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21 21:55
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2。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曰:“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表曰:“吾与黄祖心腹之交3,舍之不义。”遂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
孙策送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4,屈己待人5,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6。
却说董卓在长安闻孙坚已死,乃曰:“吾除却一心腹之患也7。”问:“其子年几岁矣?”或答曰:“十七岁。”卓遂不以为意。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8,出入僭天子仪仗9;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10,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家属都住在内。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11。卓常设帐于路,与公卿聚饮。
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12,卓饮食谈笑自若。又一日,卓于省台大会百官13,列坐两行。酒至数巡,吕布径入,向卓耳边言不数句,卓笑曰:“原来如此。”命吕布于筵上揪司空张温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魂不附体14。卓笑曰:“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因使人寄书来,错下在吾儿奉先处,故斩之。公等无故,不必惊畏。”众官唯唯而散。
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15。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16,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进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17,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是夜允听良久,喝曰:“贱人将有私情耶?”貂蝉惊,跪答曰:“贱妾安敢有私?”允曰:“汝无所私,何夜深于此长叹?”蝉曰:“容妾伸肺腑之言18。”允曰:“汝勿隐匿,当实告我。”蝉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19,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20。”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21。”
貂蝉跟允到阁中,允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曰:“大人何故如此?”允曰:“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22。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允跪而言曰:“百姓有倒悬之危23,君臣有累卵之急24,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25,谍间他父子反颜26,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貂蝉曰:“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允拜谢。
次日,便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布大喜,亲到王允宅致谢。允预备嘉肴美馔,候吕布至,允出门迎迓27,接入后堂,延之上坐28。布曰:“吕布乃相府一将,司徒是朝廷大臣,何故错敬29?”允曰:“方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允非敬将军之职,敬将军之才也。”布大喜。允殷勤敬酒,口称董太师并布之德不绝。布大笑畅饮。允叱退左右,只留侍妾数人劝酒。
酒至半酣,允曰:“唤孩儿来。”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布惊问何人。允曰:“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便命貂蝉与吕布把盏30。貂蝉送酒与布,两下眉来眼去。允佯醉曰:“孩儿央及将军痛饮几杯,吾一家全靠着将军哩。”布请貂蝉坐,貂蝉假意欲入。允曰:“将军吾之至友,孩儿便坐何妨?”貂蝉便坐于允侧。吕布目不转睛的看。又饮数杯,允指蝉谓布曰:“吾欲将此女送与将军为妾,还肯纳否?”布出席谢曰:“若得如此,布当效犬马之报31。”允曰:“早晚选一良辰,送至府中。”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32。少顷席散,允曰:“本欲留将军止宿33,恐太师见疑。”布再三拜谢而去。
过了数日,允在朝堂见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侧,伏地拜请曰:“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钧意若何34?”卓曰:“司徒见招,即当趋赴。”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35,于前厅正中设座,锦绣铺地,内外各设帏幔。
次日晌午,董卓来到。允具朝服出迎,再拜起居36。卓下车,左右持戟甲士百馀,簇拥入堂,分列两旁。允于堂下再拜,卓命扶上,赐坐于侧。允曰:“太师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37。”卓大喜。进酒作乐,允极其致敬。天晚酒酣,允请卓入后堂。卓叱退甲士。允捧觞称贺曰38:“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39,汉家气数已尽40。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继舜41,正合天心人意。”卓曰:“安敢望此?”允曰:“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卓笑曰:“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42。”允拜谢。
堂中点上画烛43,止留女使进酒供食。允曰:“教坊之乐44,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应45。”卓曰:“甚妙。”允教放下帘栊46,笙簧缭绕47,簇捧貂蝉
舞于帘外。有词赞之曰48:
