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胡黃連
【歸類】植物西藏胡黃連
【拉丁文】Rhizomapicrorhizae
【英文名】FigwortflowerPicrorhizaRhizome
【藥效分類】清虛熱藥(清熱類)
【性】寒
【味】苦
【毒性】無毒
【歸經】肝大腸胃
【藥用部位】根莖
【氣味】(根)苦、平、無毒。
【功效】清濕熱、除骨蒸、消疳熱。
【主治】濕熱瀉痢,黃疸,痔疾,骨蒸潮熱,小兒疳熱。
【附方】1、傷寒勞復(身熱,尿赤如血色)。用胡黃連一兩、山梔子二兩(去殼),加蜜半兩拌勻,炒至微焦,研細,再加豬膽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薑二片、烏梅一個,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後,去渣留尿,加溫,飯後將藥丸送下。
2、小兒潮濕、盜汗。用胡黃連、柴胡,等分研細,加煉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至五丸,按年歲加減。丸子先用酒少許化開,再加水煮開多次後用藥渣同服。
3、小兒疳熱(肚脹,潮熱,發焦。不可用大黃、黃芩等傷胃的藥物)。用胡黃連半兩、靈脂一兩,共研為末,加入雄豬膽汁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湯送下。
4、小兒疳瀉,冷熱不調。用胡黃連半兩、棉姜一兩(炮過),共研為末。每服半錢,甘草湯送下。
5、小兒黃疸。用胡黃連、川黃連各一兩,共研為末。另取黃瓜一個,挖去瓤子,把藥放進去。瓜外用面裹一層,煨熟,剝掉面層,搗爛藥瓜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按年齡大小酌給藥量,溫水送下。
6、吐血、鼻出血。用胡黃連、生地黃,等分為末,加豬膽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臨睡時服五十丸,茅花湯送下。
7、血痢不止。用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等分為末,茶送下。
8、嬰兒眼睛發紅。用胡黃連研細,加茶調勻,塗手足心。
9、癰疽瘡腫。用胡黃連、穿山甲(燒存性),等分為末,加茶或雞蛋清調搽。瘡已潰或未潰都可用此方。
10、痔瘡疼腫難忍。用胡黃連末和鵝膽汁調勻塗患處。
【藥量】1.5-9g。
【配伍宜忌】脾胃虛弱者慎用。
【炮製方法】將原藥除去雜質,潤透,切薄片,乾燥,篩去灰屑。
【品質標誌】本品以條粗、體輕、質脆、折斷時有粉塵、斷面灰黑色、味極苦者為佳。
【商品規格】分進口統裝、西藏原裝等規格。進口品:統貨。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約4cm,直徑0.3-1cm。表面黃棕色,部分顯黑褐色,有隆起的疙瘩,細條者有縱皺紋,粗條者有橫皺紋,外皮易剝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