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禮義(中國禮儀)作者:徐俊生發佈:懋基
2019-10-19 23:31
夫古之禮儀教導,必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自明。然今之禮教不存,成人亦未習衣服冠履、灑掃涓潔之法,固以日常之儀為首,以明脩身之要。
衣
衣冠是文明的標誌
衣冠即衣服及帽飾,亦兼及鞋襪,乃文明時代之物。相傳黃帝之妃嫘祖發明採桑養蠶。考古發現,至少四千年前,華夏祖先已穿絲綢衣服。除絲綢外,祖先還大量用麻。麻之纖維長,強度高,透氣性好,經脫膠、灰治、漂白、紡捻等工藝,可制為『褐』,即麻之編織物。
服飾,主要包括頭衣、體衣、足衣,三部分。
之所以稱『頭衣』,不稱『帽子』,因上古文獻中無『帽』字。直至秦漢,頭衣仍未定名為帽冒。頭衣又稱『元服』。『元』即開頭、起始之意。【儀禮·士冠禮】:『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古人極看重頭部修飾。【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髪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故倍加珍惜。即使冬季亦要『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禮記·內則】』,頭髪洗淨後,要梳理整齊,挽成髻盤好,再以簪固定,講究者還用一塊稱為『纚』的帛,將髻包起,再戴冠。如此,養嚴謹之生活習慣。在華夏先輩心目中,披頭散髪,是尚未開化之野蠻風俗,會遭到鄙棄。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論語·憲問】』。成年男子要戴冠,冠乃身份之象徴。所以,孔子弟子子路在戰鬥中被對手砍倒後,從容系好冠纓,說:『君子死,不免冠!』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繫辭下】』,可知在黃帝時代已開始有系統的服飾文化,在【禮與服章】一節中,已對體衣做過大至介紹,茲不贅述。略述腰帶:不論衣、裳或深衣等,正裝必用腰帶。腰帶是身體小『乾坤』的分界線。腰帶在腹前正中位置打結紮好,多餘長度自然垂下,叫做『紳』,【論語】記載,有次,弟子子張聽完孔子教誨,將內容『書諸紳』,即書寫於紳帶上,以備忘。所謂『紳士』,即穿着禮服,垂有紳帶,受過聖賢教化的文明君子。
足部衣飾主要有鞋和襪。『古人以草為屨,皮為履,後唐馬周始以麻為之,即名鞋也。【說郛】引 唐·留存【事始·鞋】』 【釋名】曰:『鞋,解也,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現代已無草做的屨,故當今所謂鞋,是履與鞋之合稱。襪,【釋名】曰:『襪,末也,在腳末也。』另外,古代也有『襪』,稱為『襪胸』,即俗稱的肚兜。
穿戴要則
首先,衣服除禦寒、遮羞之外,還顯人之志向、脩養及氣質,因此,歷來受文人君子重視。人與人接觸,最直觀的就是彼此服飾。
我先人常訓子弟云:『男子有三緊。』謂頭緊、腰緊、腳緊。頭,謂頭巾,未冠者總髻。腰,謂以條或帶束腰。腳,謂鞋襪。此三者,要緊束,不可寬慢,寬慢則身體放肆不端嚴,為人所輕賤矣。
朱子【童蒙須知】
『頭緊』之義,今不束髪,但需頭髪整齊,且不要染色,不留過於奇特的髪型,不戴稀奇古怪之帽飾。若頭部修飾過於異類,直接表現出個人不穩重的生活態度。帽須正,現今許多人喜歡披頭散髪,或將帽歪戴,頗顯懶散、隨便之意。『腰緊』,古之上衣於腹前相交,如此,則腹部之衣倍厚,可保護腹部免風邪入侵,再加腰帶,更能有效防禦風邪入侵。當今,許多青年男女不扎腰帶,或故意露腰及肚臍,既不雅觀,亦不健康。但凡衣服有帶子的,應全部收緊,如此方顯精神充沛。『腳緊』,將鞋襪緊好,如此則行動利索,不羈絆拖沓。現代,夏季許多人喜穿拖鞋或無跟涼鞋外出,亦是懶散、隨便之態。
