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書紀年
◎康王
名釗。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命冡宰召康公總百官。諸侯朝於豐宮。
三年,定樂歌,吉禘於先王,申戒農官,告於廟。
六年,齊太公薨。
九年,唐遷於晉,作宮而美,王使人讓之。
十二年夏六月壬申,王如豐,錫畢公命。秋,毛懿公薨。
十六年,錫齊侯伋命。王南巡狩,至九江廬山。
十九年,魯侯禽父薨。
二十一年,魯築茅闕門。
二十四年,召康公薨。
二十六年秋九月己未,王陟。
古本竹書紀年譯註
康王①六年,齊②太公望③卒。
①康王,名釗,成王之子。【史記·周本紀】:『成壬既崩,……太子釗遂立,是爲康王。』
②齊,周初太公的封國,都營丘今山東臨淄北。其範圍,【左傳·僖公四年】:『東至於海指黃海、渤海,西至於河指黃河,南至於穆陵今山東臨朐南穆陵關,北至於無棣今山東無棣北。』
③太公望,周初大臣。姓姜,名尚,字牙,伯夷之後,先世封呂,故稱呂尚。史載呂尚年老,垂鉤渭水爲文王所得,拜爲師,幫助滅商輔武王、成王,號師尚父,立國後建於齊。其稱太公望,【史記·齊世家】文王說:『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日『太公望』。
延章按:【禮記·曲禮】帝王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古本竹書紀年稱太公望死曰卒,不合三代禮法,可疑。
【譯】周康王六年,齊國的太公望去世。
【案】引【太公呂望表】、【金石萃編】卷二五。
晉侯①築宮②而美,康王使讓③之。
①晉侯,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今山西翼城西,其子燮又徒居晉水旁,因依晉水而稱晉侯。【史記·晉世家】云:『唐叔子燮,是爲晉侯。』【毛詩譜】:『叔虞子燮父以堯墟南有晉水,改日晉侯。』皆謂此。
②築宮,【輯校】作『作宮』③讓,責備,責怪。
【譯】晉侯建築了華麗、壯觀的宮室,康王派人去責備他。
【案】引【北堂書鈔】卷一八。
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①四十餘年不用。
①刑措,【史記·周本紀】作『刑錯』,【集解】應劭曰:『錯,置也,民不犯法,無所置刑。
【譯】在成王、康王的時候,國家局勢穩定,有四十多年不施刑罰。
【案】引【文選·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太平御覽】卷八五。【文選·賢良詔】【注】無『余』字。
【比義】【史記·周本紀】:『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同【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