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9 00:06
一、文學常識填空
1.【論語】是 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 語錄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論語】與 【孟子】 、 【大學】、 【中庸】 並稱『四書』。共二十篇。(『五經』指的是:【詩經】、【書】、【禮】、【易】、【春秋】)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 ,字 仲尼 , 春秋 時期魯國 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 政治家 、 教育家 , 儒家 思想的創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爲『 孔聖人 』, 孔子與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並稱『 孔孟 』。
二、給下列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1、論語( lún ) 2、不亦說乎( yuè )
3、不慍(yùn )4、三省吾身(xǐng )
5、傳不習乎( chuán ) 6、不惑( huò )
7、不逾矩( yú)( jǔ ) 8、不思則罔( wǎng )
9、不學則殆( dài ) 10、一簞食 ( dān )
11、曲肱而枕( qū)( gōng )( zhěn )
12、好之者( hào ) 13、篤志( dǔ )
三、解釋加下劃線的詞語
1.學而時習之( 按時 )( 溫習,複習 )
2.有朋自遠方來( 志同道合的人 ) ( 從 )
3.人不知而不慍( 了解 )(生氣,發怒 )
4.不亦君子乎( 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 泛指多次)( 自我檢查、反省 )
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
7.傳不習乎( 老師傳授的知識 )
8.三十而立 ( 獨立做事情 )
9.四十不惑( 迷惑,疑惑 )
10.不逾矩( 越過,超過 )( 規矩,規範 )
11.溫故而知新( 學過的知識 )( 新的理解與體會 )
12.學而不思則罔( 卻 )(迷惑,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
13.思而不學則殆( 疑惑 )
14.可以爲師矣( 可以 )( 憑藉 )( 做 )
15.人不堪其憂( 能忍受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的人 )
17.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以……爲樂趣)
18.飯疏食飲水(吃飯 )(粗糧)( 冷水 )
19.曲肱而枕之( 彎曲胳膊 )
20.不義而富且貴(不正當的手段 )( 富有 )( 尊貴 )
21.於我如浮雲(對於 )( 好像,如同)
2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幾個人 )(在其中,在裡面)
23.擇其善者而從之(選擇 )( 跟從,學習 )
24.子在川上曰( 河,河流 )
25.逝者如斯夫(流逝)(這,指河水 )
26.不舍晝夜( 捨棄,放棄 )
27.三軍可奪帥也( 軍隊的統稱 )
28.匹夫不可奪志也(普通人,男子漢 )( 志氣,志向)
29.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
30.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 )( 多考慮當前的事)
四、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標準答案: 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標準答案: 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
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標準答案: 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爲(外物)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爲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會逾越規矩。』
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標準答案: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5.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標準答案: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呢?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標準答案: 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標準答案: 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忠實地記住,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標準答案: 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
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標準答案: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這裡)來,不也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嗎
1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標準答案: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後,能有新理解、新體會,就可以憑藉(它)做老師了。』
1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標準答案: 孔子說:『(只是)讀書卻不開動腦筋,就會迷惑;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1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標準答案: 孔子說:『顏回(多麼有)賢德啊!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多麼有)賢德啊!』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標準答案: 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爲樂的人。』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標準答案: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塊兒,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標準答案: 孔子對著滔滔江水,(感慨地)說:『時光就像這流去的江水一樣,日夜不停呀!』
全文的標準翻譯請查看【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五、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 通 『悅』 音 yuè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 通 『又』 音 yòu ,意思是 古人在兩位數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加『有』字。
六、古今異義詞語
1.學而時習之 (時,古義: 按時 ;今義:時間、時候 。) (習,古義:複習、溫習 ;今義: 習慣、學習。)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天 ;今義: 日期、一日 。)(三,古義: 多次、泛指多 ;今義: 數詞『三』 。)
3.溫故而知新(故,古義:學過的知識、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緣故、故居、故友等 。)
