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0 01:35
山坡草地上,七八個少年若即若離地簇擁著一個布衣老人漫步。老人侃侃而論,少年們時不時高聲發問,老人便悠然止步從容解說,如此反覆,逍遙漫遊般飄到了一片谷地。
清晨燦爛的陽光下,谷中蘭草瀰漫出淡淡的幽香。谷地山根處一座山洞一片茅屋,竹籬竹坊圈起了一片大庭院,院中一排排石案草蓆錯落有致又乾淨整潔,炊煙裊裊書聲琅琅,直是一片生氣勃勃的山中勝境。進得庭院布衣老人吩咐道:『你等將【不苟】篇誦得熟了,明日與師兄們一起辨析。』少年們整齊應答一聲是,布衣老人便悠悠然向山洞去了。
『老師!』庭院外的山道上一聲高喊,『春申君書簡!』隨著喊聲,一個長發黃衫的年輕人飛馬進了大庭院翻身下馬,將一隻皮袋雙手捧給了布衣老人。老人打開皮袋取出了一卷竹簡展開,看得片刻笑道:『李斯呵,公孫龍子要來論戰,你以爲如何應對?』
『既來論戰,自是求之不得也!』黃衫年輕人很是亢奮。
『你可知公孫龍子何許人也?』
『名家第一辯士,我門最大公敵!』
『過也。』老人淡淡一笑,『午後聚學,老夫說說公孫龍子。』
『嗨!』李斯欣然應命,『午後韓非正可回來,酒亦齊了。』
『還有,魯仲連飛鴿傳書,說舉薦一人來山,近日留意也。』
『弟子遵命!』李斯一拱手匆匆去了。
布衣老人從容進了山洞。一段曲折幽暗眼前便豁然大亮,早晨的陽光從幽深的天井灑將下來,洞中與洞外一般的明亮乾燥;天井右側一個天然石洞,洞口一方幾於人高的圓石上刻著三個碩大的紅字執一坊。老人進了執一坊,便在石壁下的一排排木架上瀏覽起來,片刻間抽出一卷竹簡凝神翻閱,不禁呵呵笑了。
布衣老人是荀子,目下戰國最後一位卓然成家的大師。
荀子是戰國諸子中最爲特立獨行的大家之一,其論戰之鋒銳,其學派之顯赫,其行蹤之淡隱,無不令天下驚嘆!戰國之世名動天下而節操淡泊者,惟墨子堪於荀子相提並論。當然,如果僅僅是神秘與淡泊,老子莊子等更在其上。此間關節在於,老子莊子所執無爲出世之學曲高和寡,遠離天下潮流,行蹤惟關一己之私而已,本無所謂神秘淡泊;荀子與墨子卻都是天下顯學而疏離仕途,不迴避論敵,不奉迎官府,一干大國徒然歆慕而無以爲其所用,天下學派攻訐有加而無以失其崢嶸。兩廂比較,荀子被天下關注還略勝一籌。蓋墨子學派雖則獨樹一幟,在戰國之世卻是走偏,終非主流思潮,其拒絕仕途乃學派本旨使然,無論如何神龍見首不見尾,天下皆以爲理所當然。荀子則不然,學居主流引導思潮,入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世,與孔子孟子之孜孜求官儼然兩途,故令天下人驚嘆也!
論處世,荀子是一道悠悠自在的山溪。
論治學,荀子是一團熊熊不熄的火焰。
極端相合,水火交融,註定了荀子生命的奇幻樂章。
少年荀況走出趙國故土的時候,恰是趙武靈王鼓盪天下風雷的強趙之期。秉承了趙人的豪俠血性,在趙國已經少年成名的荀況,背著一隻青布包袱與一隻盛滿馬奶酒的皮囊來到了臨淄的稷下學宮。這座學宮名士雲集,沒有人正眼看他這個從遙遠的北方來得布衣少年。學宮爲少士們確定師門時,沒有一個成名大師點他入門,也沒有一個錦繡少士邀他同門修學。荀況看到得是輕蔑的眼神,聽到得是竊竊嘲笑:『嘻嘻,趙國只有草原蠻子,毋曉得修個甚學也!』木訥老成的少年被激怒了,當場赳赳高聲宣布:『荀況不入一門,只以學宮爲師,以百家之學而成我學!』學宮令騶衍大爲驚奇,當即對這個趙國少士開了先例:許其自由出入各門學館聽學,任館不得阻攔!於是,少年荀況便成了稷下學宮唯一一個沒有名門老師的自由少士,願意到那個學館便到那個學館,除了不能得學宮諸子的私下親授,官課倒是鼓盪飽滿。依照學宮法度,此等少士視同游士求學,三年後若不能在學宮少士論戰中連勝三場,便要離開學宮,且日後不得冒學宮弟子之名。
三年後,天賦驚人的荀況在學宮少士論戰中旬日不敗。其淵博的學問,犀利的辯才,使昔日嘲笑他的錦繡少士們一一潰敗,竟無人能與荀況辯駁得片刻辰光。由是,年輕的荀況一戰成名!諸子大師紛紛點其做特拔弟子,爭執到學宮令面前,騶衍便要荀況自己說話。年輕的荀況依然是昂昂一句:『荀況無門,學宮便是我師也!』
『狂傲之猶,荀況也!』
『木秀於林,堆出於岸,此子難料也!』
成名諸子們大爲掃興,對荀況的議論評點便日益地微妙起來。荀況初爲人敵,很不喜歡這等使人無可辯駁的『人言』流風,一氣離開稷下學宮到列國遊歷去了。二十餘年遊歷,荀子尋訪了所有不在稷下學宮的名士大家,坦誠磋商爭鳴論戰相互打磨,不期然滄桑變幻,竟成就了一代蜚聲天下的大家!
