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發布:一葉知秋

2020-5-21 22:53

卻說孔明班師回國,孟獲率引大小洞主、酋長及諸部落,羅拜相送1。前軍至瀘水,時值九月秋天,忽然陰雲布合,狂風驟起,兵不能渡,回報孔明。孔明遂問孟獲。獲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禍,往來者必須祭之。』孔明曰:『用何物祭享?』獲曰:『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風恬浪靜2,更兼連年豐稔3。』孔明曰:『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殺一人?』遂自到瀘水岸邊觀看,果見陰風大起,波濤洶湧,人馬皆驚。孔明甚疑,即尋土人問之。土人告說:『自丞相經過之後,夜夜只聞得水邊鬼哭神號,自黃昏直至天曉,哭聲不絕。瘴煙之內,陰鬼無數。因此作禍,無人敢渡。』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4。前者馬岱引蜀兵千餘,皆死於水中;更兼殺死南人,盡棄此處。狂魂怨鬼,不能解釋5,以致如此。吾今晚當親自往祭。』土人曰:『須依舊例,殺四十九顆人頭爲祭,則怨鬼自散也。』孔明曰:『本爲人死而成怨鬼,豈可又殺生人耶?吾自有主意。』喚行廚宰殺牛馬,和面爲劑6,塑成人頭,內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饅頭』7

當夜於瀘水岸上設香案,鋪祭物,列燈四十九盞,揚幡招魂,將饅頭等物陳設於地。三更時分,孔明金冠鶴氅,親自臨祭。令董厥讀祭文。其文曰:

維大漢建興三年秋九月一日8,武鄉侯、領益州牧、丞相諸葛亮謹陳祭儀9,享於故歿王事蜀中將校及南人亡者陰魂曰:

我大漢皇帝,威勝五霸,明繼三王10。昨自遠方侵境,異俗起兵11;縱蠆尾以興妖12,盜狼心而逞亂。我奉王命,問罪遐荒;大舉貔貅,悉除螻蟻。雄軍雲集,狂寇冰消,才聞破竹之聲13,便是失猿之勢14。但士卒兒郎,儘是九州豪傑;官僚將校,皆爲四海英雄。習武從戎,投明事主,莫不同申三令,共展七擒;齊堅奉國之誠,並效忠君之志。何期汝等偶失兵機15,緣落奸計16:或爲流矢所中,魂掩泉台17;或爲刀劍所傷,魄歸長夜18。生則有勇,死則成名。今凱歌欲還,獻俘將及19。汝等英靈尚在,祈禱必聞:隨我旌旗,逐我部曲20,同回上國,各認本鄉,受骨肉之蒸嘗21,領家人之祭祀。莫作他鄉之鬼,徒爲異域之魂。我當奏之天子,使汝等各家盡霑恩露,年給衣糧,月賜廩祿22,用茲酬答,以慰汝心。至於本境土神,南方亡鬼,血食有常23,憑依不遠。生者既凜天威24,死者亦歸王化,想宜寧帖25,毋致號啕。聊表丹誠,敬陳祭祀。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讀畢祭文,孔明放聲大哭,極其痛切。情動三軍,無不下淚。孟獲等眾,盡皆哭泣。只見愁雲怨霧之中,隱隱有數千鬼魂,皆隨風而散。於是孔明令左右將祭物盡棄於瀘水之中。

次日,孔明引大軍俱到瀘水南岸,但見雲收霧散,風靜浪平。蜀兵安然盡渡瀘水,果然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還。

行到永昌,孔明留王伉、呂凱守四郡;發付孟獲領眾自回,囑其勤政馭下,善撫居民,勿失農務。孟獲涕泣拜別而去。

孔明自引大軍回成都。後主排鑾駕出郭三十里迎接,下輦立於道旁,以候孔明。孔明慌下車,伏道而言曰:『臣不能速平南方,使主上懷憂,臣之罪也。』後主扶起孔明,並車而回,設太平筵會,重賞三軍。自此遠邦進貢來朝者二百餘處。孔明奏准後主,將歿於王事者之家,一一優恤。人心歡悅,朝野清平。

