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是古代宗族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時常與家規合稱,但二者其實不同,如果說家規類似於國法,那麼,家訓類似於治國之術。
百度百科將家訓定義為『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是不太準確的。家訓確實是對子孫的教誨,但確立家訓的,並不是家庭,而是家族,或者說宗族。首先,家訓對於寥寥數人的家庭意義不大;其次,名門望族的家族,人口眾多,家族成員囊括妻妾及各自子女,為父的對於子女難以一一親身管教,因此需要家訓營造家風,維持家道;還有,已經發展出多代的宗族,為保障族內諸家族、家庭之間的良好關係,為保障宗族團結,需要建立家訓。
家訓的傳承,有時獨立成冊,有時附於族譜之內,有人統計過,我國史上曾經出版過的名人家訓多達一百二十多部,而附於族譜的家訓則不計其數。
家訓文化產生於兩千年前的先秦時代,當時的古人已經認識到家教對於幼兒的訓誡誘導,可以『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安定,基於國家治平,國家治平基於家族興旺,家族興旺基於個人修養,因此建立家訓不止是家族的內部事務,也是國家應當倡導的文化政策。正所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近代傳統文化出現斷層,迄今將近百年,家訓族譜的傳承在鄉村地區已經斷續至少兩代人,城市裏的居民,更是斷續多代,要復興家風家訓,絕非易事。
借鑑名人家訓、古代家訓,是復興家風家訓的重要辦法,那麼,中國史上的名人家訓、經典家訓都有哪些呢?如今互聯網上名人家訓版本很多,但不是出現錯別字,就是錯漏,特別是採用簡體字的版本,與原本相去更遠,本書將對諸版本校整收錄。本書將要收錄的名人家訓,包括以下名目:顏氏家訓、朱熹家訓、錢氏家訓、陸游家訓、嚴氏家訓、德川家康家訓、李氏家訓、張氏家訓、劉氏家訓、包拯家訓、章氏家訓〔又稱太傅仔鈞公家訓〕、周公誡子書、諸葛亮誡子書等,更多名人家訓、經典家訓,歡迎廣大同仁賜稿:admin@hyg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