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漢紀三十四 漢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七~九年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布:金色轟炸機

2020-5-31 14:33

漢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七年辛卯耶誕31年

春,三月,罷郡國輕車、騎士、材官,令還復民伍。

春季,三月,免去郡縣、封國的戰車兵、騎兵、步兵,命他們回歸爲民。

天下從總體上來說趨於安定,沒有戰事的郡縣沒必要維持武裝力量了,裁軍是爲了減輕百姓負擔。

公孫述立隗囂爲朔寧王,遣兵往來,爲之援勢。

公孫述封隗wei三聲囂爲朔寧王,讓他派出軍隊往來造聲勢,作爲援助。

不給強大且寬厚的光武帝當臣,非要給岌岌可危的公孫述當臣,隗囂真不知道是咋想的,腦子進水的決策。

癸亥晦,日有食之。詔百僚各上封事,其上書者不得言聖。太中大夫鄭興上疏曰:『夫國無善政,則謫見日月;要在因人之心,擇人處位。今公卿大夫多舉漁陽太守郭伋可大司空者,而不以時定;道路流言,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則人位謬矣。願陛下屈己從眾,以濟群臣讓善之功。頃年日食多在晦,先時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而月臣象;君亢急而臣下促迫,故月行疾。今陛下高明而群臣惶促,宜留思柔克之政,垂意【洪範】之法。』帝躬勤政事,頗傷嚴急,故興奏及之。

癸亥晦三十日,出現日食。光武帝詔命百官各自呈遞密封奏章,奏章中不得有『聖』字。太中大夫掌管議論鄭興上書說:『國家沒有善政,上天的譴責就在太陽月亮上顯現。關鍵在於順應人心,用人得當。現在公卿大夫多數推舉漁陽郡郡治今北京市密雲區太守一郡行政長官郭伋,認爲可以做大司空三公之一,最高監察官,而陛下不及時決定。道路上謠言四起,都說「朝廷打算任用功臣」,但任用功臣就會人和職位不相配。請求陛下委曲自己,聽從大家的意見,以鼓勵群臣謙讓的美德。近來,日食多發生在每月三十日,太陽和月亮提前重合,都是由於月亮運行快的緣故。太陽象徵君主,月亮象徵臣子。君主急促而臣子迫切,所以月亮運行得快。當今陛下高明而群臣遑急不安,應當考慮用柔和而行之有效的政治手段,請陛下留心【尚書·洪範】的做法。』 光武帝親自處理政事,往往過於嚴苛急迫,所以鄭興上書提及。

爵位用來獎勵功臣,官職還是應該留給適合做事的有才之士。

夏,四月,壬午,大赦。

夏季,四月壬午十九日,光武帝實行大赦。

五月,戊戌,以前將軍李通爲大司空。

五月戊戌初五,光武帝任命前將軍李通做大司空。

大司農江馮上言,『宜令司隸校尉督察三公。』司空掾陳元上疏曰:『臣聞師臣者帝,賓臣者霸。故武王以太公爲師,齊桓以夷吾爲仲父,近則高帝優相國之禮,太宗假宰輔之權。及亡新王莽,遭漢中衰,專操國柄以偷天下,況己自喻,不信群臣,奪公輔之任,損宰相之威,以刺舉爲明,激訐爲直,至乃陪仆告其君長,子弟變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無所措手足;然不能禁董忠之謀,身爲世戮。方今四方尚擾,天下未一,百姓觀聽,咸張耳目。陛下宜修文、武之聖典,襲祖宗之遺德,勞心下士,屈節待賢,誠不宜使有司察公輔之名。』帝從之。

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全國經濟農業江馮上書說:『應當命司隸校尉負責長安、洛陽周邊地區的監察督察三公。』司空掾大司空的秘書陳元上書說:『我聽說把臣子當做老師的,是帝王;把臣子當做賓客的,是霸主。所以周武王以姜太公爲老師,齊桓公以管仲爲仲父。乃至近代,漢高帝對相國三公之一,最高行政官蕭何的禮遇特別優待,漢文帝授予丞相職權與相國相同申屠嘉生殺予奪的權力。到王莽時,逢漢朝中衰,王莽專斷,把持最高權力,竊國篡位。他以自己做比方,不信任群臣,剝奪三公的職權,降低宰相的威嚴,把揭發隱私當作高明,把攻擊過失作爲正直。以至於奴僕告發主人,兒子、弟弟告發父親、哥哥。法網嚴密,刑法苛刻,使大臣無所措手足。然而仍不能禁止董忠的叛變,王莽自己也遭世人殺戮。現在四方仍然紛擾不安,天下沒有統一,百姓全都睜大眼睛觀看,豎起耳朵傾聽。陛下應當研究、學習周文王、周武王時代的聖典,承襲祖先留下的美德,用心結交下面的有識之士,屈身對待賢能的人,實在不應派有關部門監視三公的名聲。』 光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見。

