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九回 劉伯溫定計破敵 陳友諒挈眷逃生 之二

明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4:09

友諒即待以酒食,令他還報道:『歸語康公,我到江東橋,三呼老康,即當倒戈內應,不可誤事!』

利令智昏。

司閽唯唯連聲。返報茂才,茂才即入稟元璋,元璋笑道:『友諒友諒!已入我彀中了。』

急令李善長帶了工役,乘着月夜,把江東木橋,改為鐵石,一夕而成,大書江東橋三字,令人一望便知。善長還報,元璋即命常遇春、馮國勝、此時馮國用已歿,弟勝承襲兄職。華高等,率帳前五翼軍,伏石灰山側,徐達伏兵南門外,並各囑道:『我當統兵至盧龍山,你等可遙望山上,豎着赤幟,便知寇至;改豎黃幟,乃可麾兵殺出,休得有誤!』

諸將領命去訖。此兩路是防陸。又命楊璟駐兵大勝港,張德勝、朱虎等,領舟師出龍江關外。此兩路是防江。分撥已定,乃親自督兵出城,至盧龍山駐紮,專待友諒兵來。

不一日,友諒果聯舟東下,至大勝港,口甚狹,僅容三舟,瀕岸又見有重兵駐着,楊璟兵出現。恐被出擊,不敢停留,遂退出大江,徑來覓江東橋。距橋約半里,已有江東橋三字,映射眼波,只橋是大石砌成,並非木質,未免心中懷疑,至此尚不知中計,確是笨伯。復駛近橋邊,連呼老康老康,憑他叫破喉嚨,並沒有人出應,只有空中聲浪,回了轉來,也答他是老康兩字。妙甚。趣甚。友諒才知中計,但因船多人眾,恰還沒有慌忙,復下令向龍江進發。既抵龍江,即遣萬人登岸立柵,聲勢銳甚。時方酷暑,烈日炎炎,元璋服紫茸甲,在山上張蓋督兵,嗣見將士揮汗如雨,立命去蓋,與將士同曝日中。馭兵之道在此。將士欲下山奪柵,元璋道:『天將下雨,汝等且就食,俟乘雨往擊未遲。』

想是劉軍師教他。

諸將昂頭四顧,並沒見有雲翳,大都莫名其妙,只好遵令就食。食方畢,西北風驟起,黑雲四至,大雨傾盆而下,元璋即命將士下山拔柵,一面豎起赤幟。友諒見立柵被拔,亦麾眾力爭。兩下相殺,雨忽停止。元璋復改豎黃幟,並發鼓聲。於是常遇春等自左殺到,徐達自右殺到,把登岸的敵兵,統驅入水中。友諒忙麾舟渡軍,舟甫離岸,張德勝、朱虎又領舟師殺來,嚇得友諒不知所為,偏偏潮神又與他為仇,來時潮漲,去時潮落,把數百號兵船,一概膠住淺灘,不能移動。友諒無法可施,忙改乘小舟,飛槳逃出,其餘軍士,亦多投水逃生,有一半不善泅水的,統沉沒江心,至河伯處當差去了。元璋復命諸將追襲,自率親兵,收奪敗艦,共得巨艦百餘艘,戰舸數百,連友諒所乘的大船,亦一律獲住,船中尚留着康茂才書,元璋不覺失笑道:『呆鳥呆鳥!』言已,復檢點俘虜,共得七千餘人,押領而歸。

且說友諒易舟西遁,又見敵舟遠遠追來,忙下令加槳飛逃,至慈湖,距敵舟不過數丈,正在着急,又遇火箭射至,烈焰飛騰,那時急不暇擇,只好駛舟近岸,一躍登陸,鼠竄而去。這邊的張德勝、朱虎及廖永忠、華雲龍等,哪裡肯舍,毀了友諒的舟,復上岸力追,直抵採石。不防友諒得了援兵,回馬來戰,張德勝首先陷陣,致受重傷,死於軍中。廖永忠、華雲龍等,見德勝陷沒,勃生義憤,捨命衝鋒,一場死斗,仍將友諒殺敗,友諒方棄甲曳兵,逃回江州去了。友諒一敗。