便在這時,齊襄王聞荀子大名,派特使邀荀子重入稷下學宮做學宮祭酒。已經五十歲的荀子一番思忖,終於沒有推辭,生平第一次做了學官。齊國君臣沒有料到的是,荀子做了相當於上大夫的學宮祭酒,卻全然沒有做官的模樣,依然是醉心治學孜孜論戰,絲毫不將爲齊國網羅士林人心的大事放在心上,惹得許多大師都不願再來齊國了。
這便是荀子,一生都沒有停止過論戰治學之風,不屈不撓,不斷創新,遂開法家新學,鼓盪大潮浩浩前行,獨領戰國後期之風騷!
大略數來,荀子的學問大戰有過四次:
第一戰,在稷下學宮與孟子『人性善說』做空前論戰,獨創『人性惡說』。後來,荀子將論戰辯駁寫成了【性惡】篇,一舉奠定了法家人性說之根基。也就是說,只有在荀子之後,法家學說才有了真正的人性論基礎。此說之要害在於:法律立足於『人性惡』而產生,遏制人性之惡乃是法制正義之所在!兩千餘年後,西方法學以現代哲學的方式論證法律產生的正義性的時候,荀子學說依然是整個人類法學的人性論基礎。這是後話了。
第二次大戰,是討伐天下言行不一的偽善名士。其時也,諸子爲左右治國學說之趨勢,紛紛對法家學說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詮釋,大多不顧自己的根基學問而對法家恣意曲解。荀子憤然作【非十二子】篇,開篇便慷慨宣戰:『於今之世,飾邪說文奸言以梟亂天下!譎詭委瑣,使天下渾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其下汪洋恣肆,逐一批駁了天下十二名家的六種治國邪說:環淵、魏牟被荀子指斥爲『縱情性,安恣雎,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陳仲、史鰌被荀子指斥爲『苟以分異人爲高〔只求於別人不同而自鳴清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足以欺惑愚眾!』墨子、宋鈃被荀子駁斥爲『不知一天下、建國家之權稱〔法度〕,不容辨異懸殊君臣之分〔不允許有任何待遇差別及君臣等級〕。然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慎到、田駢被荀子駁斥爲『尚法而無法,聽於上,從於俗,終日言成文典,倜然無所歸宿〔疏闊不切實際〕,不可以經國定分!』惠施、鄧析被荀子指斥爲『好治怪說,玩奇辭,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爲治綱紀!』子思〔孔子的孫子〕、孟子被荀子駁斥爲『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才具志大聞見雜博……幽隱而無說〔神秘而無不知所云〕,閉約而無解〔晦澀而不能理解〕,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爲茲厚於後世,子思、孟軻之罪也!』荀子將上述十二家逐一批駁,其立足點便是指斥這些名家的言行與其倡導的學說相背離自己尚且言行不一,何以使天下人信服也!用後人的話說,荀子所斥責者正是名士們的人格分裂!
『天下諸子善爲人敵者,莫如荀子也!』
『一口罵盡天下者,其心必誅!』
稷下學宮議論蜂起,紛紛以指斥荀子爲能事。議論風靡之時,齊國君臣也對荀子冷眼相待了。齊襄王竟說荀子如張儀,利口無敵而有失刻薄。此說傳開,齊人詬病荀子便成了朝野風尚,全然忘記了當初對荀子的斐然讚譽。當年荀子重回稷下,齊國人以荀子的鋒芒爲稷下學宮的榮耀,齊人有頌歌云:『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說得便是荀子論戰的赫赫功績!『談天衍』,指得是赫赫陰陽家騶衍,其人開口便是天事,故有『談天衍』之號;『雕龍奭』,指得是另一個陰陽家騶奭,此人將陰陽學派的『五德終始說』闡發得淋漓盡致,文章雕飾得如古奧龍文,故得『雕龍奭』名號。便是如此兩個專好神秘之學的大師,卻被荀子在幾次大論戰中批駁得張口結舌!後來,又有雜家辯士淳于髡挑戰荀子,又被駁得體無完膚。齊人嘲笑淳于髡的才學是『炙轂之油』〔塗車軸的膏油〕,遇見荀子這把烈火便被烤乾了〔炙轂〕。『炙轂過髡』便是『過髡如炙轂』也!惟其有此盛名,才有了荀子三爲稷下學宮祭酒。然則,今日卻因向十二子開戰而被齊人詬病,荀子便是萬般感慨,憤然辭去稷下學宮祭酒之職,從此開始了漫長的漂泊。
漂泊歸漂泊,艱辛歲月卻絲毫沒有鈍化荀子的治學鋒芒。
這次,荀子沉下心來著意清算了最善口舌官司的儒家,直接對老仲尼宣戰了。這便是荀子的第三次大論戰,堪稱正本清源之戰。
荀子治學,素來不拘一門博採眾長,或論戰或著文素來旁徵博引,從來不因人廢言。對儒家大師孔子的言論,荀子更是引述多多,甚或不乏在諸多場合將孔子與上古聖賢並列。而對於自己一力推崇的法家,荀子也是如實批駁其短處,從來不無端維護。有了這兩個由頭,一班反對儒家也反對荀子的論敵,便硬生生將荀子說成了儒家。久而久之竟是眾口鑠金,連明知荀子新法家精要的一班法家名士,都將荀子說成了『亦儒亦法』。便是贊同荀子學說的諸多士子,也將荀子看作『師儒崇法』。總而言之,自成一家的荀子竟硬生生被說成了師承孔子的儒家,不是法家,更不是新法家!若僅僅是師源偏見,荀子倒不會去認真計較。偏偏是此等說法每每扭曲荀子學說的本意,氣息奄奄的儒家士子們更是將荀子抬出來做擋箭牌,動輒便說荀子『師法仲尼,隆仁政,實乃我儒家後學之大師也!』