治國者的敗政,在於任法而不任人。難道天子一人能手持法律遍察臣民嗎?他勢必要委任別人來執法。於是捨棄了大臣而任用小臣,捨棄了舊臣而任用新進之臣,捨棄了敦厚寬恕之士而任用刻薄寡恩的小人。他們爲了博取高官厚祿,到處羅織罪名,構陷他人,於是官場上下烏煙瘴氣,成了互相攻擊的格鬥場。光武帝聽從陳元的意見,斥退了江馮的邪說。可謂是懂得爲政之道了。臣下相互包容,會有弊端,但臣下互相攻擊,禍害更大。像江馮講的那樣,縱容奴僕控告主人,子弟揭發父兄。三鋼淪喪,五常敗壞,社會最基本的道德秩序都崩潰了。國家不滅亡還等啥呢?

大臣,是每天都在天子身邊坐論軍國大事的人。用人與行政的得失,天子每天都與他們一起籌辦,何愁不了解呢?然而,天子懷疑大臣們也是有由來的,因爲天子不勤政而疏遠大臣,使他們不能天天與自己見面,於是大臣們不能再秉承天子旨意,只得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天子既然疏遠了大臣,自然擔心有些事不能及時得知,況且也無法保證大臣們肯定不奸邪,於是督察臣下便成爲不得已的事。苛刻嫉妒的小人,就藉此干擾國政,離散上下之心。他們攻訐別人,沒有不得逞的,逐漸君權下移到了這些小人之手。假如天子重修與大臣坐而論道之禮,勤於過問朝政,大臣們每天侍奉在皇帝身邊,沒有機會結黨營私,則設置監察官、諫官,上可以糾正君主的得失,下可以傳達各種隱情,從一開始就不委任他們亂咬人的權力。這樣一來,君臣上下沒有猜忌,大臣們自會收斂行跡,不敢肆意妄爲。況且,大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爬上高位的。如果天子親自處理朝政,則那些作爲侍從的官員每天都與天子親近,其中有才的,天子可以在實踐中發現。天子可以親自對其進行考核,哪裡非要等到他們已經登上公卿之位後才能了解他們呢?只有天子因爲懈怠而荒廢了政事,無法審知大臣的成敗得失,於是只好依賴特務手段,法網嚴密而人心離散,小人得到重用而君子處境危險,這是無法挽救的。

酒泉太守竺曾以弟報怨殺人,自免去郡;竇融承制拜曾武鋒將軍,更以辛肜爲酒泉太守。

酒泉郡郡治今甘肅酒泉市太守竺曾,因自己的弟弟報仇殺人,自行辭職離郡。竇融代表皇帝,任命竺曾做武鋒將軍,改以辛肜爲酒泉太守。

這是『引咎辭職』測雛形吧。雖然沒有直接責任,但是在道義上自我追責,也是有廉恥心的表現。

秋,隗囂將步騎三萬侵安定,至陰槃,馮異率諸將拒之;囂又令別將下隴攻祭遵於汧;並無利而還。

秋季,隗囂率領步、騎兵三萬人侵犯安定郡郡治今寧夏固原縣,到達陰槃縣今陝西長武縣,馮異率領諸將抵擋。隗囂又命其他將領下隴山,在汧qian一聲今陝西隴縣攻打祭遵。都不能取勝,返回。

帝將自征隗囂,先戒竇融師期,會遇雨,道斷,且囂兵已退,乃止。

光武帝準備親自征討隗囂,先和竇融約定出兵日期。正趕上大雨,道路斷絕,而且隗囂的軍隊已經撤退,才停止進攻。

帝令來歙以書招王遵,遵來降,拜太中大夫,封向義侯。

光武帝命來歙寫信招降王遵,王遵前來投降。光武帝任命他當太中大夫,封向義侯。

冬,盧芳以事誅其五原太守李興兄弟;其朔方太守田颯、雲中太守喬扈各舉郡降,帝令領職如故。

冬季,盧芳因事誅殺五原郡郡治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太守李興兄弟。朔方郡郡治今內蒙古杭錦旗太守田颯、雲中郡郡治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太守喬扈各自獻郡投降。光武帝命他們照舊留任原官職。