以上懈怠,則『身體放肆、不端嚴』,必『為人所輕賤』,看到如此穿戴者,自然內心對其不安,不敢委以托任。『禮儀之始,在於正衣冠。【禮記·冠義】』若某人衣冠不正,則必不知禮矣,是以其餘更不肖說。故自古及今,無論男女,晨起首要之事即是梳頭、盥洗、擇服飾。此事嚴謹,則為人處事嚴謹。
其次,衣着勿過於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赤膊、穿短褲,皆是粗俗之態,亦對他人不尊。【禮】曰:『勞毋袒,暑毋褰裳』。儘管正在勞作,亦不能『袒』胸露背;即使在暑季,亦不要『褰裳』,即撩起下衣。【論語·鄉黨】記述孔子『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當暑季時,居家穿葛布單衣,外出亦必加件外衣。民間有對子女『男不露臍,女不露皮』之教導,意為男子穿衣不能露肚臍,以免風邪入侵;女子更要不露皮膚,乃自尊自愛之意。近代以降,許多人視之為『封建』之束縛,故而片面求『解放』。尤其在歐美之風侵蝕下,青年男女穿着更是緊、透、露,可謂『衣不庶體』,不但不雅觀,且許多裸露之處,正是風邪易侵之關節穴位,久之必生疾病。並且,衣服喜標新立異,流行穿『時裝』,時過則廢棄,亦造成巨大資源浪廢。【禮記】記載『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齊國大夫晏嬰節儉,一件狐皮裘袍穿了三十年。現代普通衣服未必能穿這麼久,但此種節儉之風,不論古今,皆應提倡。
【禮記·王制】云:『革制度衣服者為畔』。若衣服頻換款式,則相應之器用,衣食住行之需,皆隨之頻換,此必滋浮華攀比之風。觀今之風氣,確實如此,不但衣服常換,且家俱,甚至房子,皆經常更換,數代人之後,怕是天下無可制家俱之木,無可造房屋之土、礦。箕子觀紂用象牙箸,預知殷之危亡。今雖無禮教之約束,亦需明古人節儉之義。
古之衣冠,縱日常之服,亦必寬鬆。【易】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衣裳著於身體,譬若一小天地,衣緊貼膚,則『天地』間氣流不通,疾病滋生矣;衣不遮體,則天地殘缺,風邪以入,是以風寒疾痛之症生矣。阿拉伯人生活於沙漠乾燥炎熱地帶,卻常年戴頭巾,穿寬大長袍,因為寬袍不僅遮陽,還能調節衣服與身體間氣流,故比光膀赤膊更加舒適。而慣於光膀赤膊的歐美人,皮膚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阿拉伯人。所以真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再者,衣着當注意身份及場合。衣服要與年齡、職業、場所相適。古人認為,外表的衣服要與內在的德性相稱,要與內在情感一致。【禮】曰:『童子不衣裘裳』,童子不能穿裘皮,因其過於華貴,童子質樸幼嫩,不適於穿,否則內外不相稱,童子正在成長,過幾年衣服便不合身,穿裘皮亦過於浪費。以及,童子陽氣比較足,裘皮保暖性好,穿則易上火,不利健康。
衣服當與職業相稱。譬若教師,着裝當樸實大方。若教師留鬍子、披肩髪,或經常換衣服、首飾等,則學生必然受影響。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當政者、企業管理者等,常受下層民眾及員工注意,着裝亦不可隨意。若公開歪戴帽子或穿短褲,則民眾隨之生活隨便,員工工作亦必懈怠。至於居家如何着裝,則是另論。
禮服的使用
今之國人,不知何為禮服。即無華夏傳統禮服,又將西式禮服做日常之用,實不可取。【禮】曰:『君子雖貧,不粥鬻,同賣祭器。雖寒,不衣祭服。』禮服為禮儀場合所用,若日常穿着,則一來難免為塵埃雜穢所污;二來顯不出對禮服之尊重,且著禮服不便於勞作,日常穿着,實不方便。故禮服只限於禮儀、社交之場合所著。日常起居,斷不可用。