荀子平心靜氣地拋出了【儒效】篇,猶如庖丁解牛,對儒家做出了冷靜而細緻地獨特清算,又恰如其分地將自己與儒家的最大區別勾勒出來。【儒效】篇將儒家之士分爲俗儒、雅儒、大儒三種:俗儒者,『逢衣淺帶〔穿著寬袍束著闊帶〕,蟹堁其冠〔戴著蟹殼般中間高兩邊低的高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粗淺地嚷嚷些法先王的老說辭以亂人心〕,術謬學雜,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也!』雅儒者,『隆禮儀而殺詩書,明不能濟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內不自誣,外不自欺,尊賢畏法而不怠傲。』大儒者,『法先王,統禮儀,一制度,以古持今,苟仁義之類也,雖在鳥獸之中若白別黑!』三種儒家之士,俗儒裝腔作勢,徒然亂世害人;雅儒學問不足以彌補法教,實際不過一群老實人而已;大儒,也就是儒家的大師級人物,其爲政學說則完全是『法先王』老一套,便是混在鳥獸之中也是黑白可辨!與大儒之『法先王』相比,荀子一再重申了自己的爲政主張『法後王,一制度,不二後王!百家之說,不及後王,則不聽也!』這是荀子以最簡潔的方式向天下昌明:儒家法先王〔效法古制〕,自己法後王〔效法當世變法潮流〕,荀況與孔子之儒家迥然有別也!
從此之後,荀子成了天下士林的孤家寡人。
後來,荀子從趙國漂泊到秦國,又從秦國漂泊到楚國,最後終於在蘭陵紮下了根基。那是在秦趙長平大戰之後,信陵君客居邯鄲,與平原君共邀荀子留邯鄲創建學宮。荀子對六國士風已經深爲失望,便一再地婉言推卻了。信陵君一生多受猜忌詆毀,對荀子心境深有體味,非但不再相勸,反倒設身處地爲荀子計,將荀子鄭重舉薦給了春申君。依著信陵君說法,楚國廣袤,有隱人納士之風,春申君風雅敬賢不強人意,實在是荀子這般大師的晚境育人之地。荀子飽經滄桑,信陵君所言深合心意,便當即南下了。
權傾朝野的春申君親自郊迎荀子進入郢都。洗塵接風之後啜茶敘談,春申君問荀子心志在官在學?荀子悠然笑道:『晚學育人,惟求一方山水做得學館,終老可也!』春申君頗感意外,思忖片刻笑道:『噢呀,我已向楚王舉薦先生爲上卿,這卻如何是好了?』荀子慨然笑道:『天下可爲上卿者多矣!可爲老夫者畢竟一人耳!君自斟酌是也。』春申君哈哈大笑:『噢呀是了!楚國已經有三個上卿,各拿虛名祿米了!原本也想讓先生掛個上卿,好在郢都安居了!』笑得一陣春申君思忖道:『今聞先生之言,廟堂官府卻是齷齪所在。不說了,黃歇只給先生一個好去處便是!』
三日後,春申君陪著荀子到了自己的北楚封地蘭陵,在縣城先會了縣令,又轔轔到了蒼山。轉悠一日,荀子對清幽美麗的蒼山欣然讚嘆不已。春申君欣然大笑:『噢呀!先生喜歡蒼山,蒼山便是先生學館了!』轉身便對隨來縣令吩咐,『自今日始,先生便是蘭陵縣令,你爲縣丞了。』荀子連忙辭謝,說若做縣令便只有離開楚國。春申君詼諧笑道:『噢呀先生,這官府齷齪處,上天也是無奈了。先生不兼個職事,溝坎多得你不勝其煩,想治學也難。先生只虛領縣令便是,一應事務盡有縣丞,決不擾先生學館了!』
於是,荀子破天荒地做了蘭陵縣令。
春申君給縣丞明確了法度:蘭陵縣務必在半年之內建成蒼山學館,其後蘭陵賦稅一半歸蒼山學館;荀子祿米從國府支出,不占撥付學館之賦稅。荀子感喟有加,也不再與春申君推辭,便實實在在地住了下來,開起了蒼山學館。令荀子想不到的是,學館在建時便有少士學子紛紛來投,開館之日竟有了二百餘名學子前來就學。荀子情知這是幾位戰國大公子在助力,便給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分别致函,坦誠剖明心志:『荀況晚境治學,志在得英才而育之,非徒取勢也。仲尼弟子三千,受業身通者僅七十七人,足以載道者三兩人耳!爲今之世學風已開,官學之外諸子私學多有,開啟蒙昧之學大有所在也。老夫所求,採擷精華矣!諺云:「求以其道則無不得,爲以其時則無不成。」育人非養士,養士多多益善,育人則精益求精。惟流水自然之勢,荀況所願也!』從此,洶洶求學之勢方漸漸收斂。荀子又將已經入館的二百餘名少士一一做了考辨,大多舉薦給了楚國官學,只在蒼山學館留下了三十餘人。光陰荏苒,倏忽十年,蒼山學館名聞天下,被天下士子們譽爲『蒼山若稷下,非精英不得入也!』
本欲專心育才的荀子,卻又不得已大戰了一次。
這最後一次大論戰的敵手,便是名家大師公孫龍子。
午後,韓非回到了學館。
李斯、陳囂高聲呼喚弟子們在林下石案前聚學大講。弟子們一聽老師要大講便分外興奮,聚在林下紛紛相互詢問大講題目。李斯正要說話,卻被站在身邊的韓非拽了一下衣襟。李斯回頭,韓非便向竹籬外一指:『遠客來也!』李斯順勢看去,便見一個紅衣少年正牽著馬從山道走來。李斯略一思忖,便吩咐陳囂去請老師,自己迎出了小城樓般的竹坊。
『在下魯天,見過大師兄!』紅衣少年當頭一躬。
『你識得我?』李斯不禁驚訝了。
『荀門李、陳、韓,求學士子誰個不曉得?』
『足下可是從故魯國來?』
『在下從秦國來。』
『噢?秦人求學,未嘗聞也!』
『在下從秦國來,便定是秦人麼?』