帝好圖讖,與鄭興議郊祀事,曰:『吾欲以讖斷之,何如?』對曰:『臣不爲讖!』帝怒曰:『卿不爲讖,非之邪?』興惶恐曰:『臣於書有所未學,而無所非也。』帝意乃解。

光武帝喜好運用隱語或預言占驗吉凶的圖讖(chen四聲),和鄭興討論到郊外祭祀的事,說:『我想用圖讖來推斷,怎麼樣?』鄭興回答:『我不從事預言。』 光武帝發怒說:『你不從事預言,是認爲它不對嗎?』鄭興惶懼,說:『我未學過圖讖之書,並沒有認爲它不對。』 光武帝的怒氣才消。

在神棍學說泛濫的時代,鄭興算是一股清流了。善於採納不同意見的光武帝,聽到有人反對圖讖,居然也發怒。可見這種思想對人們的毒害有多麼深。

南陽太守杜詩政治清平,興利除害,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時人方於召信臣。南陽爲之語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南陽郡郡治今河南南陽市宛城區太守杜詩,爲政清廉公正,興利除害,百姓安逸無憂。杜詩又興修水利,大量開墾荒地,南陽郡內家家戶戶殷實富足。當時的人們把他比作漢元帝時的召信臣,南陽流傳著稱頌他的歌謠:『從前有召父,現在有杜母。』

郡縣主官是一方百姓福祉所依,所以選拔任命郡縣主官,是一項很慎重的事。

漢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八年壬辰耶誕32年

春,來歙將二千餘人伐山開道,從番須、回中徑襲略陽,斬隗囂守將金梁。囂大驚曰:『何其神也!』帝聞得略陽,甚喜,曰:『略陽,囂所依阻,心腹已壞,則制其支體易矣!』

春季,來歙率領兩千餘人伐山開路,從番須、回中均爲秦嶺的山口,位於今陝西隴縣西北徑直襲擊略陽縣今陝西略陽縣,斬隗囂的守將金梁。隗囂大爲震驚,說:『怎麼這麼神速!』 光武帝聽說攻取略陽,非常高興,說:『略陽是隗囂所依據的屏障,心臟腹部已壞,那麼制服他的肢體就容易了。』

吳漢等諸將聞歙據略陽,爭馳赴之。上以爲囂失所恃,亡其要城,勢必悉以精銳來攻;曠日久圍而城不拔,士卒頓敝,乃可乘危而進。皆追漢等還。隗囂果使王元拒隴坻,行巡守番須口,王孟塞雞頭道,牛邯軍瓦亭。囂自悉其大眾數萬人圍略陽,公孫述遣將李育、田助之,斬山築堤,激水灌城。來歙與將士固死堅守,矢盡,髮屋斷木以爲兵。囂盡銳攻之,累月不能下。

吳漢等將領聽說來歙占據略陽,爭著率軍驅馳前往。光武帝認爲,隗囂失去所依據的險阻,丟掉了重要的城市,勢必出動所有的精銳部隊前來進攻,等到曠日持久,敵軍包圍城市而不能攻占城市,士兵困頓疲憊的時候,漢軍才可以乘敵人之危挺進。於是,把吳漢等全都追回。隗囂果然派王元在隴坻抵禦,派行巡把守番須口,派王孟堵住雞頭道關中通向隴西的山口,位於今寧夏涇源縣涇河源鎮,派牛邯在瓦亭位於今涇源縣大灣鄉駐屯。隗囂親自率領大軍數萬人包圍略陽。公孫述派遣將領李育、田協助作戰。他們挖山築堤,企圖放水灌城。來歙和將士們誓死堅守,箭射完了,就拆掉房屋把木頭斷開作爲兵器。隗囂用全部精銳部隊攻城,幾個月都不能攻下。