因此他們有一種特製的服裝,普通人不使用。這也是真的:朋友之間不必穿它,但對別的人則必不可少,不穿這種服裝就不敢去拜訪一位有身份的人。但如他們偶然相逢不是在街上,他們慎重地避免在街上相遇,雙方都沒有穿上述的他們稱作套的服裝,那麼彼此都為失禮而表歉意。而如其中一人穿了,另一個也必須馬上穿,一般說來總有一個僕人隨身攜帶這種袍服。如果碰巧沒有攜帶,那麼另一個穿袍服的人為了不接受對方所行的常禮,及避免行禮,就徑直坐下跟對方談話。
節選自:【大中國志】――葡萄牙 奧伐羅•塞默多Alvaro Semedo著
此為葡萄牙人奧伐羅·塞默多中文名曾德昭於明朝末年來到中國所作遊記,由此可知,先輩對禮儀、禮服之慎重。
不同場合,所著禮服亦有區別。重要的禮儀場合,主要有婚、喪、工作會議、社交等。傳統文化中,禮服必用青、黃、赤紅、白、黑五種色。今不必過於拘泥,但需略加注意。若參加婚禮,宜著顏色鮮艷之服,但其隆重與麗華不可超過新娘新郎,以免誤會。喪禮宜著純黑、純白之衣,其隆重亦不可超越喪主,若著艷麗之服參加喪禮,更或濃妝艷抹,實為非禮之舉。另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身為炎黃子孫,正式禮儀場合應提倡著漢服禮服。
食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禮記·禮運】』禮儀最早起源於餐飲。餐桌之上,盡顯個人素養,有人細嚼慢咽,進食優雅,有人狼吞虎咽,粗俗不堪。
文雅進餐
天生萬物,禽獸皆撕咬生食以果腹,【禮記·禮運】記載:『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是說上古時期,人類亦食生食。後來,『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有這些禮節,人類才『知自別於禽獸』。故飲食之禮,其節雖微,其義則大。號稱禮義之邦的華夏民族,早在先秦時期已形成系統、完善的餐飲禮儀。
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
【禮記·曲禮上】
與眾人共同用餐,要謙讓,不可自顧自己吃飽。與眾人共同用餐,不可雙手相互摩搓。不可一次加很多飯,如此即貪吃,又不顧及他人。不可將多取的飯再放回食器,如此則不衛生,惹人厭煩。不可不停的喝湯,如此則有貪圖美味之嫌。不要啃骨頭,如此會像動物啃骨頭一般作響。不要將咬過的魚、肉再放回食器,如此亦不衛生,惹人厭煩。不要將骨頭扔給狗,如此則人畜同食,有羞辱眾人之嫌。不可只食一菜,否則有挑食、自私之嫌。不可為貪快而揚去飯中的熱氣,如此則顯急躁之情。吃黍米飯不要用筷子當用勺,即勿用錯餐具,羹湯中的菜要咀嚼,不可大口圓圇吞下。不要當主人面調羹湯另加佐料,如此,等同告訴主人廚藝不好。不要當眾剔牙,不要喝肉醬等調料。
此類說法有許多,『凡飲食,舉匙必置箸。舉箸必置匙,食已,則置匙箸於案朱子【童蒙須知】』。謂筷子與湯匙勿同時用,以免給人以貪吃之相。夾菜前,勿『游筷』,就是舉筷在菜盤之間游移,以免給人以挑食之相。不要將筷在菜盤中翻攪,那樣是缺乏教養,亦不衛生。『當食不嘆』,勿在用餐時嘆氣。
『必輕嚼緩咽,不可聞飲食之聲朱子【童蒙須知】』,有次講到這點,有學生問我:『為何有日本人喝湯喜歡弄出很大聲音?』吾答曰:『禮因風俗而成,中國自古家族聚集,用餐時很多人一起,弄出聲音,必然會影響、妨礙他人心情。而日本北海道,或蒙古、西藏等地區,地廣人稀,那裏的人許久見不到外人,所以見到遠方來的客人,會熱情招待,其興奮之情洋溢之處,必手舞足蹈,用餐時弄出聲音,亦是這種心情而致。』且此種情況僅是地方風俗,從世界範圍而言,文雅進餐理所當然以安靜、優雅為儀,這是世界通行的禮儀。禮緣人情而定,飲食之禮細節繁多,把握好對他人的恭敬之心,不失文雅之態。斯可已矣。
宴會坐次