原是昭阳宫里人49,惊鸿宛转掌中身50。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
莲步稳51,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52。
又诗曰: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53。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54。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55。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56。
舞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57。正是:
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58。
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59。
卓称赏不已。允命貂蝉把盏。卓擎杯问曰60:“青春几何61?”貂蝉曰:“贱妾年方二八。”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允起曰:“允欲将此女献上太师,未审肯容纳否62?”卓曰:“如此见惠63,何以报德?”允曰:“此女得侍太师,其福不浅。”卓再三称谢。允即命备毡车64,先将貂蝉送到相府。卓亦起身告辞。
允亲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后辞回。乘马而行,不到半路,只见两行红灯照道,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见,便勒住马,一把揪住衣襟,厉声问曰:“司徒既以貂蝉许我,今又送与太师,何相戏耶?”允急止之曰:“此非说话处,且请到草舍去。”布同允到家,下马入后堂。叙礼毕,允曰:“将军何故怪老夫?”布曰:“有人报我,说你把毡车送貂蝉入相府,是何意故65?”允曰:“将军原来不知。昨日太师在朝堂中对老夫说:‘我有一事,明日要到你家。’允因此准备小宴等候。太师饮酒中间说:‘我闻你有一女,名唤貂蝉,已许吾儿奉先。我恐你言未准,特来相求,并请一见。’老夫不敢有违,随引貂蝉出拜公公。太师曰:‘今日良辰,吾即当取此女回去,配与奉先。’将军试思: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布曰:“司徒少罪66。布一时错见67,来日自当负荆68。”允曰:“小女颇有妆奁,待过将军府下,便当送至。”布谢去。
次日,吕布在府中打听,绝不闻音耗。径入堂中,寻问诸侍妾。侍妾对曰:“夜来太师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布大怒,潜入卓卧房后窥探。时貂蝉起于窗下梳头,忽见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极长大,头戴束发冠,偷眼视之,正是吕布。貂蝉故蹙双眉69,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70。吕布窥视良久,乃出;少顷,又入。卓已坐于中堂,见布来,问曰:“外面无事乎?”布曰:“无事。”侍立卓侧。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卓见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曰:“奉先无事且退。”布怏怏而出。
董卓自纳貂蝉后,为色所迷,月馀不出理事。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71,曲意逢迎。卓心愈喜。吕布入内问安,正值卓睡。貂蝉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布心如碎。卓矇眬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后。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唤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怒恨而归,路遇李儒,告知其故。儒急入见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卓曰:“奈何?”儒曰:“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依言。次日,使人唤布入堂,慰之曰:“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随赐金十斤、锦二十匹。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
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投相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布提戟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旁。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72,果然如月宫仙子73。泣谓布曰:“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己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74,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手扯布曰:“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75。”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蝉曰:“妾度日如年76,愿君怜而救之。”布曰:“我今偷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蝉牵其衣曰:“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布立住曰:“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戟欲去。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77,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却说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吕布,心中怀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布马系于府前。问门吏,吏答曰:“温侯入后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中,寻觅不见。唤貂蝉,蝉亦不见。急问侍妾,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卓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