光武帝的判斷是正確的,隗囂果然要全力奪回略陽。略陽成了消耗隗囂實力的血肉磨坊。

夏,閏四月,帝自將征隗囂,光祿勛汝南郭憲諫曰:『東方初定,車駕未可遠征。』乃當車拔佩刀以斷車。帝不從,西至漆。諸將多以王師之重,不宜遠入險阻,計冗猶豫未決;帝召馬援問之。援因說隗囂將帥有土崩之勢,兵進有必破之狀;又於帝前聚米爲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昭然可曉。帝曰:『虜在吾目中矣!』明旦,遂進軍,至高平第一。

夏季,閏四月,光武帝親自率軍征伐隗囂。光祿勛九卿之一,宮廷侍衛統領汝南郡郡治今河南上蔡縣人郭憲勸阻說:『東方剛剛平定,陛下不能遠征。』於是擋住車,拔出佩刀,砍斷引車前行的皮帶。光武帝不聽,西行至漆縣今陝西彬縣。將領們多數都認爲,皇上率領的軍隊重要,不宜遠行深入到險惡、阻塞的地方。光武帝拿不定主意,召見馬援詢問意見。馬援於是說,隗囂的將領們已有土崩瓦解之勢,如果進軍,就會有必破之狀。他又在光武帝面前,用米聚成山谷,指出敵我雙方的形勢,展示大軍進攻的路線,來回分析,十分清晰明白。光武帝說:『敵人的情況都在我的眼裡了!』第二天一早,大軍出發,抵達高平縣安定郡郡治,今寧夏固原縣第一城。

竇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虜小月氏等步騎數萬,輜重五千餘兩,與大軍會。是時軍旅草創,諸將朝會禮容多不肅,融先遣從事問會見儀適。帝聞而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會,待融等以殊禮。

竇融率領五郡太守以及羌族、小月rou四聲zhi一聲等步騎兵數萬人、輜重車五千餘輛,和光武帝的大軍會合。當時軍隊還處於草創時期,將領們朝拜皇帝的禮儀多不整肅。竇融先派從事請示朝見的恰當禮儀。光武帝聽後認爲很好,宣告百官讓他們效法。於是設置盛大的酒宴,用特別的尊貴禮儀招待竇融等。

光武帝御駕親征,又有竇融匯合助戰,聲勢浩大,隗囂這次是在劫難逃了。

遂共進軍,數道上隴。使王遵以書招牛邯,下之,拜邯太中大夫。於是囂大將十三人、屬縣十六、眾十餘萬皆降。囂將妻子奔西城,從楊廣,而田、李育保上。略陽圍解。帝勞賜來歙,班坐絕席,在諸將之右,賜歙妻縑千匹。

於是,聯軍共同進軍,分成幾路上隴山。光武帝命王遵寫信招降牛邯。牛邯投降,光武帝任命他當太中大夫。於是隗囂的十三位大將、所屬的十六個縣、部眾十餘萬人全部歸降。隗囂帶著妻子兒女逃往西城位於今甘肅天水市西南,投奔楊廣。公孫述的將領田、李育退保上邽gui一聲今甘肅天水市。略陽縣解圍。光武帝慰勞、賞賜來歙,把席位單獨設在將領們的上首,賜給來歙的妻子一千匹絹帛。

隗囂真的是『土崩瓦解』啊,沒有經過激戰,其手下人全都投降了。

進幸上,詔告隗囂曰:『若束手自詣,父子相見,保無他也。若遂欲爲黥布者,亦自任也。』囂終不降,於是誅其子恂。使吳漢、岑彭圍西城,耿、蓋延圍上。

光武帝到達上,下詔給隗囂說:『你如果放棄武力,自己前來投降,父子能夠相見,保證沒有其他事故。你如果要做黥布,也隨你便。』隗囂到底不肯投降。於是光武帝誅殺他的兒子隗恂。派吳漢、岑彭包圍西城,派耿、蓋延包圍上。

現在隗囂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到這個地步,再投降就沒臉見人了。隗囂的固執不僅註定了自己悲慘的結局,還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可以說至死都愚。

以四縣封竇融爲安豐侯,弟友爲顯親侯,及五郡太守皆封列侯,遣西還所鎮。融以久專方面,懼不自安,數上書求代;詔報曰:『吾與將軍如左右手耳,數執謙退,何不曉人意!勉循士民,無擅離部曲!』