參加宴會,席位必定有尊卑之別。較大的宴會有許多桌,其中必有主桌,以突出宴會的中心人物或最尊貴的客人。
餐桌席位,主賓居中。主賓左右是主陪與副陪。主陪與副陪由主人一方中身份最高之人擔任,以示與主賓尊重,隨同主賓來的客人,與主人一方的其他與宴者交叉而坐於主陪與副陪之外側,依照年齡和身份的高低為序,地位越尊,離主賓越近。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貴有德,何為也?為其近於道也。貴貴,為其近於君也。貴老,為其近於親也。敬長,為其近於兄也。慈幼,為其近於子也。
【禮記·祭義】
一般而言,若在政府、企業等單位、組織內,以『貴有德,貴貴』為準則,即尊敬有德行、有貢獻者,尊敬職位高者。若職位相當,再以年長為尊。若是家庭、朋友聚會等民間活動,以『貴老、敬長』為準則,即尊敬長輩,尊敬年長者。此時,即使有官職者,亦當以尊老敬長為尊。宴會之席位坐次,即以上述次第為序。
若家宴中有長輩老人,則一切以老人為中心,以表尊老之意。宴會開始,要由老人先舉筷,嘗宴席菜餚第一口,然後其他人才能舉筷。此是對老人表達尊敬之儀。當今獨生子女較多,許多家長帶子女出席宴會,且有意無意地將孩子作為宴席的主角,甚至縱容孩子在開宴時先吃一些,或者開宴後先給孩子夾菜,不顧他人。如此,不僅失禮,而且會養成孩子自私之性。往昔,家風比較嚴整的家庭,小孩不許上宴席,就是因為他們不懂禮數,會破壞宴會氣氛。另外,不論是外出做客還是在自家宴請客人,皆不應帶龐物參加。【禮】云:『犬馬不上於堂。』人畜有別,一來,動物不懂禮數;二來,帶龐物有愛畜而輕人之嫌,是無禮之舉。
向人敬酒,必當起身至尊長前行拜禮並致祝辭;舉杯時,己之杯要低於對方之杯,以示謙卑。上古舉杯並不相碰,二人同時雙手捧杯,以示禮敬。碰杯之俗,大概起於民間。碰杯後,不能與長者面對面而飲,此為平輩間禮節。應等尊長先飲,再微微側轉身飲酒,以示不敢與尊長抗禮。長者未飲完,少者不可搶先飲盡。若老人不飲酒,則其他人亦不可飲酒;若長者示意眾人不必顧忌,可以飲酒,眾人才可飲酒。
主賓相敬
現今宴請,皆喜歡用『請你吃飯』之類話語。其情雖真,但其文略顯粗俗。先前曾聽人說『我又不是沒飯吃,何用你來請?』意外之意:我是有『飯碗』的人,不用你施捨。此雖是戲言,亦言之有理,知禮者當以為鑑。即使準備盛宴待客,亦當說『略備薄酒,敬請品嘗』之類謙詞,無酒則可曰『略備薄品』。
主人為請客人用一餐盛宴,往往忙碌一天,甚至幾天,頗為辛勞。還要多所破費。作為客人定要尊重主人勞動、感謝主人盛情款待。在宴會中,客人當適時表達感謝之情。
中國人宴請,喜歡親自給客人布菜,以示親切和尊重。此時,主人要說:『請多用!』『請慢用!』儘管是精心製作,主人仍要謙稱:『廚藝不精。』『菜可能不合您口味。』『 主人未辯,客不虛口。主人親饋,則拜而食。【禮記·曲禮上】』主人未吃完,客人不可漱口,那樣是表示自己已吃完。主人親自上菜,客人要起身拜謝後再食用。
未必每菜皆合己之口味。雖如此,客人亦當多少嘗些,並稱讚味道可口,此亦是對主人尊重。若當面說某菜味道不好,或不喜歡吃某菜。等於說主人廚藝很差,以及對自己照顧不周,將使主人無地自容,甚至傷及雙方情誼。若客人不知禮,已說嫌菜味道不好之類話語,則主人『辭不能亨烹』,即說自己廚藝不好。『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禮記·曲禮上】』將菜全部吃光,是貪吃之表現,且有暗示主人繼續添加之嫌。所以,懂禮之客人當留一點菜在盤中。
席間,若長者有所賜予,年少者和晚輩,不能像長者同輩一樣辭謝,應離席,微微側身,行禮致謝。在尊者面前食用受賜的水果,果核不可隨地丟棄,應收藏起來,以示對尊者賞賜之珍重,古代的做法是將果核包好,收於胸前衣襟中。
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 處末,酒漿處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
