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師徒先輩

夜航船作者:張岱發布:福哥

2020-5-23 18:33

北面

唐崔日用請武甄言【春秋】疑義,甄條舉無留語。日用曰:『吾請北面。』

函丈

【禮】:『若非飲食之客,則布席,席間函丈。』

夏楚

夏與榎同,山楸木也。榎形圓,楚形方,以二物為朴,以警其惰慢,使之收斂威儀也。

解頤

漢匡衡深明經術,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

絳帳

漢馬融教授諸生,常有千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

負笈

漢蘇章負笈尋師,不遠千里。

立雪

游酢、楊時為伊川先生弟子。一日,侍先生側,先生隱几而臥。二生不敢去,候其寤,則門外雪深尺余矣。

坐春風中

朱公琰,名光庭,見明道先生於汝州。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舌耕

漢賈逵通經,來學者不遠千里,廣有贈獻,積粟盈倉。或云:『逵非力耕,乃舌耕也。』

牧豕

後漢孫期少為諸生,通【京氏易】、【古文尚書】。家甚貧,收豕於澤中。學者皆執經壠畔,以追隨之。

白首北面

賈瓊曰:『文中子十五為人師。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矣。然而白首北面,豈以年乎?』

人師難遭

童子魏照求入事郭林宗,供灑掃。林宗曰:『當精義講書,何來相近?』照曰:『經師易獲,人師難遭。欲以素絲之後南,附近朱藍。』

青出於藍

【荀子】:學不可已。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冰出於水,而寒於水。

師何常

【北史】:李謐初師事孔遙後一咕挖濁胍怠M門生語曰:『青城藍,藍謝青。師何常?在明經。』

一字師

張詠詩云:『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蕭楚才曰:『恨字未妥,應改幸字。』永曰:『子,吾一字師也。』

東家丘

漢邴原就學於孫崧,崧曰:『子近舍鄭君鄭玄,而躡至此,豈以鄭為東家丘耶?』原曰:『人各有志,所向不同。君謂仆以鄭為東家丘,則君以仆為西家之愚夫矣。』崧謝。【家語】: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識孔子為聖人,乃曰:『彼東家丘,吾知之矣。』

吾道東

漢鄭玄事馬融,學有得。及辭歸,融喟然謂門人曰:『吾道東矣!』

吾道南

宋楊龜山師明道先生。及歸,送之出門,謂坐客曰:『吾道南矣。』

【易】已東

漢卜寬學【易】于田何,學既有成,寬東歸。何喜謂弟子曰:『吾【易】已東矣!』

關西夫子

後漢楊震明經博覽,為諸儒所宗,號曰:『關西夫子』。

南州闕里

兗州曲阜縣闕里,孔子所居之地。朱熹居建陽,有考亭,明經論道,諸士子號『南州闕里』。

教授河汾

晉王通教授於河汾之間,弟子自遠至者甚眾。累征不起。趙郡李靖、清河房玄齡、巨鹿魏徵,一時王佐之才,皆出其門。

師友淵源

古人學問必有淵源,楊惲一囗迥出當時流輩,則司馬遷外甥也。

吾道之託

黃干字直卿。朱熹曰:『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遂以女妻之。熹病革,出所著書授干,曰:『吾道之託在此。』

此吾老友

蔡元定,八歲能詩。及長,登泰山絕頂,日惟啖薺,於書無所不讀。朱熹扣其學,大驚曰:『此吾老友也,不當在弟子列。』

通家

孔融年十歲,聞李膺有重名,造之。膺問:『高明父祖常與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與君家老子,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也。』

父執

【曲禮】曰:『見父之執執,父同志之友也,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

識荊

李白與韓荊州書曰:『白聞天下談士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至此哉!

山斗

韓昌黎以六經之文為諸儒倡。自愈歿後,其學盛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函關紫氣

老子將度函谷關,關吏尹喜望見紫氣,知有神人來。果見老子騎青牛薄板車過關,喜拜之。老子教喜鍊氣,授以【道德】五千言。

倒屣

蔡邕聞王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貌短小,一座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下榻

徐穉字孺子,豫章人。陳蕃為豫章太守,罕所接見,惟設一榻以待孺子,去則懸之。穉屢薦不仕。郭林宗稱為南州高士。

御李

李膺性簡亢,無所交接。荀爽常謁膺,因為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

李郭仙舟

郭泰游洛陽,與河南尹李膺相友善。後歸鄉里,衣冠送至河上,車騎數千。泰與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世稱『李郭仙舟』。

北海樽

孔北海性寬容好客,及退閒職,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千里命駕

晉呂安服嵇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赴之。

高軒過

李賀,七歲能文,韓愈、皇甫過之,賀作【高軒過】詩以謝之。

投轄

漢陳遵,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閉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不得去。

附驥

【公孫述傳】:蒼蠅之飛不過數步,附托驥尾得以絕群。

披雲

晉衛瓘見樂廣,奇之,命子弟造焉,曰:『此人,冰壺濯魄,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天。』

景星鳳凰

韓愈遺李勃書曰:『朝廷士引領東望,若景星鳳凰始見,爭先睹之為快。』

鄙吝復萌

漢黃憲,陳蕃嘗謂周舉曰:『旬日間不見黃叔度,鄙吝之私復萌於心矣。』

朋友

莫逆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友道君逆

周宣王將殺其臣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爭之於王,九復之,而王不聽。王曰:『汝別君而異友也。』儒曰:『君道友逆,則順君以誅友;友道君逆,則順友以違君。』王殺杜伯,左儒死。』