『呵,自然未必了。』李斯淡淡一笑一拱手,『敢請足下先到辦事房歇息用膳,夫子大講後再行初考了。』
『初考?新規矩麼?』紅衣少年似乎有些驚訝。
李斯點點頭:『夫子近年新法:凡少士入蒼山學館,必得受少學弟子先行考問,以免蒙學未啟根基未立。足下可於歇息時先自預備一番。初考一過,在下便分派足下起居所在。』
『多謝大師兄關照。』
『無妨。回頭還得相煩足下說說秦國了。這邊請。』李斯領著紅衣少年進了竹坊又進了庭院一間茅屋,片刻間便匆匆出來了。
兩名少年弟子抬來了一張與人等高的本色大板在中間大案前立好,陳囂便扶著荀子出了山洞。午後艷陽當頭,庭院林下卻是山風習習涼爽宜人。各在錯落山坡的石案前席地而坐的弟子們見老師到了,便一齊拱手高聲齊誦一句:『治學修身,磨礪相長!』荀子從容走到恰在半坡的中間大案前,坐到一張大草蓆上淡淡一笑:『今日臨機大講,所爲只有一事:名家辯士公孫龍子,要來蒼山學館論戰。爲師老矣!若得你等後學與公孫龍子論戰而勝,老夫不勝欣慰也!爲此,你等須先得明了名家之來龍去脈與所治之學,亦當熟悉老夫當年與名家三子之論戰情形。故此,今日大講之題便是:名實之辯與二十一事。』荀子緩緩巡視了一遍林下弟子,輕輕叩著大石案,『誰先來說說,何謂二十一事?』話音落點,弟子們的目光便齊刷刷聚在了荀子左右的三位大師兄身上。
『弟子慚愧!』李斯對著荀子深深一躬,『名家之學,弟子素來不以爲然,心存輕慢,二十一事大約只記得一半……』
『弟子也只記得一半。』陳囂也是滿臉張紅。
『學宜廣博也!』荀子輕輕嘆息了一聲,『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老夫所做【勸學】篇,你等日每誦之,見諸己身便熟視無睹,此修學之大忌也,戒之戒之!』
弟子們滿場肅然,人人有羞愧之色。便在此時,卻見韓非一拱手吟唱道:『老師明察,弟子以爲名家陷於瑣細詭辯,關注此等學問,無異於自入歧途也!兩師兄原是瀏覽過名家之學,只記憶有差,不足爲過也!』
『韓非學兄差矣!』一黃衫少年弟子赳赳站起高聲道,『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此求學之道也!名家縱失之荒謬,亦是天下一大家。不知不戰,無以開正道之學,何言不足爲過也!』
『甘羅此說卻是在理。』荀子淡淡一笑,『韓非素來博聞強記,是當真不知二十一事,還是輕蔑名家不屑重申?』
『老師明察!』韓非慨然一拱,『弟子對名家二十一事尚算熟悉,這便給諸位學弟解說一遍。』見荀子點頭,韓非便起身走到大板前拿起案上一方白土,在大板上寫一條唱說一條,雖來得緩慢,卻也將二十一事說了個通透。
原來,這『二十一事』卻是名家四位大師惠施、宋銒、尹文、公孫龍子先後提出的二十一個論戰命題,件件與常識背道而馳,教人匪夷所思!出世伊始,二十一事便遭到了法儒墨道四大顯學的輕蔑嘲諷,任名家孜孜尋釁,四家大師卻幾乎是無一例外地不屑與之論戰。然則,無論顯學大家們如何蔑視,名家『二十一事』卻以新穎奇特乃至爲常人喜聞樂道的方式,在天下士林與庶民國人中蓬蓬勃勃地成了勢頭。但凡坊間酒肆聚會,遊學士子們便會不期然選擇一個命題,相互駁論以爲樂事。市井國人之能者,也會在親朋遇合之時津津樂道地辯駁卵究竟有沒有毛,雞究竟是兩腳還是三腳,不管結論如何,人們都會快樂得捧腹大笑。如此奇特功效,任何一家顯學都望塵莫及!由是日久,無論顯學名家們如何斥責名家惑亂人心,終究都無法對名家的二十一事置若罔聞了。
於是,相繼有了墨子莊子一班大師對名家的種種駁斥。
戰國諸大家之中,以莊子對名家最有興趣,在【天下篇】中破例記載了名家的『二十一事』並做了評判。有人說,莊子與名家大師惠施是論學之友,很熟悉惠施,也很讚賞惠施的學問,故而關注名家。也有人說,莊子淡泊寬容,對天下學問皆無敵意,是故與名家能和而不同。然則無論如何,莊子終歸不贊同惠施的學說。用莊子的話說便是:『惠施多方〔廣博〕,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在記錄『二十一事』之後,莊子又批駁了追隨名家的辯者們:『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但莊子也實事求是地承認:『〔二十一事〕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
真正直搗名家學說之根基者,還只有荀子。
看官留意,名家『二十一事』在戰國後期已經引起諸子百家之廣泛注意。其後兩千餘年,『二十一事』始終被歷代學者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做著各種各樣的拆解,孜孜以求,奇說百出,以致成爲中國學說史的一道奇特的思辯風景!然歲月蹉跎文獻湮沒,傳之今世,二十一事已成撲朔迷離的古奧猜想,許多命題已經成爲無解之謎,依然被當代各色學者們以各種觀念揣摩著研究著。應當說,作爲先秦非主流的名家,其思辯之精妙,實在是人類思想史的奇葩!這是後話了。
這名動天下的『二十一事』是:
其一,卵有毛。卵者,蛋也。蛋無毛人人皆知。名家偏說蛋有毛,其推理是:蛋能孵化出有毛之物,故而蛋有毛。
其二,雞三足。雞有兩腳人人皆知,名家卻偏說雞有三隻腳。公孫龍子在其【通變論】中說得理由是:『雞足〔名稱〕一,數〔雞〕足二,二而一故三。』