【禮記·曲禮上】
凡陳設菜食之禮:帶骨之肉放左邊,切好之大塊肉放右邊,飯食放於人之左,羹湯放於人之右手;細切的肉和烤熟的肉放在盛肴胾切成大塊的肉器皿外,離人稍遠;醋和肉醬放在盛肴胾器皿內,離人稍近。蒸蔥放於醋及肉醬之左,酒及漿放於羹湯之右。菜餚的擺放,當以方便客人食用為主。今人食譜與古不同,但亦當以方便客人為擺放準則,否則,即是照顧不周。
陪同客人用餐,主人亦不能先吃完,否則有催促客人之嫌。食畢,客人應主動將剩餘飯菜撤除,交予旁邊侍者,或拿到廚房。此時,主人要起身阻攔,請客人安坐。客人告辭時,應再次感謝主人款待,並擇時回請主人。
住
住,主要指日常起居之場所。這裏着重介紹日常起居之禮。日常起居,看似個人私事,但能從中觀察一個人的生活、處事態度,從而知曉其精神狀態。
起居有常
古人特別重視『起居有常』,即養成良好、穩定的生活習慣。【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中,黃帝問歧伯曰:『余問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邪?人將失之耶?』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是從養生方面論述起居有常的重要。從個人修為來講,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必是有節制、有恆心之人,能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經常熬夜,白天睡懶覺,餐飲無常,家裏東西亂擺放者,很難有一個好身體,也難給朋友留下好印象。
白天睡覺是懶惰的表現。孔子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被孔子批評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禮記】中也講:『夫晝居於內,問其疾可也。……非疾也,不晝居於內。』若是白天還在臥室睡覺,則親朋好友可以去探病了。所以,不是生病,不應白天還在臥室睡覺。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可以不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在辰時上午7點至9點起床、用餐亦可。若是睡到近午時上午11 點還未起床,則無疑是睡懶覺。更不可取的是熬夜至凌晨,甚至一夜不息,次日補眠,如此身心俱損。
坐立
先秦至漢代,祖先皆是『席地而坐』。那時沒有現代意義的桌、椅、床,人們在室內布上席,可坐可臥。今天雖不是席地而坐,但許多先秦詞彙依然保留在口語中,例如將座位稱為『席位』,入座稱『就席』,在座位上發言稱『即席發言』。國家元首稱『主席』。坐姿是雙膝着地,臀部落在腳後跟上。男子的雙手平行放於膝蓋上,如圖3-1 跪坐男,女子的雙手向下交叉放於身前,如圖3-2 跪坐女。【禮】曰:『坐如屍神像,立如齊。』坐着像神像般端莊,保持身體的正直,能給人精神煥發、身體健康的印象,若是坐着彎腰駝背,或左右扭曲,則顯無精打彩,精神萎靡;或被認為身體有疾病。站立要像齋戒時般恭敬。亦要保持身體正直,但若是過於昂首挺胸,則有氣勢凌人之嫌,故當雙手交叉於前,顯恭敬之態。若是雙手背後交叉,則為傲慢態。朱子說要『立不中門』、『立必正方,不傾聽。』即不要站在門口,會妨礙別人行走,更不能站立於門中間,如此則還有霸道之嫌。站立時要方方正正,不要像傾聽別人說話般將身體變向一邊。武學上亦講:『坐如鐘,站如松』,亦是同理。