卻說魏主曹丕在位七年,即蜀漢建興四年也。丕先納夫人甄氏,即袁紹次子袁熙之婦,前破鄴城時所得。後生一子,名睿,字元仲,自幼聰明,丕甚愛之。後丕又納安平廣宗人郭永之女爲貴妃,甚有顏色。其父嘗曰:『吾女乃女中之王也。』故號爲『女王』。自丕納爲貴妃,因甄夫人失寵,郭貴妃欲謀爲後,卻與幸臣張韜商議。時丕有疾,韜乃詐稱於甄夫人宮中掘得桐木偶人,上書天子年月日時,爲魘鎮之事26。丕大怒,遂將甄夫人賜死,立郭貴妃爲後。因無出,養曹睿爲己子,雖甚愛之,不立爲嗣。睿年至十五歲,弓馬熟嫻。當年春二月,丕帶睿出獵,行於山塢之間,趕出子母二鹿。丕一箭射倒母鹿,回觀小鹿馳於曹睿馬前。丕大呼曰:『吾兒何不射之?』睿在馬上泣告曰:『陛下已殺其母,臣安忍復殺其子也?』丕聞之,擲弓於地曰:『吾兒真仁德之主也。』於是遂封睿爲平原王。

夏五月,丕感寒疾,醫治不痊,乃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三人入寢宮。丕喚曹睿至,指謂曹真等曰:『今朕病已沉重,不能復生。此子年幼,卿等三人可善輔之,勿負朕心。』三人皆告曰:『陛下何出此言?臣等願竭力以事陛下,至千秋萬歲。』丕曰:『今年許昌城門無故自崩,乃不祥之兆,朕故自知必死也。』正言間,內侍奏征東大將軍曹休入宮問安。丕召入,謂曰:『卿等皆國家柱石之臣也27,若能同心輔朕之子,朕死亦瞑目矣。』言訖,墮淚而薨。時年四十歲,在位七年。

於是曹真、陳群、司馬懿、曹休等一面舉哀,一面擁立曹睿爲大魏皇帝。諡父丕爲文皇帝,諡母甄氏爲文昭皇后。封鍾繇爲太傅,曹真爲大將軍,曹休爲大司馬,華歆爲太尉,王朗爲司徒,陳群爲司空,司馬懿爲驃騎大將軍。其餘文武官僚,各各封贈。大赦天下。時雍、涼二州缺人守把,司馬懿上表乞守西涼等處。曹睿從之,遂封懿提督雍、涼等處兵馬。領詔去訖。

早有細作飛報入川。孔明大驚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餘皆不足慮,司馬懿深有謀略,今督雍、涼兵馬,倘訓練成時,必爲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參軍馬謖曰:『今丞相平南方回,軍馬疲敝,只宜存恤,豈可復遠征?某有一計,使司馬懿自死於曹睿之手,未知丞相鈞意允否?』孔明問是何計。馬謖曰:『司馬懿雖是魏國大臣,曹睿素懷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陽、鄴郡等處布散流言,道此人慾反;更作司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貼諸處。使曹睿心疑,必然殺此人也。』孔明從之,即遣人密行此計去了。

卻說鄴城門上,忽一日見貼下告示一道。守門者揭了,來奏曹睿。睿觀之,其文曰:

驃騎大將軍總領雍、涼等處兵馬事司馬懿,謹以信義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創立基業,本欲立陳思王子建爲社稷主28,不幸奸讒交集,歲久潛龍29。皇孫曹睿,素無德行,妄自居尊,有負太祖之遺意。今吾應天順人,克日興師,以慰萬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歸命新君;如不順者,當滅九族!先此告聞,想宜知悉。

