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6 04:20
卻說歐戰已畢,各國將開議和大會,中國政府,不得不派遣專使,赴會議和,當下由徐總統擇定一人,就是外交總長陸征祥。征祥曾因事請假,部務委次長陳籙暫行代理,此次奉使赴洋,不便逗留,便即束裝起行,乘輪赴歐去了。是時英美法日意五國公使,統奉五國政府訓令,願爲中國南北調停和議,先提出勸告書,遞交北京政府。徐總統本是請他幫忙,當然心心相印,不煩瑣復。五國公使,又電令駐粵領事,各向廣東軍政府,致書勸和,大略說是:
法、英、意、日本、美諸國政府,因見此二年內,中國內亂,已久不停,大有分崩景象,甚爲懸系。此項紛亂情形,不特與外國利益有損,且致中國治安之慘禍,因此所生不靖之情,反足鼓勵敵人之氣,而與大戰緊急之轉機,妨礙中國與協和諸國實行會辦之舉。今該轉機已成過時黃花,各國人民,正盼組織環球,以達各處人民平安公允之時,中國未能統一,則各國民應爲之事,更屬難爲。茲法、英、意、日本、美諸國政府,對於中國大總統解決內亂之所設施,深滋冀望之懷;且對於南方各要人之態度,亦樂觀其有欲和平了結,同等趨向。是以各該政府,就此聲明對於北京政府及南方各要人,願與廢除個人私懷,及泥守法律之意見,一面謹慎從事,免除障礙議和之行爲,一面迅以慷慨會商之行,而以法律暨顧及中國國民利益之熱心爲根據,尋一兩造和息之路,始克使華境以內,平安統一,此各國政府同心暨殷盼之忱也。此時法英意日本美諸國政府,聲明其切實贊同雙方,欲解決向日分裂之爭端。惟擬欲使知毫無最後干涉之策,亦無指揮或諫勸此次議和條件之意,故此項條件,必須由中國國人,自行規定所欲者。只系盡其所能,鼓勵雙方於所望所行各事上,達議和統一之目的。俾中國國民,對於各國,冀望重建之功所肩之責,於中國歷史上更爲擴充矣。特此勸告。
這篇勸告書,已經將西文譯作華文,廣東軍政府,即用華文答覆云:
兩年以來,中國因內爭而致國內治安及外國利益俱受損失,並使中國不能切實協助聯盟國,爲公道正義之競爭,軍政府對此殊深痛惜。軍政府對於此項協助尤爲關切者,蓋以其戰爭之主義,與法、英、意、日、美各聯盟政府之主義若合符節。護法者非爲個人意見,或法律細節而動干戈,實爲反對武力主義,並求民主主義之得安全於中國也。國會被非法之解散今幸仍正式開會於廣州,憲法視爲具文,武力派之橫暴亂政,皆所以使護法者迫不得已,而以兵戎相見,伸張直道。今各友邦覺悟,欲縮短中國內爭,回覆和平之唯一善法,在停止供給款項於武力派,本政府極爲感佩。
本政府信武力派現有意言和,已經令所部各軍停止進攻,且告知武力派所選出之首領,在適合地點,直接開和平會議矣。此種和平,不能苟且從事,無相當之保障,遺留勢力,使將來隨時復可擾亂國內和平。英、法、意、日、美各聯合政府之意見,謂須根據法律及注重全國人民利益,以爲調和之主旨,各政務總裁深表同情。然則此次和平,必爲公正的和平,及永久的和平,庶幾中國得以設立一適任及進步之政府,發展真正共和民主之政治,在國際會議上,占應得之地位。各政務總裁,感謝法、英、意、日、美各聯合政府關切中國之幸福,而對於各政府希望中國在籌議世界善後,亦應列入。關注盛意,尤爲深感。謹此布復。
先是徐總統與錢代總理,已得外人承認,許爲調人,因即通電各省,召集督軍等至京,會議辦法。於是奉天督軍張作霖,安徽督軍倪嗣沖,直隸督軍曹錕,吉林督軍孟恩遠,湖南督軍趙倜,湖北督軍王占元,江西督軍陳光遠,山西督軍閻錫山,淞滬護軍使盧永祥,綏遠都統蔡成勛等,均先後到京。徐總統特在集靈囿四照堂中,作爲會議場,帶同全體國務員,暨參戰督辦段祺瑞,入堂開會。各督軍聯翩趨至,列席討論,本來是黨派不同,有主戰的,有主和的,此番因內外交迫,主戰派亦不便堅持前議,只好見風使帆,同聲呼和。就是倡議平南的段督辦,也以爲久戰無益,與徐總統表示同情。非服徐東海,實爲外議所迫,不得不然。
當時議定政策五條:
一便是停戰撤兵;
二乃是應付外交;
三是被兵各省的善後;
四是收束軍隊的辦法;
五整理財政的用途。
彼此討論了大半日,即在四照堂開宴,飲酣乃散。越宿,便將議決各節,通電各省。各督軍亦陸續出京,各回原任。嗣是禁募軍隊,飭守官方,各種弭亂求治的通令,蟬聯而下。徒託空言。還有熊希齡、汪大燮等爲聯絡協約國感情起見,特在京中發起協約國國民協會,組織就緒,推定熊希齡爲會長,汪大燮及法人鐵士蘭爲副會長。又由總統府中特設外交委員會,令汪大燮爲會長,熊希齡等爲委員,調查審議對外事項,凡各部署亦得派遣事務員,入會與議。此外如全國省議會、商會、教育會,亦皆推舉代表,就京師組織全國和平聯合會,於民國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成立,宣告大眾,略云:
本會聯合全國省議會、商會、教育會,業於十八日開成立大會。各法團推定代表到會者,已逾過半數,本會實爲完全成立,用特宣布本會進行宗旨,以告我國民。
本會由全國法定團體組織而成,爲真正民意機關,故對於南北和平會議,應實行共和國民應盡之職務,遇有雙方衝突之點,及與大多數利益關係之處,實行發表國民真正意見,以立於第三者仲裁地位,此其一;本會對於南北雙方,本無偏袒之見,惟此次南北會議,凡關於種種善後問題,均待解決,茲擬於本會內附設各種研究部,於事前預先討論,以便將來發表民意,主張公道,不居國民會議之名,實行我第三者仲裁之本旨,此其二;本會既立於第三者仲裁地位,我國民責任之重可知,茲後計劃進行,尤關重大。本會自當推出對內對外最負重望之人,主持一切,爲會中之砥柱,並將本會一部分事務,移至南北會議地點,實相結合與貫徹我國民正大之主張,非達到南北真正根本和平之目的不止,此其三。凡此三大宗旨,均經本會評議部議決實行,用特宣布,深望於全國同胞,贊成本會,協同進行,除通告南北當局外,謹此宣言。
朝野上下,一致言和,饒有轉危爲安、悔禍求存的希望。差不多望梅止渴。但中國人往往有口無心,口中雖說得天花亂墜,心中卻未必真能踐言。又況各省軍閥,統是意氣自豪,不顧國家,專顧自己,所有逐月賦稅,除撥作軍餉外,多半納入私囊,所以一做督軍,便成富翁,多則千萬,少即百萬,百姓原不能過問,就是中央的財政部,也未敢徹底清查,只好聽他一塌糊塗,遷延過去。此外如關卡征榷,局廠徵收,又皆抵充外債,無從支取。看官試想,這中央政府,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叫他如何支持?所以徐總統就職以後,仍然是借債度日,什麼電話借款,什麼紙幣借款,表面上俱爲整頓實業起見,由財政交通兩總長出面,告貸東鄰,暗中實多是指東話西,救濟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