其三,郢有天下。郢者,楚國都城也。郢,分明只是天下的一小部分。名家卻偏說郢包含了天下,其理由是:郢爲『小一』,天下爲『大一』,『小一』雖是『大一』之一部,其實卻包含了整個『一』之要素,故云郢有天下。兩千餘年之後,胡適先生解此命題道:『郢雖小,天下雖大,比起那無窮無盡的空間來,兩者都無甚分別,故可說「郢有天下」。』
其四,犬可以爲羊。犬就是犬,羊就是羊,這在常人眼裡是無須辯說的事實。可名家偏說犬也可以是羊,羊也可以是犬!【尹文子】對此種說法的理由是:物事的名稱由人而定,與實際物事並非渾然一體;鄭國人將未曾雕琢的玉叫『璞』,周人卻將沒有風乾的老鼠肉叫做『璞』,換言之,玉石也可以爲老鼠肉!
其五,馬有卵。馬爲胎生,禽爲卵生,馬根本不可能產蛋。可名家卻偏偏說馬能生蛋!惠施的理由是:『萬物畢同』〔萬物本質是同一的〕,胎生之馬與卵生之禽都是〔動〕物,馬完全可以有蛋,或者可以蛋生。兩千餘年後的胡適先生解此命題說:『馬雖不是「卵生」,卻未必不曾經過「卵生」的一種階級。』倒是頗見諧趣也。
其六,丁子有尾。丁子者,楚國人對蝦蟆〔青蛙〕之稱謂也。人人皆知青蛙沒有尾巴,可名家偏偏說青蛙有尾巴!其理由便是:青蛙幼體〔蝌蚪〕有尾,可見其原本有尾,故云丁子有尾也。
其七,火不熱。火可燒手,雖三歲小兒知之也。可名家偏偏說火不熱,其理由是:火爲名,熱爲實,『火』不是熱;若『火』是熱,人說『火』字便會燒壞嘴巴;說『火』而不燒嘴巴,可見火不熱也。
其八,山出口。山者,溝壑峁峰之象也。尋常人所謂『山口』,說得是進出山巒的通道。可名家偏說,此等『山口』出於人口,並非真正山口;故此,『山口』非山口,山口當是山之出口,譬如火噴〔火山〕之口、水噴〔山泉〕之口,聲應〔回聲〕之口,皆謂『山出口』也。
其九,輪不碾地。常人皆知,車行於地,車輪非但會碾在地上,而且會留下深深的轍印。可名家偏偏說,車行於地,輪子並不碾在地上。其理由是:輪爲全物,所碾部分乃輪之些許一點也;地爲全物,被碾者乃些許一點也;碾地之輪非『輪』,被碾之地非『地』,故此輪不碾地也。
其十,目不見。眼睛能看見物事〔盲人除外〕,這是誰也不會懷疑的事實。可名家偏偏卻說眼睛看不見東西,豈非咄咄怪事!公孫龍子的理由是:暗夜之中,人目不見物;神眠之時,人目亦不見物〔熟視無睹〕,可見目之不能見物也;目以火〔光線〕見物,故目不見,火〔光線〕見物也;目以神〔注意力〕見物,故目不見,神〔注意力〕見也。
十一,指不至,至不絕。常人看來,只要用手指觸摸某件物事,也就知道了這件物事的情形。這便是尋常士子學人們所謂的『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也就是說,常人總以爲只要看見了〔視〕接觸了〔察〕物事,自然便知道了這件物事的形狀體貌〔外觀〕與其屬性〔意〕,從而能夠對物事命名。可名家偏偏說,常人這種認知事物的方法是錯誤的,人即使接觸了某件物事,也不能完全知道這件物事〔指不至〕;即使爲某件物事定下了名稱,也不能完全知道這件物事的全部〔至不絕〕!名家在這裡說的『至』,不是『到達』,而是『窮盡』之意。用白話說,『指不至,至不絕』便是,接觸了事物不能窮盡事物,命名了事物同樣也不能窮盡事物。這是『二十一事』中最具思辨性的命題之一,名家大師公孫龍子甚至特意作了一篇【指物論】來闡發他的見解。
十二,龜長於蛇。蛇比龜長,成體尤其如此,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識。可名家偏說龜比蛇長,不能不令人愕然!其理由是:龜有大小,蛇有長短,大龜可以長過短蛇,故云龜長於蛇也。名家大師惠施從此出發,生發出一大篇常人難以窺其堂奧的辨物之論:『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淵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連環可解也。汜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十三,矩不方,規不可以爲圓。矩者,曲尺也。規者,圓規也。常人皆知,曲尺是專門用來畫方的,圓規是專門用來畫圓的。連荀子在【賦】篇中也說:『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可見方圓規矩非但是常人常識,也是學家之論。可名家偏偏說:曲尺不能畫方,圓規不能畫圓!名家的說理是:『方』與『圓』都是人定的名稱,既是名稱,便有共同標尺〔大同〕;而規、矩所畫之圓之方,事實上卻是千差萬別〔大異〕;是故,矩所畫之方非『方』,規所畫之圓非『圓』;所以說,矩不能畫方〔『方』〕,規不能畫圓〔『圓』〕。
十四,鑿不圍枘。鑿者,卯眼〔榫眼〕也。枘者,榫頭也。榫頭打入,榫眼自然便包圍了榫頭。這是誰都懂得的事理。可名家偏偏說,榫眼包不住榫頭!名家的理由是:榫頭入榫眼,無論多麼嚴實,都是有縫隙的;否則,榫眼何以常要楔子;是故,鑿不圍枘也。
十五,飛鳥之影未嘗動也。鳥在天上飛,鳥兒的影子也在動。這是三歲小兒都知道的常識。可名家偏說,飛鳥的影子是不動的!公孫龍子的說法是:『有影不移,說在改爲。』意思是說:鳥影不動。飛鳥與影子總是在某一點上,新鳥影不斷生成,舊鳥影不斷消失,此謂影動〔改爲〕之錯覺也!