光武帝用四個縣的土地封竇融爲安豐侯,封竇融的弟弟竇友爲顯親侯。五郡太守全封爲列侯,命他們回到西方的任所。竇融因長期在一個地方獨攬大權,心裡畏懼不自安,幾次上書請以別人接替。光武帝下詔回答說:『我和將軍的關係,就像左右手,你幾次謙虛退讓,怎麼不明了我的心意?你要盡力安撫士人百姓,不要擅自離開自己的部曲。』

竇融在亂世中率領五郡自保,多次抵抗夷狄的入侵,守土安民有功。隗囂叛變,其積極助剿,爲光武帝平定天下做出了卓越貢獻。受到如此褒獎,名至實歸。

潁川盜賊群起,寇沒屬縣,河東守兵亦叛,京師騷動。帝聞之曰:『吾悔不用郭子橫之言。』秋,八月,帝自上晨夜東馳,賜岑彭等書曰:『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爲白!』

潁川郡郡治今河南禹州市盜賊蜂起,攻陷本郡所屬縣城,河東郡郡治今山西夏縣的守軍也叛變了,京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市震動。光武帝聽到消息說:『我後悔沒有聽郭憲的話!』秋季,八月 ,光武帝從上邽縣日夜向東奔馳。他寫信給岑彭等,說:『如果攻陷兩城,就可率領軍隊向南攻打公孫述。人被不知足所苦,已經平定了隴地,又想得到蜀地。每一次出兵,頭髮鬍鬚都因此變白。』

成語『得隴望蜀』來源於此,隗囂已平,就只剩下公孫述這塊硬骨頭了。打仗確實是一件令人操心的事,光武帝總打勝仗,但背後付出的心血是很大的。

九月,乙卯,車駕還宮。帝謂執金吾寇恂曰:『潁川迫近京師,當以時定。惟念獨卿能平之耳,從九卿復出以憂國可也!』對曰:『潁川聞陛下有事隴、蜀,故狂狡乘間相詿誤耳。如聞乘輿南向,賊必惶怖歸死,臣願執銳前驅。』帝從之。庚申,車駕南征,潁川盜賊悉降。寇恂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長社,鎮撫吏民,受納余降。

九月乙卯初一,光武帝回到洛陽皇宮,對執金吾九卿之一,禁衛軍統領,兼管京城治安寇恂說:『潁川靠近洛陽,應當及時平定。我想到只有你能掃平盜賊。請你以九卿的身份,再次出征爲國解憂!』寇恂回答說:『潁川盜賊聽說陛下遠征隴、蜀,所以那些狂徒、狡詐之輩想乘機作亂。如果他們聽說陛下南行,一定嚇得要死,我願手持兵器充當前鋒。光武帝同意。庚申初六,光武帝南征,潁川盜賊全部投降。寇恂最終沒有被任命爲郡守。百姓在道路上擋住車駕的去路說:『願陛下把寇君再借給我們一年。』 光武帝於是把寇恂留在長社縣今河南長葛縣,命他鎮懾安撫官民,收容投降的殘餘賊寇。

天下已經趨於安定,這些小賊不足爲患。不過被禍害的當地百姓依然心有餘悸,留下一員大將處理善後事宜,也是安撫人心的必要舉措。

東郡、齊陰盜賊亦起,帝遣李通、王常擊之。以東光侯耿純嘗爲東郡太守,威信著於衛地,遣使拜太中大夫,使與大兵會東郡。東郡聞純入界,盜賊九千餘人皆詣純降,大兵不戰而還;璽書復以純爲東郡太守。戊寅,車駕還自潁川。

東郡郡治今河南濮陽縣、濟陰郡郡治今山東定陶縣也有盜賊興起,光武帝派遣李通、王常予以打擊。因東光侯耿純曾經當過東郡太守,在當地很有威信,光武帝派使者任命耿純當太中大夫,讓他和李通、王常率領的大軍在東郡會合。東郡人聽說耿純進入郡界,九千多名盜賊全都向耿純投降,大軍沒有經過戰鬥就返回了。光武帝再度任命耿純當東郡太守。戊寅二十四日,光武帝從潁川返回洛陽。