古人坐姿中最為怠慢不敬的,是將臀部直接坐於地上,將兩腿岔開前伸,樣子像箕。故稱『箕坐』或『箕踞』,因當時無分襠的褲子,時人所穿的下裳,有點像裙子實際與裙子有明顯區別,且無內褲,可想而知,當眾箕坐有多不雅。現今,即使人人都穿了內褲,當眾箕坐,仍被認為是無禮之態。【禮記】曰:『坐毋箕』。另外,坐時亦不能蹺『二郎腿』,即將兩條腿交叉而坐,如此則脊柱必不正,且有傲慢之意,亦是無禮之態。同理,『立毋跛』,即站立時不要像瘸子般一腿輕、一腿重,如此為散漫無禮之態。
與人交往時,若拜見尊長,不要與尊長並排而坐,否則有平起平坐,自大之嫌。應擇尊長對面或側面,左側為優,右側次之。距離不可過遠,亦不可過近,過遠則顯疏遠,過近則怠慢。坐下時,不可佔據整個座位,再將背後仰,靠於椅靠或牆壁上,此亦傲慢、怠惰之態。應往前坐,只坐椅子一半或三分一,以顯恭敬。以上,具體則視現場座位而定。
席次,若兩人並坐,以右為尊。三人並坐,以中為尊,右次之。若坐汽車,以後排右座為尊,左次之,副駕座再次之。若課堂或會議,以近於老師或主席位為尊。若故意隔幾排座位而坐,則有敷衍了事,不專心聽講之意。是對老師及領導不敬。『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若人員過多,不能並排而坐,則年長者換到它排更加寬鬆之座。 『並坐不橫肱』,與人並排而坐,不要將手臂撐向兩邊。不論是與人談話還是一起用餐,『席不正,不坐』,若座席位置擺放的角度不對,應將席位扶正後再入座。『虛坐盡後,食坐盡前』,若非正在進食,當儘量靠後坐,否則會有急於用餐之意。用餐時間,應儘量靠近桌子坐,否則會將食物灑在身上而失態。
坐者與立者間,一般尊者坐,卑者立。尊長見面,陪同的年輕人應『侍立』於側,『侍』有侍奉之意,『侍立』一則表示不敢與尊長平起平坐;二則有恭候調遣、隨時奔走效力之意。若得到尊長示意,可坐下,稱為『侍坐』。
少壯者與尊長合影,須讓尊長坐於正中,非尊長特許,不可與之並排而坐,應立於尊長後。
行
在日常生活及正式的禮儀場合中,都要行走。行走之中,亦能表達人的身心脩養,處事態度等等。因此,謹慎、懂禮之人,行走方式亦有許多講究。
行與走
行與走,今天統稱為『行走』,在古文中,行與走是有區別的。【釋名】曰:『兩腳進曰行』。『行』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凡是兩腳在地上邁動、前進,皆可曰『行』,西周金文的『行』字,就是一個十字路口,這是很多人都要『行走』的地方。相當於今人之謂『走』。若細加區分,『行』可分兩種:一種是走的較慢;另一走得較快。所以,【釋名】曰:『徐行曰步。』即慢慢行走叫『步』,相當於今天的『散步』,金文『步』字,是兩個前後正在前行的腳印,非常形像。『疾行曰趨。』即今天所稱『快走』。金文中的『趨』字,左半部是『走』,右半部是『芻』,意為割草,大概是形容『趨』快慢如同割草時的速度,但不如『走』快,也不似『散步』般慢。『疾趨曰走』,走比『趨』更快,金文中的『走』字,上部是一個擺動雙臂的人,下部是一個『止』字,即腳趾的『趾』的本字,以示此人不是在跳舞,是在前進。今天所謂『跑』,古人稱為『走』。但『走』並非『賽跑』之跑,不過是比『趨』更快一些,『賽跑』之跑,古人稱作『奔』。金文中『奔』字,上半部與『走』相同,下半部畫了三隻腳,誇張的表示跑的很快。
『奔』『走』都是跑,所以禮儀中一般不用,禮儀中主要用『行』『步』及『趨』。【論語】中有一段介紹了孔子在禮儀場合的步趨。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以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論語·鄉黨】
當國君召孔子接待賓客,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腳步也加快。分別向立於左手及右手邊的人同為擯者作揖。衣服前後擺動,卻整齊不亂。『趨進』時,如鳥兒展開雙翅一般。當進入公門時,曲身,如同公門不能容身一般。站立時,不在門中間,行走時,不踩門坎。經過國君之位虛位時,臉色端莊,腳步加快。說話似中氣不足一般。提起下裳走向堂上時,恭敬謹慎,屏信氣息,似不能呼吸一般。退出時,走下一級台階,臉色舒展,怡然自得。下完台階,快步向前,姿態如鳥兒展翅。回到自己位置,仍顯恭敬不安之貌。這段介紹了孔子在正式禮儀場合謹慎、莊重的態度及禮容、步趨,極有參考及學習價值。