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
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1连环计——指计中有计,一套计策。这里指王允利用貂蝉对董卓和吕布施美人计,致使吕布杀死董卓。
2一鼓——指击一次战鼓就取得了胜利。引申为一举或一战就能成功。《晋书·温峤传》:“苏峻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
3心腹之交——知心朋友。
4招贤纳士——招:招致,招收。纳:接纳,收容。贤、士:分别指有道德、有才智的人。语本《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意谓招收和接纳有德有才的人。
5屈己待人——语本“屈己下人”,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读皇太子献玉华宫山铭口谕》:“政道之急,必在屈己下人。”意谓地位高的人不摆架子,平等待人。
6不在话下——意谓不在话题或叙说的范围之内。旧戏曲、小说用作套语,表示故事告一段落,以下情节不言而喻,故不再详说,将转入另一段落。话下:话题或叙说的范围之内。
7心腹之患——心腹:泛指人体的要害部位。患:病。语本“腹心之疾”,出自《左传·哀公六年》:“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禜:为除邪消灾而祭祀。意谓犹如人体的要害部位有了病。比喻极其严重的祸害。
8尚父——原为周武王对吕望姜太公的尊称,意为可尊崇的父辈。这里是董卓自比吕望,蔑视汉献帝。
9僭jiàn箭——超越本分的行为。特指在下位者冒用上位者的名义、仪仗、器物。
10郿坞——童卓为自己修筑的城堡。因在眉县在今陕西省而得名。坞:城堡,土堡。
11横门——汉代长安城门名,位于城北靠西。
12失箸——因恐惧而不由自主地掉了手中的筷子。箸:亦作“箸”。筷子。
13省台——汉代朝臣议政的官署。因在省中宫廷之内而得名。
14魂不附体——魂:古人以为是人的神灵精神,随着人体的产生而产生,也可脱离人体而存在。《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为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孔颖达疏:“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者名之曰魄也。既生魄矣,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者名之曰魂也。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亦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魂不附体”本《南史·徐嗣伯传》:“嗣伯曰尸注者,鬼气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滞。得死人枕投之,魂气飞越,不得复附体,故尸注可差瘥。”意谓好像魂灵离开了躯体。形容人极度恐惧。
15坐不安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意谓不能在席子上安稳而坐。表示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16策杖——拄着拐杖。策:这里作动词用,意谓拄着。
17年方二八——年纪只有十六岁。二八:两个八,即十六。
18肺腑之言——肺腑:比喻内心。语本《山经》引《相冢书》:“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意谓发自内心的话。表示真心话。
19粉身碎骨——语或本“糜躯碎首”,出自春秋燕·麹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悁悁:愤恨、气愤貌。糜:粉碎。躯:身躯,身体。首:头颅,脑袋。意谓身体被粉碎。多形容为了报效国家、报答某人或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献出生命。
20万死不辞——意谓即使死一万次也不推辞。极言愿意冒极大的生命危险承担某件事情的决心。万死:死一万次。形容极大的生命危险。辞:推辞,逃避。
21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南朝梁·庾肩吾《咏舞曲应令》诗:“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22泪如泉涌——语本“泪如泉滴”,出自唐·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意谓泪水好像泉水般流出。
23倒悬之危——倒悬:头朝下、脚朝上倒挂着。危:危急。语本“倒悬之急”,出自汉·朱勃《诣阙上书理马援》其一见《后汉书·马援传》:“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奋不顾身……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遂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意谓像人倒吊着一般危急。比喻人处在极其危急的困境之中。
24累卵之危——累卵:摞起来的鸡蛋。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见《汉书·枚乘传》、《文选》卷三九:“今欲极天命之上寿,敝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意谓犹如摞起来的鸡蛋一样危险,随时都有倒下来打碎的可能。比喻极其危险。
25取便——乘机。
26谍间——伺机离间。谍:伺机,等待机会。间:离间。 反颜——翻脸为仇。
27迎迓yà亚——迎接。这是一个同义复合词,“迎”和“迓”皆为迎接之意。
28延——请,邀请,引导。
29错敬——谦辞。表示自己不该受到对方如此恭敬。错:不该如此。
30把盏——端着酒杯。多表示给宾客敬酒。
31犬马之报——报:报效,报答,效劳。语出晋·孙绰《表哀诗并序》:“雕琢固顽,勉以道义,庶几砥砺犬马之报。岂悟一朝,复见孤弃,上天极祸,怨痛莫诉。”意谓像犬马效忠主人一样报效恩人。比喻真诚地报答别人的恩情。多用作谦辞。
32秋波——比喻美女清澈明亮的目光。南唐·李煜《菩萨蛮》词:“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33止宿——住宿。《汉书·王尊传》:“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
34钧意——尊意。钧:敬辞。用于卑对尊、下对上。
35水陆毕陈——水陆:指江湖河海和山林原野所产的食物,即山珍海味。毕陈:全都摆列出来。“水陆毕陈”本“水陆具陈”,出自唐·段成式《韦斌传》见《全唐文》卷七八七:“每食毕,视厨中所委弃,不啻万钱之直。若宴于公卿,虽水陆具陈,曾不下箸。”意谓山珍海味全都摆列出来。形容宴席上的菜肴非常精美而丰盛。
36再拜起居——再拜:古代礼节之一。拜了又拜,表示恭敬。起居:请安问好。
37伊、周——伊:即伊尹,商殷朝贤臣。周:即周公,姓姬名旦,周朝贤臣,曾助周武王灭商殷,并辅佐周成王治国。伊尹、周公既皆为贤臣,又都曾摄政,故后世将二人并称,泛指执政的贤臣。这里是王允故意给董卓戴高帽子。
38捧觞——举杯。觞:泛指酒杯。