嗣是徐達復太平,胡大海取信州,馮國勝等取安慶,露布飛馳,歡聲騰躍。偏友諒不肯干休,遣張定邊攻安慶,李明道攻信州,安慶竟被奪去,信州由李文忠往援,擒住明道,獻至應天。明道願降,並言友諒可取狀,於是元璋復造了龍驤巨艦,親率舟師,再攻安慶。廖永忠、張志雄等,奮勇當先,拔了水寨,進兵攻城,自旦至暮不能下。劉基獻議道:『安慶城高而固,急切不能攻下,何若移師江州,破他巢穴。』

的是勝着。

元璋不待說畢,即下令撤圍,鼓舟西上。聰明人不消細說。舟過小孤山,遇有數舟來降,舟中有兩員大將,一個叫作傅友德,一個叫作丁普郎。元璋召入,問明來歷,知系友諒部將,棄暗投明,自然心喜。且見友德較為英武,便命他仍率原舟,作為前導。沿途遇着江州巡兵,一概招降,稍有不服,立刻掃淨。片帆風順,徑達江州城下。友諒聞報,尚疑是士卒誤傳,待至城外鼓角喧天,方知敵兵果到,慌忙整兵守御。仿佛做夢。惟江州抱水依山,也是一座堅城,友諒倚作巢穴,簡直是不易攻的。當下一攻一守,相持兩日,城完如故。友諒稍稍放心,不想到了夜間,敵兵竟登城殺入,急得友諒手足無措,忙挈妻逃出城門,乘舟西奔,逃至武昌去了。友諒二敗。原來元璋用劉基計,密測城堞高度,令工兵在各艦尾,搭造天橋,乘着暗夜,一列將船倒行,直逼城下,天橋與城堞,巧巧銜接,將士援橋登城,不費甚麼氣力,竟得殺入城中,友諒還道神兵自天而下,哪得不倉猝逃去?原來如此。

江州已下,南昌守帥胡廷瑞,也遣使鄭仁傑輸誠,唯請勿散他舊部。元璋頗有難色,劉基在後,潛踢元璋所坐胡床,元璋大悟,又似張子房之躡沛公。乃遣仁傑還,並賜書慰諭,准如所請。廷瑞即遣甥康泰齎書請降,自是餘干、建昌、吉安、南康諸郡縣,相繼投誠。元璋又命趙德勝、廖永忠、鄧愈等,分兵四出,略瑞州、臨江,拔浮梁、樂平,並攻克安慶贛皖一帶,十得七八。元璋乃率軍東還,道出南昌,胡廷瑞率甥康泰及部將祝宗等,出城迎謁。元璋慰勞有加,並令廷瑞等同歸應天,留鄧愈駐守南昌,葉琛任知府事。臨行時,廷瑞密白元璋,以祝宗、康泰二人,不甚可恃,元璋乃令二人歸徐達節制,從征武昌,不意元璋才歸,祝宗、康泰果謀叛返兵,襲入南昌。葉琛戰死,鄧愈單身逃免。幸徐達旋師平亂,誅祝宗,赦康泰,南昌復定。元璋聞報,方轉憂為喜道:『南昌控引荊、越,系西南藩屏,今為我有,是陳氏一臂斷了,但非骨肉重臣,恐不可守。』

乃改南昌為洪都府,命侄兒朱文正為大都督,統率趙德勝、薛顯等,與參政鄧愈,一同往守。各將方去,忽由浙東迭來警耗,報稱胡大海、耿再成兩將,被刺身亡,元璋又出了一大驚,小子走筆至此,又有一詩詠道:

大功未就已身捐,百戰沙場總枉然。

只有遺名垂竹帛,忠魂猶得慰重泉。

畢竟胡、耿兩將如何被刺,且看下回分解。


【後評】

本回所敘,純系朱、陳兩方戰事,而朱氏之得勝,又全屬劉基之功。陳友諒既得太平,即乘勝東下,聲勢銳甚,金陵諸將,議降議避,莫衷一是,元璋雖智不出此,然非劉基之密為定計,則未必全勝。史傳多歸美元璋,此系善則稱君之常例,演史者所當推陳出新,不得仍如史官云云也。至若江州之役,南昌之降,則劉基本傳中,亦歷述其匡贊之功。天生一朱元璋,復生一劉伯溫,正所以成君臣相濟之美,非揭而出之,曷由顯劉青田之名乎?惟近世小說家,有以神奇稱基者,則未免附會,轉失其真,是固本書所不取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