安丘侯張步將妻子逃奔臨淮,與弟弘、藍欲招其故眾,乘船入海;琅邪太守陳俊追討,斬之。

安丘侯張步帶領妻子兒女逃往臨淮郡郡治今江蘇泗洪縣,和弟弟張弘、張藍打算招集舊部,乘船入海。琅邪郡郡治今山東諸城市太守陳俊追擊,將張步斬首。

張步還是那種不安分的人,儘管投降了,還被封了侯,卻妄圖借盜賊作亂之機渾水摸魚,東山再起。被殺是理所當然。

冬,十月,丙午,上行幸懷;十一月,乙丑,還雒陽。

冬季,十月丙午二十二日,光武帝前往懷城今河南武陟縣。十一月乙丑十二日,光武帝返回洛陽。

楊廣死,隗囂窮困,其大將王捷別在戎丘,登城呼漢軍曰:『爲隗王城守者,皆必死,無二心,願諸軍亟罷,請自殺以明之。』遂自刎死。

楊廣去世,隗囂處於窮途末路。他的大將王捷另外在戎丘城位於今甘肅天水市西南駐紮,王捷登上城樓向漢軍高喊:『替大王隗囂守城的人,全都必死,但沒有二心。請你們趕快停止進攻,我用自殺來表明我們的決心。』於是自刎而死。

隗囂自己就是一三姓家奴,下面卻還有如此忠臣,鄰人唏噓。

初,帝敕吳漢曰:『諸郡甲卒但坐費糧食,若有逃亡,則沮敗眾心,宜悉罷之。』漢等貪併力攻囂,遂不能遣,糧食日少,吏士疲役,逃亡者多。岑彭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沒丈余。會王元、行巡、周宗將蜀救兵五千餘人乘高卒至,鼓譟大呼曰:『百萬之眾方至!』漢軍大驚,未及成陳,元等決圍殊死戰,遂得入城,迎囂歸冀。吳漢軍食盡,乃燒輜重,引兵下隴,蓋延、耿弇亦相隨而退。囂出兵尾擊諸營,岑彭爲後拒,諸將乃得全軍東歸;唯祭遵屯汧不退。吳漢等復屯長安,岑彭還津鄉。於是安定、北地、天水,隴西復反爲囂。

當初,光武帝對吳漢下令說:『各郡來的士兵只坐著消耗糧食,如果有人逃亡,就會動搖軍心,應當全部遣散。』吳漢等貪圖用眾多的軍隊圍攻隗囂,因而未能遣散。糧食日漸減少,官兵疲憊,逃跑的人很多。岑彭堵住谷水,把水灌進西城,水位離城頭還有一丈多。這時,王元、行巡、周宗率領公孫述派的救兵五千餘人,從高處突然到來,擂起戰鼓大聲呼喊:『百萬大軍來了!』漢軍大驚失色,沒有來得及布陣。王元等突破包圍,殊死戰鬥,於是得以進入西城,接隗囂回到冀縣今甘肅甘谷縣。吳漢的軍隊糧食吃盡,就燒掉輜重裝備,領兵下隴山。蓋延、耿弇也相繼撤退。隗囂出兵尾隨攻打各部隊。岑彭率軍斷後,將領們才得以全軍東歸。只有祭遵駐屯汧縣沒有撤退。吳漢等又駐屯長安,岑彭回到津鄉。於是安定郡、北地郡郡治今甘肅慶陽市、天水郡郡治今甘肅通渭縣、隴西郡郡治今甘肅臨兆縣又反被隗囂占領。

吳漢自作聰明的行爲,讓隗囂死中得活。戰事還要繼續拖下去。

校尉太原溫序爲囂將苟宇所獲,宇曉譬數四,欲降之。序大怒,叱宇等曰:『虜何敢迫脅漢將!』因以節殺數人。宇眾爭欲殺之,宇止之曰:『此義士,死節,可賜以劍,序受劍。」銜須於口,顧左右曰:『既爲賊所殺,無令須污土!』遂伏劍而死。從事王忠持其喪歸雒陽,詔賜以冢地,拜三子爲郎。

校尉太原郡郡治今山西太原市晉陽區人溫序被隗囂的將領苟宇俘獲,苟宇再三再四地勸說溫序投降。溫序大怒,呵斥苟宇等說:『你們這些匪徒怎麼敢脅迫漢將!』然後用手中符節擊殺數人。苟宇的左右爭著要殺溫序。苟宇制止說:『這是一位義士,以死來保全名節。可以賜他寶劍。』溫序接受寶劍,把鬍鬚銜到嘴裡,對左右說:『既然被賊寇所殺,不要讓鬍鬚被土玷污。』於是用劍自殺。從事王忠把他的屍首送回洛陽,光武帝下詔賜給他墓地,任命他的三個兒子爲郎官宮廷侍衛,後備官員