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
【禮記·曲禮上】
『帷薄』指士大夫之家,此地點尚未見尊長,尚不需趨。堂上地方狹窄,不便疾趨,下堂到庭院,可疾趨。若手持玉器,為防止摔倒,亦不能趨。堂上行走時,要『接武』,即步跡相接,古謂一步一尺二寸,按周尺換算成今天所謂『公制』,為27.7厘米。堂下行走時,可『布武』,即大步走。室內行走時,不要端起雙臂如鳥兒飛翔一般。
日常生活中,若有人慢騰騰地、大搖大擺地在別人面前走過,是無視對方存在的表現。若有尊長召喚晚輩,被召者卻不緊不慢地過來,是漫不經心的表現,皆是失禮之行為。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
【論語·鄉黨】
孔子遇 『齊衰者』,即穿着『齊衰』這種喪服的人,即便關係很貼近,也要態度嚴肅。別人在服喪,心情非常沉痛,無論關係遠近,彼此相見,皆應該表示同情。見到『冕者』即穿公服出來辦公事的人,及『瞽者』即盲人,即使相互都熟識,也要有禮貌。乘車時遇到穿喪服者,便俯在車前橫木上表示同情。遇到背負國家圖籍者即有公務在身之人,亦如此。這些都是孔子內心恭敬仁義的表露,若在這些情況下,依然故我,無動於衷,外貌無任何變化,則顯麻木不仁。若孔子從『齊衰者』、『冕者』、『瞽者』前走過,必定要『趨』,若是旁若無人、散步而過,則是無禮之態。
禮是表達內心情感的。尊長召喚,必定有事需幫助、詢問,或有所教導。若對此重視,必定會『趨』,快速前往,蓋因心為身之驅也。『遭先生於道,趨而進。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禮記·曲禮上】』 在路上遇到先生即老師,應快步到先生面前打招呼,看先生是否有所賜教,這是尊師的表現。若先生問話,就回答;先生沒什麼事,就可以退下,但不能慢騰騰地退下,應『趨而退』,這樣,皆是內心尊師的自然流露。若慢條斯理地進前,又晃晃悠悠地退下,則為傲慢無禮。
『趨』是內心重視的表現,但有些情況則不能趨。一是上堂之前不必趨,此時離要見之人較遠,不必趨。二是離要近之人較近,若趨,或許會撞到對方。三是還沒到對方家門口時,不要趨。因手上有禮物或其他物件,離要見之人亦較遠,不必趨。以上種種,視情況而定,皆以恭敬、謹慎之心使然,則不偏矣。
前面提到『翔』,【禮記】曰:『行而張拱曰翔。』古人衣袖寬大,着禮服上朝時,雙手合抱,兩肘外展,拱手於胸前,此時衣袖下垂,徐徐前行時,兩袖迎風而動,如鳥翔般,顯儀態之美,故名。『翼如』亦謂此。【禮記】曰:『朝廷之美,濟濟翔翔』,即謂上朝時,眾卿、大夫皆以『翔』貌。
有些情況,則不能翔。【禮記】曰:『父母有疾,冠者不櫛,行不翔。』父母生病,自當為父母身體擔憂,若子女還『翔』行,表現出愉快、優雅之姿,說明內心不以父母為憂。『室中不翔』,因室內窄小,為空間所限。『入臨不翔』,臨謂參加喪禮,此時自當表現哀泣之貌,翔則非禮。
步法
除了『行』、『步』、『趨』外,對於步法,亦要多加注意。【禮記】曰:『行不舉足,車輪曳踵』,謂執貴重物品時,兩腳如車輪一般,不離地,慢慢往前,非常穩重。此表示特別敬意。
還有是當在台階上走,古代堂皆建於高大台基之上。【禮記】曰:『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上台階的步法,有四種。
一曰『連步』,主人迎賓客進門,至堂前,主人先登上堂,客隨後,此時『拾級聚足,連步以上』,意謂前足走上一級台階,後足跟着踏上這一級台階,兩足齊平,故曰『聚足』。如此一級一級走至堂上,『連步』是古代最常見的登階方式。如今,韓國人祭祀孔子,與祭者上堂,仍如此。『上於東階,則先右足;上於西階,則先左足。【禮記·曲禮上】』上東側的台階,就先邁右足;上西側的台階,就先邁左足。若台階無左右之分,一般也是先邁左足。