十六,簇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射出的箭頭在疾飛,這是誰都看得見的,常人沒有人會說箭頭不動。可名家卻說,疾飛的箭頭既不動〔不行〕也不停〔不止〕!令人驚嘆的是,名家此說與稍早的古希臘學者芝諾在遙遠的愛琴海提出的『飛矢不動』說幾乎如出一轍!芝諾的理由是:一支射出的箭在飛,在一定時間內經過許多點,每一瞬間都停留在某一點上;許多靜止的點集合起來,仍然是靜止的,所以說飛箭是不動的。而中國名家的說理是:疾飛之箭,每一瞬間既在某點又不在某點;在某點便是『不行』,不在某點便是『不止』,故云飛矢不行不止!與芝諾說理相比,既在又不在〔不行不止〕,顯然比純粹『不動』說深邃了許多。
十七,狗非犬。常人觀之,狗就是犬,犬就是狗,一物二名而已。可名家卻說,狗不是犬!周典籍【爾雅·釋畜】云:『犬未成豪曰狗。』也就是說,犬沒有長大〔豪〕時叫做狗。公孫龍子由此說理:二名必有二物,狗即『狗』,犬即『犬』;狗不是犬,犬亦不是狗;非大小之別也,物事之別也。
十八,黃馬驪牛三。驪牛者,純黑色牛也。在常人看來,一匹黃馬與一頭黑牛,顯然便是兩物。名家卻說,一匹黃馬與一頭黑牛是三件物事!公孫龍子的理由是:黃馬一,黑牛一,『黃馬黑牛』名稱一,故謂之黃馬黑牛三。這與『雞三足』乃同一論戰命題。
十九,白狗黑。白狗是白狗,黑狗是黑狗,這是常人絕不會弄錯的事。可名家偏與常識唱對台,說白狗可以是黑狗!理由便是:狗身有白曰白狗,狗身有黑曰黑狗;今白毛狗生黑眼睛,同爲狗身之物,故白狗也是黑狗。墨子當年爲了批駁此論而先解此論,在【小取】篇推論解說:馬之目眇〔瞎〕,謂之馬眇〔瞎馬〕;馬之目大,而不謂之馬大。牛之毛黃,謂之牛黃;牛之毛眾,而不謂之牛眾。據此推論:狗目瞎可叫做瞎狗,狗目黑自然可以叫做黑狗也。
二十,孤駒未嘗有母。無母之兒爲孤兒,無母之駒爲孤駒。然無論孤兒孤駒,都是曾經有過母親的。這是常人毫不懷疑的事實。但名家卻說,孤駒從來〔未嘗〕沒有過母親!理由便是:『孤駒』,物名也,母死謂『孤駒』,母未死不謂『孤駒』;但爲『孤駒』,一開始便沒有母親;故云,孤駒從來沒有母親。
二十一,一尺之椎,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一根木杖用刀攔腰砍斷,每日從中一半一半砍去,砍不了幾日便砍無可砍,木杖自然也就不存在了。這是常人都知道的事理。名家卻說,即或一尺長的木杖,每日取一半,萬世也分割不盡!理由便是:物無窮盡〔物不盡〕,一尺之椎本身有盡,然不斷分割〔取〕,便成無盡也。
到了戰國中後期,公孫龍子成爲名家最有名的大師。這公孫龍子非但對『二十一事』大有增補,更獨創了『離堅白』〔石頭的『堅』與『白』是可以分離的〕、『白馬非馬』等論戰題目。因了『二十一事』已爲天下熟知,所以公孫龍子後期的這兩個命題便沒有列入『二十一事』之中。雖然如此,卻也同樣是名家的重要命題。
卻說公孫龍子率一班追隨者遊歷天下處處求戰,竟日漸大成勢頭。許多名士即或不贊同名家之說,卻也公然欽佩公孫龍子學問。這年來到邯鄲,平原君邀得信陵君與幾個名士與公孫龍子席間論戰,恰恰便有當世兩個最負盛名的顯學大家荀子與孔子第六代孫孔穿。孔穿自恃大儒,不屑與公孫龍子辯駁那些雞零狗碎偏離大道的雜說,只淡淡笑道:『白馬非馬,異說也。公孫子若棄此說,孔穿便拜足下爲師耳。』
『足下大謬也!』公孫龍子昂昂然道,『吾之成名,惟因白馬非馬之辯也!果真棄之,何以教人,何以爲足下之師?』
『豈有此理!』孔穿頓時張紅了臉。
『無理者,足下也!』公孫龍子笑道,『足下欲拜人爲師,無非因才學不如人也。今足下要我棄立身之說,猶先教誨於我而後再求教於我,豈非無理也!再說,白馬非馬之說,當年孔子也曾用之,足下何以羞於受教耳?』
『子大謬也!先祖幾曾有過此等邪說?』
『足下學未到家也!』公孫龍子卻是頗有戲謔,『當年,楚王射獵而丟失弓箭,左右急忙尋找。楚王曰「楚人丟之,楚人得之,何須尋找?」孔子聞得此事評點曰,「楚王道未至也!人丟弓,人得弓。何須定說『楚人』?」由此看去,孔子視「楚人」與「人」爲二,「楚人」非「人」也!足下若贊同孔子楚人非人之說,卻又指斥白馬非馬,豈非矛盾之謬乎!』
