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檳榔
【釋名】賓門、仁頻、洗瘴丹
【集解】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乾燥成熟種子。春末至秋初採收成熟果實,用水煮後,乾燥,除去果皮,取出種子,乾燥。
【產地】主產于廣東、海南等省。雲南南部、福建、廣西、臺灣南部亦有栽培。原產於印尼、馬來西亞等地。
【植物形態】本品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下的網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顯疤痕狀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
【氣味】苦、辛、溫、澀、無毒。
【主治】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於絛蟲、蛔蟲、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裏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發明】附方檳榔的主要功用是殺蟲、消積、行水,與常山、草果等同用,可治瘧疾。近年亦用本品治血吸蟲病。
【附方】1、痰涎為害。用檳榔為末,每服一錢,開水送下。
2、口吐酸水。用檳榔四兩、桔皮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湯調下。
3、傷寒胸悶。用檳榔、枳實,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黃連煎湯送下。
4、心氣痛。用檳榔、高良姜各一錢半,陳米百粒,水煎服。
5、腰痛。用檳榔為末,酒送服一錢。
6、腳氣。用檳榔十二枚,研為末,分二次服,以姜汁溫酒調下。
7、大小便秘。用檳榔為末,蜜湯調服二錢。或以童便、蔥白同煎服亦可。
8、小便灑痛。有用面煨檳榔、赤芍藥各半兩為還想,每取三錢,以燈心水煎好,空心服下。一天服二次。
9、腸寄生蟲。用檳榔十多枚,研為末,先以水二升半煮檳榔皮至一升,調末一匙,空心服。經過去一天,有蟲排出,如未排盡,可再次服藥。又方:檳榔半兩,炮過,研為末,每服二錢,以蔥、蜜煎湯調服。
10、口吻生瘡。用檳榔燒過。研末,加輕粉敷搽。
11、耳出膿。用檳榔末吹耳內。
【主要成分】含6種與鞣質結合而存在的生物鹼,以檳榔堿(Arecoline,C8H13O2N)含量最多,其次為檳榔次堿(Arecaidine)、去甲基檳榔堿(Guvacoline)、去甲基檳榔次堿(Guvacine)及異去甲基檳榔次堿(Isoguvacine)等。此外尚含有鞣質、脂肪油、檳榔紅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