4.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好的方面,優點 ;今義:善良的人 。)(從,古義: 學習 ;今義: 介詞,跟從 。)
5.可以爲師矣(可以,古義: 可以憑藉 ;今義: 可以、可能、許可。)
七、一詞多義
1.爲:爲人謀而不忠乎( 替 )可以爲師矣( 做、成爲)
2.而:人不知而不慍(轉折關係的連詞,卻)溫故而知新(承接關係的連詞)博學而篤志(並列關係的連詞,並且)
3.知:人不知而不慍( 了解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懂得) 溫故而知新( 得到 )
4.樂:不亦樂乎( 快樂 ) 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爲樂趣)
5.之:學而時習之(代詞,指學過的知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詞,指學習) 曲肱而枕之(代詞,代指胳膊 ) 擇其善者而從之 (代詞,代指善者)
八、詞語活用歸類
1.學而時習之(按時,時間名詞做狀語)
2.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時間名詞做狀語 )
3.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喜歡,愛好。形容詞做動詞 )(以……爲樂趣。形容詞做動詞 )
5.飯疏食飲水( 吃飯,名詞做動詞)
6.擇其善者而從之( 好,形容詞做狀語 )
7.溫故而知新( 學過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 新的理解和體會,形容詞做名詞)
九、成語歸類
(寫出文中成語,至少五個)
不亦樂乎 、 一日三省 、 三十而立 、 而立之年 、 四十不惑 、 從心所欲 、 溫故知新 、 耳順之年 、 簞食瓢飲 、 陋巷簞瓢 、 樂在其中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擇善而從 、 飲水曲肱 、 逝者如斯 、 匹夫不可奪志 、 富貴浮雲
十、按要求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係的句子是: 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論語十則】中闡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強調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起來的句子是: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用來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的語句是: 思而不學則殆。
3、新學期又開始了,我校要迎來一批新同學,請你從本文中爲學校選擇一句話製成歡迎橫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全國中學生夏令營大連會場開營儀式上,主持人說:『孔子說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以表達對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黃河口。』
5、闡述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到也是一種樂趣的句子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6、民間俗語『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你能聯想到【論語十則】中的哪一句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7、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8、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 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來表示。
9、孔子曾說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借鑑的意思)。』用課文中的話說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爲鑒(鏡的意思),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想到孔子的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論語十二章】中化爲成語『擇善而從』的一則是: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論語十二章】中要求人們對先進和落後的態度是: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複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15、【論語十二章】中談知識的鞏固與創新的句子是: 溫故而知新。
16、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7、【論語十二章】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標準是: 人不知而不慍。
18、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9、孔子讚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0、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1、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現在: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十一、閱讀【論語十二章】原文並理解
第一章:
1這一章告訴我們要有怎樣的學習方法、學習樂趣(態度)和爲人態度(個人修養)?
學習方法: 學後要時常複習。
學習樂趣: 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探討學問。
爲人態度: 對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學後複習本是一件艱苦的事,孔子怎麼說是愉快呢?
在複習中鞏固了所學,加深了理解,收穫增多,這對一個渴求知識和技能的人來說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爲什麼會感到快樂?
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投奔自己,向自己學習,且雙方可以探究學問,這自然是十分快樂的事情。
4從第三句來看,我們應學習孔子什麼美德?
胸懷寬廣,爲人大度。
第二章:
從曾子『三省』來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這種做法?
重視品德修養。德乃爲人之本,治學之基。一個人首先應該有德,有才無德,其人會遭人鄙視,其才也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卻會引起消極的影響。
第三章: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的過程。是隨著年齡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從本章來看,學習和修養的過程可分爲幾個階段?
十五-四十歲: 學習領會 ;
五十-六十歲: 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 主觀意識和做人規則融合爲一 。
2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
思想與言行融合,自覺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3我們從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道德修養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循序漸進。終身學習,提高境界。
第四章:
1『溫故』和『知新』是否是並列關係?作者強調了什麼?爲什麼?