39乾象——干为八卦之一。《周易·说卦》:“乾,天也。”故乾象即天象,也就是天上日月星辰运行变化的景象。古人以为天象与人事有关,因而观察天象可以预知人事。
40汉家气数已尽——意谓汉朝的运气已经没有了。表示汉朝即将消亡。气数:命运,运气。
41舜之受尧,禹之继舜——即尧帝禅让君位于舜,舜帝禅让君位于禹。这里仍是王允给将董卓戴高帽子,将他比作舜、禹这两位圣人,以说明由董卓继承汉位顺理成章。
42元勋——有极大功绩的人。
43画烛——以彩画装饰的蜡烛。唐·李峤《烛》诗:“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
44教坊——古代专管宫廷音乐的官署名。唐代始有,这里是作者借用,代指官府音乐。
45承应——本指伎女、艺人应宫廷或官府之召而表演。宋·吴自牧《梦粱录·妓乐》:“御马院使臣,凡有宣唤或御教,入内承应奏乐。”这里仍然是王允给董卓戴高帽子,表示以家伎侍候董卓。
46帘栊——泛指门窗的帘子。
47笙簧——笙中的簧片。引申为笙乐,再引申为音乐。
48有词——此词引自宋·曾觌《浣溪沙·郑相席上赠舞者》,但有所改动。原词作:“元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凉州莲步紧,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49昭阳宫——即昭阳殿。汉代宫殿名,武帝时建。成帝时皇后赵飞燕曾住此殿。“昭阳宫里人”是以赵飞燕比喻貂蝉。
50惊鸿——受惊的鸿雁。引申以形容美女轻盈飘逸的舞姿。这里是形容貂蝉的舞姿。掌中身——赵飞燕身体轻盈,可在掌中舞。事见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引《汉成帝内传》:“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这里是以赵飞燕来形容貂蝉身体轻盈。
51按彻——弹奏。梁州——曲牌名,即《梁州令》,南北曲都有。莲步——语本《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意谓每走一步留下的脚印都成莲花。比喻美女步态优美,阿娜多姿。
52画堂——原指宫中有彩绘的殿堂。引申以泛指华丽的堂舍。唐·崔颢《王家少妇》诗:“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53“红牙催拍”二句——红牙:檀木的别称。这里是指用檀木制成的乐器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催拍:急促的节拍。这两句是形容貂蝉舞姿的优美:急如燕飞,轻似行云。
54“眉黛促成”二句——眉黛:本义为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引申以指女子的容貌。初:全,尽,完全。这两句是形容貂蝉容貌之美:能使游子抱恨终生,能使故人为之肠断。
55“榆钱不买”二句——榆钱:汉代的一种钱币。泛指金钱。不买千金笑:反用“千金买笑”的典故,典出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二首》其二见《玉台新咏》卷九:“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顾笑买芳年。”“不买千金笑”就是不要礼金。柳带:柳条,柳丝。常用以代指妓女。这里代指歌妓貂蝉。百宝妆:形容珍贵的嫁妆。这两句是暗指貂蝉是自愿做董卓的侍妾,既不要礼金,也不要嫁妆。
56楚襄王——楚怀王之子。父子皆为好色之徒。楚怀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合。楚襄王游高唐,也梦与神女相会。事见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神女赋》序》。这里是以楚襄王暗指董卓。
57檀板——用檀木制作的乐器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
58“一点樱桃”二句——樱桃:比喻女子娇小红润的嘴。唐·李商隐《赠歌妓》诗其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绛唇:朱唇,红嘴唇。汉·扬雄《蜀都赋》:“眺朱颜,离绛唇,眇眇之态,吡啖出焉。”碎玉:比喻细小洁白的牙齿。阳春:古歌曲名。汉·李固《致黄琼书》:“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因《阳春》是一种高雅的曲子,引申以泛指高雅的曲子。这两句是形容貂蝉歌喉婉转,唱曲高雅。
59“丁香舌吐”二句——丁香舌:比喻女子的香舌。南唐·李煜《一斛珠》词:“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衠zhūn真钢:纯钢。这两句是说貂蝉将以其唇枪舌剑离间董卓与吕布,使吕布杀死奸臣董卓。
60擎杯——举杯。
61青春几何——年岁多大。青春:指青少年的年龄或年岁。唐·司空曙《送曹同椅》诗:“青春三十馀,众艺尽无如。”
62未审——不知。
63见惠——谢人馈赠的谦辞。《宋书·庾悦传》:“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64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因其暖和,多在冬天乘坐。
65意故——缘故,原因。《三国志·吴志·孙坚传》:“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
66少罪——勿罪,不要怪罪。
67错见——误会。
68负荆——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因蔺相如的地位超过自己而不服气,每欲羞辱之;蔺相如为顾全大局,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二人遂成刎颈之交。“负荆”即背负荆条,请对方痛打,以此谢罪。后遂以“负荆”或“负荆请罪”喻赔礼道歉。
69蹙cù促双眉——紧皱双眉。
70香罗——陵罗的美称。这里指陵罗手帕。
71衣不解带——语本“不解衣带”,出自《汉书·王莽传上》:“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意谓整宿侍奉病人,不脱衣服睡觉。多表示极尽孝道。这里指貂蝉为骗取董卓的信任而精心侍奉。
72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行步姿态美好。
73月宫仙子——指仙女嫦娥。
74许侍箕帚——意谓许配给你做妻妾。许:许配。侍箕帚:即从事服侍、洒扫等家务活。古人以服侍丈夫的饮食起居和做好家务为妻妾的本分,故以“侍箕帚”代指妻妾。
75相期——相约,互相约定。
76度日如年——度:过。语或本《魏书·苻生传》:“苻生剥人面皮,令其歌舞。勋旧亲戚,杀害略尽。王公在者以疾告归,得度一日如过十年。”意谓过一天就像过一年那么长。形容困苦或无聊的日子难熬,希望早日摆脱的急切心情。
77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语或本唐·权德舆《奉使宜春……路上遇风雨作》:“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意谓有如雷声穿过耳朵。形容人的名声极大。旧小说、戏曲常用语。灌、贯:贯穿,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