溫序真是猛啊,用符節做武器都能殺掉好幾個敵人。他的忠義之心令敵人爲之動容。堪稱蘇武再世。

十二月,高句麗王遣使朝貢,帝復其王號。

十二月,高句麗位於今吉林東部、朝鮮國北部的夷狄部族國王派使者朝貢,光武帝恢復了他的王號。

這些周邊國家的君主,本身就是一方之主,王莽剝奪人家的王爵,強行降爲侯,本身就是挑釁行爲,惹得眾叛親離,十分不智。光武帝重新確立宗藩關係,使周邊夷狄紛紛歸附,漢朝重新成爲了東亞地區的領袖。

是歲,大水。

這一年,發生水災。

漢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九年癸巳耶誕33年

春,正月,潁陽成侯祭遵薨於軍;詔馮異並將其營,遵爲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盡與士卒;約束嚴整,所在吏民不知有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臨終,遺戒薄葬;問以家事,終無所言。帝愍悼之尤甚,遵喪至河南,車駕素服臨之,望哭哀慟;還,幸城門,閱過喪車,涕泣不能已;喪禮成,復親祠以太牢。詔大長秋、謁者、河南尹護喪事,大司農給費。至葬,車駕復臨之;既葬,又臨其墳,存見夫人、室家。其後朝會,帝每嘆曰:『安得憂國奉公如祭征虜者乎!』衛尉銚期曰:『陛下至仁,哀念祭遵不已,群臣各懷慚懼。』帝乃止。

春季,正月,潁陽成侯祭遵在軍中去世。光武帝下詔,命馮異接管他的軍隊。祭遵爲人廉潔、節儉,小心謹慎,克己奉公,所得賞賜全都分給士卒。他的軍隊紀律嚴明,所到之處,地方官民不知有大軍屯駐。取用人才,全以儒家的思想方法爲準則,在酒席宴上設樂,一定用儒家喜愛的雅歌,並有古老的投壺遊戲。臨終時,祭遵囑咐薄葬。當人問起家裡的事情,他始終不說話。光武帝對祭遵去世異常哀痛。祭遵的棺木運到河南,光武帝穿著喪服親臨弔喪,望著棺木痛哭。回宮時,經過城門,看靈車經過,淚流滿面不能克制。舉行喪禮之後,又親自用牛、羊、豬各一祭奠。下詔令大長秋負責皇后宮中事務的宦官、謁者掌管詔命傳達、河南尹掌管京城洛陽及其周邊的行政長官共同主持喪事,由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全國農業經濟負擔費用。到下葬時,光武帝又親到現場。下葬以後,又到墓前致哀,慰問祭遵夫人和全家。以後在朝會時,光武帝往往嘆息說:『我怎能得到像祭遵這樣愛國奉公的人啊!』衛尉九卿之一,禁衛軍統領銚期說:『陛下極其仁愛,哀悼祭遵不已,使群臣各自感到慚愧惶恐。』 光武帝才停止念叨。