曹睿覽畢,大驚失色,急問群臣。太尉華歆奏曰:『司馬懿上表乞守雍、涼,正爲此也。先時太祖武皇帝嘗謂臣曰:「司馬懿鷹視狼顧30,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爲國家大禍。」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誅之。』王朗奏曰:『司馬懿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爲禍。』睿乃降旨,欲興兵御駕親征。忽班部中閃出大將軍曹真奏曰:『不可。文皇帝託孤於臣等數人,是知司馬仲達無異志也。今事未知真假,遽爾加兵31,乃逼之反耳。或者蜀、吳奸細行反間之計,使我君臣自亂,彼卻乘虛而擊,未可知也。陛下幸察之。』睿曰:『司馬懿若果謀反,將奈何?』真曰:『如陛下心疑,可仿漢高偽游雲夢之計32:御駕幸安邑,司馬懿必然來迎,觀其動靜,就車前擒之,可也。』睿從之,遂命曹真監國,親自領御林軍十萬,逕到安邑。

司馬懿不知其故,欲令天子知其威嚴,乃整兵馬,率甲士數萬來迎。近臣奏曰:『司馬懿果率兵十餘萬,前來抗拒,實有反心矣。』睿慌命曹休先領兵迎之。司馬懿見兵馬前來,只疑車駕親至,伏道而迎。曹休出曰:『仲達受先帝託孤之重,何故反耶?』懿大驚失色,汗流遍體,乃問其故。休備言前事。懿曰:『此吳、蜀奸細反間之計,欲使我君臣自相殘害,彼卻乘虛而襲。某當自見天子辯之。』遂急退了軍馬,至睿車前俯伏泣奏曰:『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安敢有異心?必是吳、蜀之奸計。臣請提一旅之師,先破蜀,後伐吳,報先帝與陛下,以明臣心。』睿疑慮未決。華歆奏曰:『不可付之兵權,可即罷歸田裡。』睿依言,將司馬懿削職回鄉,命曹休總督雍、涼軍馬。曹睿駕回洛陽。

卻說細作探知此事,報入川中。孔明聞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馬懿總雍、涼之兵。今既中計遭貶,吾有何憂?』次日,後主早朝,大會官僚。孔明出班,上【出師表】一道。表曰: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33。今天下三分,益州罷敝34,此

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35,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36,蓋追先帝之殊遇37,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38,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39;不宜妄自菲薄40,引喻失義41,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爲一體4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43。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44,宜付有司45,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46;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47。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48,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49。愚以爲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50,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51,有所廣益52。將軍向寵,性行淑均53,曉暢軍事54,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爲督55。愚以爲營中之事56,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57,優劣得所也58。親賢臣,遠小人,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59。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60,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61,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62。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63,不求聞達於諸侯64。先帝不以臣卑鄙65,猥自枉屈66,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67,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68。後值傾覆69,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70。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71,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72,當獎率三軍73,北定中原,庶竭弩鈍74,攘除奸凶75,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76,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77,以彰其咎78。陛下亦宜自謀79,以諮諏善道80,察納雅言81,深追先帝遺詔82。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83,不知所言。

後主覽表曰:『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孔明曰:『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夙夜未嘗有怠。今南方已平,可無內顧之憂84。不就此時討賊,恢復中原,更待何日?』忽班部中太史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盛,星曜倍明85,未可圖也。』乃顧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爲?』孔明曰:『天道變易不常,豈可拘執?吾今且駐軍馬於漢中,觀其動靜而後行。』譙周苦諫不從。於是孔明乃留郭攸之、董允、費禕等爲侍中,總攝宮中之事。又留向寵爲大將,總督御林軍馬;蔣琬爲參軍,張裔爲長史,掌丞相府事;杜瓊爲諫議大夫,杜微、楊洪爲尚書,孟光、來敏爲祭酒,尹默、李譔爲博士,郤正、費詩爲秘書,譙周爲太史。內外文武官僚一百餘員,同理蜀中之事。