『詭辯邪說!』孔穿憤憤然一句便噎得沒了話說。
『公孫子又來惑人矣!』一生論戰的荀子終於沒能忍得住,擲下大爵便與公孫龍子論辯起來,從白馬非馬說開去,到離堅白又到二十一事,兩人直從正午論戰到風燈高挑,竟是未見分曉。平原君信陵君大爲振奮,次日在胡楊林下搭起了高台,三千門客與遊學邯鄲的名士將胡楊林擠得滿蕩蕩人山人海。公孫龍子支撐三日,最後終於長笑一躬:『在下今日拜服,心中卻終歸不服也!但有十年,再見分曉!』
荀子乃趙國大家,平原君倍感榮耀,將書吏錄寫的論戰辯辭廣爲散發,自然也給了荀子長長一卷。此後荀子到了蘭陵,便將論戰辭做了一番修訂,定名爲【正名】。這【正名】篇備細記載了荀子對名家的全面批駁,使公孫龍子『今日拜服』的要害卻在其中的根基之論,大要有三:
其一,正名正實。也就是先對『名』『實』作出明確界定。荀子說:『名固無宜〔物事的名稱本無所謂好不好〕,約之以命〔眾人相約以命名〕。約定俗成謂之宜,易於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什麼名稱指向什麼物事,並非一開始就固定的〕,約之以命實〔眾人相約用這個名稱命名這個物事〕,約定俗成謂之實名〔眾人都承認了,這個實物的名稱也就確立了〕。』荀子此論一出,『名』『實』便有了確定的界限。
其二,名、實之關聯變化。名家辯題之出,大多在名實之間的關聯變化上做文章。所以荀子特意申明:『名有固善〔名稱要起得很好〕,徑意而不拂〔平直易曉而不使人誤解〕,謂之善名。物有同狀而異所者〔物事有形狀相同而實質不同者〕,有異狀而同所者〔有形狀不同而實質相同者〕,可別也。狀同而異所,雖可合,謂之二實。狀變而實無別而爲異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別,謂之一實。此事之所以稽實定數也〔稽查物事的實質來確定名稱的多寡〕,此,制名之樞要也。後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這裡,對名實之變做了根基上的說明,實際上便駁倒了名家的混淆名實之論。譬如名家『二十一事』之『狗非犬』,便是拿大狗小狗名稱不同做文章。可荀子指出,形狀變而『實』沒有區別,只是相異,這便是化〔變化〕,有變化而無區別,便是二名『一實』!也就是說,大狗小狗形狀各異,其『實』相同,所以是一種物事而兩種名稱罷了。
其三,揭示名家辯術要害所在。荀子羅列了名家所有命題的三種辯術,叫做『三惑』〔三種蠱惑之法〕:其一,用名以亂名,如狗非犬、白馬非馬等辯題;其二,用實以亂名,如山出口、山與淵平等辯題;其三,用名以亂實,如黃馬驪牛三等辯題。如此一來,名家之『術』便了無神秘,詭辯之法也易爲人識破了。
【正名】篇最後告誡天下士子說:『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也就是說,對那些徒以言辭辯術標新立異驚人耳目的言行,一定要慎重辨別。顯然,這是對名家的警告,也是對天下學子的提醒。
……
韓非唱說一罷,少學子弟們大感新奇,滿場一片笑聲不亦樂乎。黃衫甘羅先笑叫起來:『這若算學問,我明日也出得三五十個了!』『我一個,樹不結果!』『我一個,田不長廟!』『我也一個,男非男,女非女,狂且有三!』轟然一聲,全場大笑起來。
『靜』李斯長喝一聲深深一躬,『請老師大講。』
『汝等輒懷輕慢之心,終非治學之道矣!』荀子肅然正色道,『名家雖非大道,辯駁之術卻是天下獨步,否則無以成勢也。論題易出,論理難成。公孫龍子若來,汝等誰能將其二十一事駁倒得三五件?誰能將其立論一舉駁倒?若無此才,便當備學備論,而非輕慢妄議,徒然笑其荒誕而終歸敗學也!』
全場鴉雀無聲之時,突然卻有一個紅衣少年從後場站起拱手高聲道:『弟子以爲,戰勝公孫龍子並非難事!』
『你是何人?妄言學事!』黃衫甘羅厲聲喝問一句。
『在下魯天,方才進山。』
荀子悠然一笑:『魯天呵,你可是魯仲連舉薦之人?』
『正是!弟子未曾拜師而言事,老師見諒!』
『學館非官府,何諒之有呵?』荀子慈和地招手笑道,『你且近前。方才昂昂其說,戰勝公孫龍子並非難事。你且說說,戰勝之道何在?』