二曰『栗階』,登階時,第一階台階仍『聚足』,從第二階開始,不『聚足』,即若前足踩第二級階,則後足踏第三級階。國君召見,要『栗階』而上,以示重視。
三曰『歷階』,『歷階』與『栗階』不同,登階時不『聚足』,若前足踩第一級階,則後足踩第二級階,當今上台階大多如此。古人只有在有急事時才歷階而上。【禮記】記載,晉國大夫智悼子卒,未下葬,晉平公毫無哀戚之心,依舊與人飲酒作樂,宰夫杜蕢『歷階而升』,諫平公。蓋因心切,所以顧不得聚足而上。
四曰『越階』,若前足踏第一級台階,後足踏第三級台階。只有在十分緊急情況下,才會如此。
現代一般的台階,高度可隨意而定,古代禮儀場所的台階,則有固定高度。【儀禮·士冠禮】中,台階為三階,以『士之堂三尺』而論,則每階為一尺周尺,換算成今之『公制』為23.1厘米。
同行
前面所述,是個人行走步趨。當與人同行時,不但要注意行走的儀態,還要注意同行者的相對位置。『行,肩而不並,不錯則隨。【禮記·祭義】』一般而言,與人同行時,長者前,少者後。若是兩人年齡相差不多,在五歲以內,可以並肩而行,但少者仍須肩膀靠後些,以示敬長,『五年以長,則肩隨之【禮記·曲禮上】』。 若兩人年齡相差較多,則少者一定要走在長者後面,不要並行。若有重物,一般要少者背負,若少者年齡偏小,或有疾,除外。『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禮記·祭義】』,路遇頭髪花白的老者負重行走,即使素不相識,也應為他代勞。獨自行走時,遇到長者同行在前,但走的較慢,若無急事,不要徑直超越過去。可從側後面進前,與長者招呼,若有事,再先行告辭前去。
我曾聽朋友講過一個故事: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開車載着一位華人朋友,行駛在日本北部偏遠的鄉間,日本朋友遠遠看到有位老人背負重物迎面走來,就將車停下,一直等老人走過車,並離車有一段距離,才發動車。使車上的這位華人朋友很感動。這正是【禮記·祭義】中講的『見老者,則車徒辟避』。不得不感嘆日本人至今還如此踐行華夏禮儀,吾輩身為正宗華夏血裔、炎黃子孫,當知恥而後勇,努力復興傳統禮儀文明。
這種禮讓的精神用到現代生活中,就是對交通規則的遵守。現代很多上班族,由於怕遲到,不論開車還是步行,皆有闖紅燈的衝動。只是由於車輛監管較嚴,所以開車闖紅燈的少些。其實大家都比較趕時間,個人闖了紅燈,擋了其他車輛和行人的路,必然耽誤他人時間,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有人認為過行人路時,雖然紅燈,但並無車輛經過,走過去也無妨,這是種不自覺的行為,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若是判斷失誤,就很危險;並且這種行為會讓周圍的人,尤其是小孩子模仿,其負面效果無形,為省一點點時間,甘冒生命危險,為智者所不肖。所謂『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未然之後【大戴禮記·禮察】』,『君子必慎其獨也』,君子既使獨處,也必慎於道德禮義,何況在廣闊的紅綠燈路口?大多數人車相撞的車禍,都是由於行人闖紅燈造成。
有次我乘坐一輛車,經過一個新的開發區,路上行人、車輛稀少,但每遇紅燈,司機依然規規矩矩的等換綠燈後才通行,當時還沒有大規模的安裝交通攝像頭。車上有朋友有些不耐煩,說沒必要這樣,讓闖過去。司機說,『這樣若是發生什麼事故,就是我們的責任。』這位司機的言行很值得讚揚,雖未學傳統禮義,卻有傳統禮義精神。正是孔子所說的『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