孔明受詔歸府,喚諸將聽令: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張翼。牙門將:裨將軍王平。後軍領兵使:安漢將軍、領建寧太守李恢;副將:定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呂義。兼管運糧左軍領兵使: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副將:飛衛將軍廖化。右軍領兵使:奮威將軍、博陽亭侯馬忠,撫戎將軍、關內侯張嶷。行中軍師:車騎大將軍、都鄉侯劉琰。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中參軍:安遠將軍馬謖。前將軍:都亭侯袁;左將軍:高陽侯吳懿;右將軍:玄都侯高翔;後將軍:安樂侯吳班。領長史:綏軍將軍楊儀。前將軍:征南將軍劉巴。前護軍:偏將軍、漢城亭侯許允;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咸;右護軍:偏將軍劉敏;後護軍:典軍中郎將官雝。行參軍:昭武中郎將胡濟;行參軍:諫議將軍閻晏;行參軍:偏將軍爨習;行參軍:裨將軍杜義,武略中郎將杜祺,綏戎都尉盛。從事:武略中郎將樊岐。典軍書記:樊建。丞相令史:董厥。帳前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以上一應官員,都隨著平北大都督、丞相、武鄉侯、領益州牧、知內外事諸葛亮86。分撥已定,又檄李嚴等守川口以拒東吳。選定建興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師伐魏。

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87,何故不用我耶?』眾視之,乃趙雲也。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爲折一臂也。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88,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雲厲聲曰:『吾自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退,遇敵則先。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吾何恨焉?願爲前部先鋒。』孔明再三苦勸不住。雲曰:『如不教我爲先鋒,就撞死於階下。』孔明曰:『將軍既要爲先鋒,須得一人同去。』言未盡,一人應曰:『某雖不才,願助老將軍,先引一軍,前去破敵。』孔明視之,乃鄧芝也。孔明大喜,即撥精兵五千,副將十員,隨趙雲、鄧芝去訖。孔明出師,後主引百官送於北門外十里。孔明辭了後主,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軍望漢中迤邐進發。

卻說邊庭探知此事,報入洛陽。是日曹睿設朝,近臣奏曰:『邊官報稱:諸葛亮率領大兵三十餘萬,出屯漢中,令趙雲、鄧芝爲前部先鋒,引兵入境。』睿大驚,問群臣曰:『誰可爲將,以退蜀兵?』忽一人應聲而出曰:『臣父死於漢中,切齒之恨,未嘗得報。今蜀兵犯境,臣願引本部猛將,更乞陛下賜關西之兵,前往破蜀,上爲國家效力,下報父仇,臣萬死不恨。』眾視之,乃夏侯淵之子夏侯楙也。

楙字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自幼嗣與夏侯惇爲子。後夏侯淵爲黃忠所斬,曹操憐之,以女清河公主招爲駙馬,因此朝中欽敬。雖掌兵權,未嘗臨陣。當時自請出征,曹睿即命爲大都督,調關西諸路軍馬前去迎敵。司徒王朗諫曰:『不可。夏侯駙馬素不曾經戰,今付以大任,非其所宜。更兼諸葛亮足智多謀,深通韜略,不可輕敵。』夏侯楙叱曰:『司徒莫非結連諸葛亮,欲爲內應耶?吾自幼從父學習韜略,深通兵法,汝何欺我年幼?吾若不生擒諸葛亮,誓不回見天子。』王朗等皆不敢言。

夏侯楙辭了魏主,星夜到長安,調關西諸路軍馬二十餘萬,來敵孔明。正是:

欲秉白旄麾將士89,卻教黃吻掌兵權90

未知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1羅拜——環繞下拜,表示極爲虔誠恭敬。

2風恬浪靜——恬:恬靜,平靜。『風恬浪靜』出自唐·崔希周【與鄭德麟奇遇詩·拾芙蓉】見唐·裴鉶【傳奇·鄭德璘】引、【全唐詩】卷八六四:『物觸輕舟心自知,風恬浪靜月光微。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紅蕖香惹衣。』意謂風很柔和,水無波浪。

3豐稔rě n忍——豐收。稔:莊稼成熟。

4罪愆qi ā n謙——罪過,過失。

5解釋——消除怨恨之意。

6劑——亦稱『劑子』。指做饅頭、餃子、烙餅等時,將和好的大塊麵團分割爲許多小塊麵團。

7饅頭——宋·高承【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饅頭】:『稗官小說云:諸葛武侯之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一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饗之,爲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頭,以祠。神亦饗焉,而爲出兵。後人由此爲饅頭。』可知饅頭的發明人是諸葛亮。原皆有餡。後北方稱無餡者爲饅頭,有餡者爲包子;而南方吳語區則有餡無餡皆稱饅頭。