又一位開國元勛去世了。光武帝親自爲其弔喪,可見君臣感情之深厚。

隗囂病且餓,餐糗,恚憤而卒。王元、周宗立囂少子純爲王,總兵據冀。公孫述遣將趙匡、田助純。帝使馮異擊之。

隗囂患病,又趕上饑荒,只能吃到黃豆乾飯,憤恨而死。王元、周宗擁立隗囂的幼子隗純爲王,統兵據守冀縣。公孫述派遣將領趙匡、田協助隗純。光武帝派遣馮異攻擊。

利用天下混亂之際起兵的人,基本上都不得善終,隗囂算是相對幸運一些的。隗囂所作所爲,並沒有做過多惡事,能得到這樣的結果,也還是可以的。如果他兒子隗純投降漢朝後安享富貴,不再度叛亂的話。隗家仍然可以世襲爵位。隗囂之所以開始時尊奉漢朝,後來又反漢朝,是因爲吸取了更始帝敗亡的教訓,害怕再次跟錯君主而陷入險境。把身家性命託付給別人,談何容易。則固然不容不謹慎行事。可謹慎過了頭,就會成爲畏縮,於是乎復興漢室之心不能固守,終成漢朝的叛逆。然而,隗囂的軍隊沒有越過隴地,其禍害沒有蔓延到整個天下。鄭興、馬援、申屠剛等漢將要離去,隗囂沒有強留。來歙想要刺殺他,他也沒有因此而殺死來歙。可見他內心深處對漢朝還是有一些敬畏之心。比公孫述、張步、董憲之流強太多了。可惜,他沒有聽從竇融的教誨。隗囂卑躬屈膝地向公孫述稱臣,是因爲勢窮力竭,不得不這樣。他至死都割據一方,而不聽從光武帝招降,乃是由於愧見馬援、竇融,怕他們嘲笑自己不早聽勸告,維護自己那一點點可憐的自尊。隗囂畏縮到了愚蠢的地步,當然也不會去做那些殘忍狡詐的事。於是得以善終。

公孫述遣其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泛將數萬人下江關,擊破馮駿等軍,遂拔巫及夷道、夷陵,因據荊門、虎牙,橫江水起浮橋、關樓,立柱以絕水道,結營跨山以塞陸路,拒漢兵。

公孫述派遣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三公之一,最高行政官任滿、南郡郡治今湖北荊州市江陵區太守程率領數萬人下江關位於今湖北宜都市,擊敗漢朝將領馮駿等的軍隊,於是攻陷巫縣今重慶市巫山縣和夷道今湖北宜都市、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隨後占據荊門山、虎牙山。在長江上駕起浮橋,建築關樓。把木柱集中在一起,豎立在江中阻斷水道,跨山連接營壘堵塞陸路,以抗拒漢軍。

這防禦工事修得夠壯觀。這座浮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長江大橋了。

夏,六月,丙戌,帝幸緱氏,登轘轅。

夏季,六月丙戌初六,光武帝到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市,登上轘轅山。

吳漢率王常等四將軍兵五萬餘人擊盧芳將賈覽、閔堪於高柳;匈奴救之,漢軍不利。於是匈奴轉盛,鈔暴日增。詔朱祜屯常山,王常屯涿郡,破奸將軍侯進屯漁陽,以討虜將軍王霸爲上谷太守,以備匈奴。

吳漢率領王常等四位將軍統領五萬餘人,在高柳縣今山西陽高縣攻打盧芳部將賈覽、閔堪。匈奴派兵救援,漢軍不能取勝。於是匈奴氣勢變得強盛,燒殺擄掠日益嚴重。光武帝命朱祜駐屯常山郡郡治今河北元氏縣、王常駐屯涿郡郡治今河北涿州市、破奸將軍侯進駐屯漁陽郡郡治今北京市密雲區,任命討虜將軍王霸當上谷郡郡治今河北懷來縣太守,以防備匈奴。

公孫述不停地反擊,匈奴又趁機生事,天下還是不能太平。

帝使來歙悉監護諸將屯長安,太中大夫馬援爲之副。歙上書曰:『公孫述以隴西、天水爲藩蔽,故得延命假息;今二郡平盪,則述智計窮矣。宜益選兵馬,儲積資糧。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財谷,則其眾可集。臣知國家所給非一,用度不足,然有不得已也!』帝然之。於是詔於汧積穀六萬斛。秋八月,來歙率馮異等五將軍討隗純於天水。

光武帝命來歙統帥駐屯長安今陝西西安市的所有將領,太中大夫馬援做他的副手。來歙上書說:『公孫述把隴西、天水作爲屏障,所以能夠苟延殘喘。現在這兩郡如能平定,公孫述就無計可施了。我們應當增派兵馬,儲備糧草。現在西州剛剛破敗,軍民疲勞飢餓,如果用金錢糧食招引他們,那麼當地軍民就能夠集結起來。我知道國家所要供給的不止一支軍隊,經費不足,然而這樣做也是不得已!』光武帝表示贊同。於是下詔,在汧縣儲備六萬斛糧食。秋季,八月,來歙率領馮異等五位將軍在天水討伐隗純。

蜀地遙遠,地勢險峻,公孫述憑藉有利地形頑固盤踞。拿下其在北部的這兩個橋頭堡,才能進軍蜀地。

驃騎將軍杜茂與賈覽戰於繁,茂軍敗績。

驃騎將軍杜茂同賈覽在繁縣今山西繁峙縣交戰,杜茂的軍隊失敗。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