦参堿(Matrine)、氧化苦参堿(Oxymatrine),其次为羟基苦参堿(Sophoranol)、N-甲基金雀花堿(N-Methylcytisine)、安那吉堿(Anagyrine)、膺靛叶堿(Baptifoline)、脱氢苦参堿(槐果堿Sophocarpine)等。尚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如苦参啶(Kuraridin)、去甲苦参酮(Norkurarinone)、苦参啶醇(Kuraridinol)等,并含异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