8維——語助詞,無實義。

9謹陳祭儀——恭恭敬敬地擺列祭祀的祭品。

10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三位賢明的開國君王。

11異俗——本義指不同於漢族的風俗。引申以代指中原之外的少數民族地區。

12ch ài瘥尾——蠆是蠍子一類的毒蟲,其尾末端有毒鉤。比喻狠毒的心腸。

13破竹——典出【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比喻用兵或做事十分順利,毫無阻礙。

14失猿——指人化爲猿。典出晉·葛洪【抱朴子】見【藝文類聚】卷九〇引、【太平御覽】卷八五和卷九一六:『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爲猿爲鶴,小人爲蟲爲沙。』按:通行本【抱朴子·釋滯】作:『山徙社移,三軍之眾,一朝盡化,君子爲鶴,小人成沙。』後世即以『失猿』或『猿鶴蟲沙』等比喻將士陣亡或百姓死於戰亂。

15兵機——用兵的計謀。【吳子·圖國】:『吳起儒服以兵機見魏文侯。』

16緣落——因而落入。

17泉台——指陰間。

18長夜——指人的死亡。因死亡後長眠於地下,如漫漫長夜。

19獻俘——古代的一種軍禮。凱旋時將戰俘獻於宗廟,以示戰功。

20逐——追隨,跟隨。

21蒸嘗——同『烝嘗』。參見第五十七回『享我烝嘗』條注。

22廩祿——俸祿,官府供給的祿米。

23血食——享食祭品。古代殺牲取血以祭,故稱。

24凜——敬畏。

25寧帖——安定,平靜。

26yǎ n演鎮——巫術之一。這裡指在木偶上施以法術或符咒來害人。

27柱石之臣——語出【漢書·元後傳】:『王商內行篤,有威重,位歷將相,國家柱石臣也。』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大臣。

28社稷主——即一國之君。【老子】第七十八章:『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

29潛龍——比喻聖人在下位,隱而未顯。

30鷹視狼顧——古代相術的說法。是指目光銳利凶恨的人,心腸也必定惡毒,野心勃勃。

31遽爾——驟然,突然。

32漢高偽游雲夢之計——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初因功封齊王。助劉邦消滅項羽後,改封楚王,住下邳。有人向劉邦告密,說韓信要謀反。劉邦用陳平之計,假稱巡遊雲夢,暗中卻突臨下邳。韓信蒙在鼓裡,進見劉邦,結果被執。但劉邦並未殺他,只是降爲淮陰侯。

33崩殂——特指帝王之死。

34益州——指蜀漢。 罷p í皮敝——指軍民疲勞,社會凋敝。

35侍衛之臣——指朝內大臣。

36忠志之士——指率兵武將。

37殊遇——特別的知遇。指帝王的恩寵信任。

38開張聖聽——指君主應廣開言路,聽取意見。聖:對君主的尊稱。

39恢弘——發揚光大。

40妄自菲薄——意謂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喪失了自信性。後成爲成語。妄:胡亂,超出常規。菲薄:輕視。