傾蓋

孔子之郯音談,國名,遭程子於途,傾蓋而語,終日甚相浹洽,顧謂子路曰:『取束帛以贈先生。』

雷陳

後漢雷義與陳重為友,義舉茂才,讓於重,刺史不聽。遂佯狂,被發走,不應命。鄉里為之語曰:『膠漆雖謂堅,不如雷與陳。』

僑札之好

季札見鄭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衣。後稱交契者,謂之僑札之好。

杵臼定交

後漢公孫沙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吳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定交於杵臼之間。

刎頸交

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之交,後乃有隙。

如飲醇醪

程普嘗以氣凌周瑜,瑜未嘗有慍色,承奉愈謹。普自慚,投分於瑜曰:『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廉慶

廉范與洛陽慶鴻為刎頸交。時人稱曰:『前人管鮑,後有廉慶。』

管鮑分金

管仲與鮑叔相友善。仲曰:『吾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則吾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停雲

陶元亮詩敘:『停雲,思親友也。』故稱知交謂之停雲。

舊雨

言舊交也。杜工部云:『臥病長安旅次,多雨,尋常車馬之客,舊,雨來,新,雨不來。』

題鳳

嵇康與呂安善。後安來,值康不在,嵇喜延之,不入,題鳳字而去。喜以告錄,康曰:『鳳字,凡鳥也。』

指囷

魯肅以散財賑窮,結交俊傑。周瑜過肅,並告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瑜,瑜驚異之,遂相與結親。

彈冠結綬

王吉與貢禹為友,蕭育與朱博為友,交相薦達。長安人語曰:『王貢彈冠,蕭朱結綬。』

更相為仆

宋韓億、李若谷未第時,俱貧。赴試京師,僅有一氈一席,割分之。每出謁,更相為仆。李先登第,韓為負箱,至長社,分餞而別。後韓亦登第。

爾汝交

禰衡逸才飄舉,少與孔融作爾汝交。時衡未滿二十,而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

忘年交

張鏗有重名,陸贄年十八,往見,語三日,奇之,稱為忘年之交。

金蘭簿

戴弘正每得一密友,則書於簡編,焚香以告祖考,號金蘭簿。

三友一龍

華歆與邴原、管寧相善,時號三友為一龍,謂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

雉壇

五代時,三人為朋,築壇,以丹雞、白犬歃血而盟,曰:『卿乘車,我戴簡,他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他日相逢馬當下。』

總角之好

孫策曰:『公瑾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耐久朋

唐魏元同與裴炎締交,能保終始。時人號為耐久朋。

平生歡

後漢馬援與公孫述同里酉嗌疲以為當握手,歡如平生。

青雲交

江淹曰:『袁叔明與我,有青雲交,非直銜杯酒而已。』

班荊

楚聲子與伍舉相善,遇之鄭郊,布荊於地,共食而言也。

范張雞黍

範式、張劭為友,春時京師作別,式曰:『暮秋當拜尊堂。』至期,劭白母,殺雞以俟。母曰:『巨卿相距千里,前言戲耳。』劭曰:『巨卿信士。』言未畢,果至。升堂拜母,盡歡而別。

系劍冢樹

季札出使過徐,徐君好季札劍,口不敢言。季札知之,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劍系其冢樹而去。季札交情,不以生死易念。

生死肉骨

蘧子馮曰:『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者也,敢忘報哉!』

口頭交

孟郊詩:『古人形如獸,皆有大聖德。今人表似人,獸心安可測,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但結口頭交,肚裡生荊棘。』

交若醴

【莊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群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貧交行

杜詩:『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時令人棄如土。』

面朋面友

顏克志面交如攜手,見利即解攜而去也。楊子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同類曰朋,同志曰友。

絕交惡聲

燕樂毅書:『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五交

劉孝標【廣絕交論】,謂勢交、論交、窮交、量交、賄交,此五交皆不能恤貧,故絕之也。

識半面

漢應奉嘗詣袁賀,賀閉半戶,出半面視奉,奉即去。故與人曾相見者,曰識半面。

無逢故人

公孫弘食故人高賀脫粟飯,覆以布被。賀怨曰:『何用故人富貴為?脫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內廚五鼎,外膳一肴,詐也。弘嘆曰:『寧逢惡賓,無逢故人。』

懷刺漫滅

禰衡尚氣剛傲,自荊州北游許都,書一刺懷之,字滅而無所遇。或曰:『何不從陳長使者為達乎?』衡曰:『君使我從屠沽兒輩耶!』

負荊請罪

藺相如為趙上卿,位在廉頗右。頗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望見頗,引車避之。左右以為恥。曰:『強秦不敢加兵於趙者,以吾兩人耳。今兩虎相鬥,勢不俱生。吾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頗聞之,肉袒負荊,至門謝罪。

翟公書門

【鄭當時傳】:翟公為延尉,賓客填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後復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書其門,曰:『一死一生,乃見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布衣交

李孔修自號抱真子,混跡闤闠,人莫之識。陳獻章見之,曰:『此非俯首當世人也。』平居冠管寧帽,衣朱深衣,惟攻【周易】。一日,輸糧至縣,令異其容止,問姓名,不答,第拱手。令叱曰:『何物小民,乃拱手耶!』再拱手。令怒,笞之五,竟無言而出。令疑焉。徐得其情,乃大敬禮之。吳延舉藩臬於粵,引為布衣交。卒無子,尚書霍韜葬之西樵山。

呼字定交

服虔字子慎,善【春秋】。聞崔烈集門人都講,乃匿姓名,賃諸生作食。每當講時,竊聽。稍共諸生敘其短長。烈疑是虔。明早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覺驚應,遂定交。

死友

羊角哀、左伯桃往楚,道遇雪,度不能俱生,乃並衣與角哀,伯桃入樹死。角哀至楚,為大夫,王備禮葬伯桃。角哀自殺以殉。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