『老師容稟,』紅衣少年從容做禮侃侃道,『弟子有幸拜讀老師大作【正名】篇,以爲老師已經從根基駁倒名家!只須將【正名】篇發於弟子們研習揣摩,不用老師親論,人各一題,韓非兄統而論之,戰勝公孫龍子便非難事!』
『呵呵,倒是排兵布陣一般也。』荀子顯然對這個曾經讀過自己舊作的少年頗有好感,思忖間繼續一問,幾乎便是尋常考察少學弟子的口吻了,『說說,【正名】篇如何從根基上駁倒了名家?』
『弟子以爲有三!』少年竟似成竹在胸一般,『其一,老師理清了名家諸論之要害,猶如先行擊破名家中軍大陣!名家二十一事,幾乎件件混淆名實之分。老師從正名論實入手,一舉廓清名實同異,綱舉目張,二十一事便件件立見紕漏也!其二,老師對物名成因立論得當,使混淆名實之巧辯成子矛攻子盾。其三,老師對名家混淆名實之巧術破解得當,歸納以「三惑」辯術:以名亂名、以實亂名、以名亂實,並一言以蔽之,「凡邪說辟言,無不類於三惑者矣!」使人立見天下辯者之淺智詐人。此猶兩翼包抄,敵之主力不能逃脫也!』
荀子哈哈大笑:『後生誠可畏也!連老夫也得排兵布陣麼?』
李斯一拱手道:『老師,魯天所言,弟子以爲可行!』
『弟子贊同!』韓非陳囂也立即跟上。
『我等請戰!』黃衫少年甘羅昂昂然道,『老師但發【正名】篇,我等少學弟子人各一題,與名家輪番論戰,定教公孫龍子領略荀學正道!』一言落點,少年弟子們便是一片呼應,大庭院中嚷嚷得一團火熱。
『後學氣盛,老夫欣慰也!』荀子嘉許地向少學弟子們招了招手,轉身卻看著李斯沉吟道,『只是倉促之間,何來忒多竹簡刻書?』
李斯慨然道:『此等瑣務老師無須上心,弟子辦妥便是!』
『好。』荀子笑了,『備學備論你來操持,韓非甘羅襄助,如何呵?』
『弟子遵命!』
荀子起身離座向紅衣少年一點頭,說聲你隨我來,便悠悠然向山洞去了。紅衣少年笑著對李斯韓非一拱手,便也匆匆跟去了。進得山洞又進了執一坊,紅衣少年打量著洞中滿蕩蕩的書架書卷,不禁驚訝乍舌又頑皮地對著老人背影偷偷一笑。荀子走到大石案前在大草蓆上坐定,便是突然一問:『蒙恬,你到蒼山意欲何爲呵?』紅衣少年頓時愣怔,張紅著臉吭哧道:『老師,你卻如何,如何知道我是蒙恬?』荀子淡淡道:『語涉兵道,齊語雜秦音,若非將門之後、咸陽三少才嬴、蒙、甘之一,卻是何人?』紅衣少年目光閃爍道:『老師,這,這是揣測,算不得憑據。』荀子悠然一笑:『老夫當年入秦,【正名】篇全文只被應侯范雎索得一卷。應侯徵詢老夫:將軍蒙驁與他交誼篤厚,其子蒙武好學,【正名】篇全文抄本能否饋贈其蒙氏一卷?老夫念及將門求學,便破例答應了。三惑之說,惟留秦本有之。小子誦得【正名】,記得三惑,不是蒙氏之後麼?』
『老師明察!蒙恬隱名,願受懲罰!』
『小子快意人也!你只說,果是要在蒼山求學麼?』
『老師……』蒙恬憋得一臉通紅,卻說不出話來。
『蒙恬呵,老夫明白說話。』荀子輕輕叩著石案,『你若果真求學,必有大成,老夫自當悉心育之也!然則,老夫雖居山野,卻也略知天下風雲。甘氏歸秦,將甘茂之孫甘羅送來蒼山修學。由是,老夫知方今秦國正在低谷艱危之時,蒙氏已是秦之望族國之棟梁。當此之時,你能置身事外而做莘莘學子乎?便是當真求學,又何須不遠千里苦尋魯仲連舉薦?再者,你天賦過人,又喜好兵事,亦終非治學之人也。凡此等等,你豈能當真爲求學而離國有年蹉跎在外也!』
『老師!』蒙恬撲地大拜,『蒙恬淺陋無知,老師教我!』
荀子扶起了泣不成聲的少年。蒙恬拭去淚水,便從頭至尾將十多年來秦國的變故備細敘說了一遍,末了坦然道:『少君與王翦及弟子三人遇合,只想爲秦國求才,以備文信侯之後將相可倚。只因歆慕老師與魯仲連大名,我便借祭祖之名離國,實則只想借遊學之機尋覓人才,並無他圖。若擾亂學館,蒙恬自當即刻離去。』
『小子差矣!』荀子喟然一嘆卻又一笑,『以小子眼光,蒼山可有人才?』
『有!李斯、韓非、甘羅!』
『陳囂算不得一個?』
『恕弟子唐突……陳囂似更宜治學。』
『不錯,小子尚算識人也。』
『老師是說,三人可以入秦?』蒙恬大是驚喜。
『小子好算計也!』荀子朗朗笑了,『人各有志,雖師不能相強。老夫只知你來意便了,至於各人何去何從,非關老夫事也。』
『弟子明白。謝過老師!』蒙恬又大拜在地重重叩了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