41引喻失義——意謂稱引譬喻,不合大義。指言談失當。

42宮中府中俱爲一體——意謂對於宮廷內的官員和相府內的官員應該一視同仁,一樣對待。一體:一樣。

43zh ì致罰臧否zāng p ǐ髒匹不宜異同——意謂賞罰褒貶,不可有別。陟:提拔,晉升。引申爲獎賞。臧否:褒貶。異同:不同。

44作奸犯科——意謂爲非作歹,違犯法令。後成爲成語。作奸:幹壞事。犯科:觸犯法律。

45有司——官史。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

46平明之治——公正明察的統治。

47內外異法——指對宮內宮外的官員採取不同的管理辦法,即賞罰不同。

48志慮忠純——意謂心地忠誠純樸。

49簡拔——選拔,挑選。

50咨——徵詢,商議。

51b ì必補闕漏——彌補缺失遺漏。

52廣益——增加益處。

53性行淑均——意謂性格和品行善良而公正。

54曉暢——通曉,精通,熟悉。

55督——『中部督』的簡稱。蜀漢特有的官職。掌管宿衛禁軍。

56營中——軍中。

57há ng杭陣和穆——意謂軍隊團結。行陣:即行伍。軍隊的代稱。和穆:和睦,團結,和諧。

58優劣得所——是指根據將士的優劣而任以相應的職位,使其各得其所。

59傾頹——衰敗,衰亡。

60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是以官職代指人名。侍中指郭攸之、費禕,尚書指陳震,長史指張裔,參軍指蔣琬。

61貞亮死節——意謂忠貞誠信,以死殉節。

62計日而待——意謂數著日子就可以等到。表示不久或很快就能看到預期或預料的結果。後成爲成語。計日:數日子,計算日數,按日數計算。表示爲時很短或爲時不遠。待:等待,等到。

63苟全性命——苟全:苟且保全。『苟全性命』出自漢·臧旻【上書訟第五種】見【後漢書·第五種傳】:『昔虞舜事親,大杖則走。故種逃亡,苟全性命,冀有朱家之路,以顯季布之會。』意謂苟且保全生命。猶言苟且偷生。多用作自謙或用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

64不求聞達——聞:顯赫的名聲。達:顯要的地位。『不求聞達』出自漢·應劭【漢官儀】其五九:『窮微闡奧,隱居樂道,不求聞達。』意謂不追求顯赫的名聲和顯要的地位。表示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品德高尚。

65卑鄙——指出身低微。

66猥自枉屈——意謂承蒙屈尊就卑。猥:謙辭。辱沒,承蒙。枉屈:屈尊就卑。

67諮——義同『咨』。徵詢,商議。

68驅馳——奔走效勞。

69傾覆——顛覆,覆滅。

70爾來——從那時以來。爾:代詞。這裡代指那時。

71不效——沒有成效。

72甲兵——本義爲鎧甲和兵器。代指軍隊。

73獎率——鼓勵和率領。

74庶竭駑鈍——意謂希望竭儘自己微薄之力。庶:希望。駑鈍:劣馬和純刀。比喻才能平庸低下。

75攘除——剷除,驅除。

76斟酌損益——指在施政時權衡得失,決定取捨。

77慢——指爲官未盡到應有的責任。

78咎——過失,罪過。

79自謀——自己謀劃。

80諮諏z ī zōu資鄒善道——意謂徵詢好的方法。

81察納雅言——意謂考察採納正確合理的意見。

82深追——牢牢記住。

83臨表涕泣——指面對【出師表】而流淚。

84內顧之憂——內顧:回頭看。引申以指對家事或國事的顧念。憂:憂慮,擔憂。『內顧之憂』出自北朝魏·袁翻【安置蠕蠕表】見【魏書·袁翻傳】:『且蠕蠕尚存,則高車猶有內顧之憂,未暇窺窬上國;若蠕蠕全滅,則高車跋扈之計,豈易可知?』意謂因對家事或國事的顧念而擔憂。指擔心家庭或國內發生變故或出亂子。

85星曜倍明——星宿格外明亮。

86知內外事——即執掌朝廷內外事務大權的官。這是作者虛擬的官名,歷史上並無此官。

87廉頗、馬援皆不服老——廉頗不服老的故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悼襄王繼位後,以廉頗年老而不復任用。後因屢敗於秦兵,趙王又想用廉頗,便派人檢驗其是否可用。於是廉頗『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馬援不服老的故事見【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六十二歲時,請求討伐武陵五溪蠻夷。『帝愍其老,未許之。援自請曰:「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盼,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遂准馬援之請。

88參差cē n c ī——差池,差錯,意外。

89秉白旄——指執掌兵權。白旄:古代的一種白色軍旗,竿頭以氂牛尾爲裝飾。代指兵權。

90黃吻——本指雛鳥的嘴,引申爲幼兒。亦稱『黃口』、『黃口兒』、『黃口小兒』、『黃口孺子』。常用作罵人話。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