不是。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複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爲師』。所以,關鍵是要『知新』,這就要獨立思考。
2『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對你有怎樣的啟發?
在學習中要及時溫習舊知識,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新發現,從而將知識融會貫通,增長自己的能力。
第五章:
1這一則闡述了怎樣的內容?你從中掌握了什麼學習方法?
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告訴我們要學思結合,二者不可偏廢。
2爲什麼要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學是基礎,只學不思,是死學;只思不學,是空想。只有將二者結合,才能真正領悟知識的精髓。
第六章:
本章讚揚了顏回的什麼優秀品質?
樂於學習、安於貧困的品質。
第七章:
1本章闡述了怎樣的學習態度?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以學習爲快樂,也強調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運用了頂針的修辭方法。
2本章講學習的哪三個層次?這樣層層推進有什麼好處?
知、好、樂,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
第八章:
本章講了哪方面內容?
講人的道德修養。
第九章:
1這兩則講了怎樣的學習態度?
要善於向一切人學習。既要學習長處,又要借鑑短處,從而反省自己。
2用一個成語概括這一章的主要意思。
取長補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爲鑒,可以明得失。』你能聯想到孔子的哪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第十章:
本章講講了哪方面的內容?
講時光易逝,應珍惜時間。運用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時間的飛逝,指明時間的寶貴。
第十一章:
本章講了什麼內容?
一個人應當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子夏的話表明了他什麼樣的觀點?
講堅定信念、廣泛學習。
一)請按照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品德修養給十二章語錄歸類。
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 、 溫故而知新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態度: 有朋自遠方來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品德修養: 人不知而不慍 、 吾日三省吾身 、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
二)【論語】中含有大量的成語,請再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個十二章外的成語。
不恥下問 、 學而不厭 、 誨人不倦 、 當仁不讓 、 家喻戶曉 、 舉一反三 、 理屈詞窮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發憤忘食 、 犯上作亂 、 後生可畏 、 見義勇爲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盡善盡美 、 了如指掌 、 任重道遠 、 小不忍則亂大謀 、 大言不慚 、 以德報怨 、 怨天尤人 、 侃侃而談 、 精益求精 、 言而有信 、 飽食終日 、 道聽途說 、 患得患失 、 色厲內茬 、 殺雞焉用牛刀 、 察言觀色 、 成人之美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敬而遠之 、 文質彬彬 、 手足無措 、 言必信,行必果 、 欲速則不達 、 川流不息 、 後生可畏 、 空空如也 、 華而不實 、 循循善誘
十二、深化拓展
一)學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爲學生,應該學習古代聖賢的學習態度和品德修養。珍惜時間,堅定志向;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體會學習樂趣,提高學習效率;更應加強思想品德修養,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德才兼備的新時代有用人才。
二)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國學經典指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專家疾呼『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國家應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國家實驗課程』。不少地方中小學已開設國學教育課,每周1課時。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400多所孔子學院。有關部門選取【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孟子】等國學文化經典,編寫出版了【中華傳統文化視聽讀本】,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1)在中小學開設國學教育課,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對,你持什麼觀點?請簡述理由。
答題示例一: 贊成。開設國學教育課有助於我們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養。答題示例二:反對開設國學教育課會加重我們的學習負擔。
(2)讀了『材料二』,你有什麼感想?
答題示例一: 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我們盛到無比自豪。
答題示例二: 外國人如此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和傳承民族文化。
(3)鹽城市海濱中學向來訪的美國某孔子學院的學生贈送國學經典,請你從【論浯】【唐詩三百首】【西遊記】等三部作品中任選一部,擬寫一句推薦語。
示例:【水滸傳】——從傳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英雄群像。
答題示例一: 【論語】——從簡練質樸的語言中領略中國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答題示例二: 【唐詩三百首】——走進文學殿堂欣賞詩歌黃金時代的曠世傑作。
答題示例三: 【西遊記】——感受作者豐富的想像聆聽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撓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