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一百五十六回 失廈門臧楊敗北 進仙霞萬姓哀鳴 之二

民國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4:20

周蔭人見不能取勝,又想起去年與粵軍夾攻的情形,回應二十三回。便派代表往潮、惠和洪兆麟商議,請其派兵北上,攻臧、楊之背。洪兆麟因臧致平占了漳州,也恐他往南發展來攻自己的背面,造成和中山系軍隊夾攻自己的局面,立即應允通電聲討臧、楊,臧、楊有何罪?可供聲討,不過與自己不利耳。率兵北上。好在這時東江的戰局,已在停頓之中,滇、桂、黔、粵各軍,時有內訌,不能直搗潮、惠,暫時抽調軍隊,諒還無妨,便拔隊向漳州進攻。臧致平腹背受敵,支持不住,又和何、楊等退出漳州,衝過龍巖,占了汀州。周蔭人等乘著戰勝之威,又率隊進迫汀州。

臧、楊等都知汀州決不能守,因和何成浚商議道:『汀州孤城,萬不能堅守,浙江盧子嘉和我們素有接洽,不如衝過江西,從玉山入浙,不知我兄可肯同行?』

何成浚尋思了一會,方道:『我想到廣東去投中山先生,擬即率隊由江西入粵,不知兩兄以爲何如?』

楊化昭道:『人各有志,既兄志在投奔中山,我們也不敢相強,好在中山與子嘉,都在反直團體之內,何分彼此。』

議定之後,便即拔隊離汀,何成浚由會昌轉入廣東去了。

蔡成勛聽說臧、楊入贛,便派人接洽改編。

臧致平笑道:『蔡成勛何物,豈是用我之人?』

蔡成勛一庸材耳,宜乎爲臧氏所輕。當時嚴詞拒絕。

使者道:『兩君現在勢窮力竭,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如不歸順蔡督,更待何往?倘蔡督派兵兜截,兩君雖欲歸順,也不可得咧。』

臧致平笑道:『我們人數雖只有五六千之眾,然而轉戰千里,孫傳芳竭全省之力來兜截我們,也被我們衝過,何怕什麼蔡督?是實事,不是吹牛。蔡督如講交情,不來攔阻我們,讓我們通過到浙江去,我們當然感激不盡,將來總有報答之時。此是講情理,見自己不是一味恃蠻者。倘必欲相厄,那時實迫處此,只好請蔡督莫怪了。』

此是威之以硬,見自己是不怕兜截者。

使者見他態度如此決絕,知道多說無用,怏怏而去。臧致平令全軍一齊前進,走了一日,忽報前面有蔡軍阻止前進。臧致平大怒道:『蔡成勛太不量力,如何敢來阻我?』

當下便令楊化昭爲前鋒,向蔡軍猛衝。講到江西軍,在東南各省中,原屬最闒茸的軍隊,自來不耐戰鬥,如今遇見這位慣玩肉搏的楊化昭,如何抵抗得住?一交綏,便即四散敗走。不經戰。楊化昭見蔡軍很少,十分奇異,叫過捉住的俘虜來問,方知他們是因派來運送軍械,並非派來堵截的。楊化昭聽了這話,大喜道:『我們正缺械彈,想不到竟有人送來。』

當令把奪下的械彈,分發給兵士配用。

這消息報到南昌,江西省城。蔡成勛禁不住大怒道:『臧、楊太無禮義了。我好意接洽改編他們,不願意也還罷了,如何又劫奪我的軍械?此仇不報,有何面目見人?』

當即調集大隊陸軍,在建昌、金谿方面堵截。臧、楊軍前衛探得這事,便來向臧致平請示。臧致平得了此報,急和楊化昭商議道:『江西的地勢,我們不熟,如敵人用抄襲之法,我們必中其計,現在不如分作三路,你任中鋒,教劉長勝擔任左翼,我自己任右翼,你如沖得過固好,沖不過,你可稍退,讓我們左右兩翼,攻擊他的側面,取三面包圍之勢,定可戰勝。即使不能勝,也決不致被他抄襲了。』

楊化昭應諾。三人分兵訖,楊化昭中鋒先進,在新豐司地方和蔡軍接觸。蔡軍還沒見楊軍的影子,便槍炮齊發,亂轟一陣。可發一笑。楊化昭卻安然處之,並不還擊。等到兩軍相距甚近,方令開槍。才是慣家作用。不一時,愈戰愈近,相距不過十餘密達,楊化昭便令上刺刀衝鋒。又玩肉搏的老調兒了,此公真是狠貨。兵士齊聲大喊,奮勇向蔡軍猛撲。蔡軍起初還忙不迭的開槍,並亂用機關槍掃射,等到楊軍衝過了十字火線,相距只有三四密達的光景,早已丟了槍械,紛紛奔逃。楊化昭哪裡肯舍?竭力追擊,追擊蔡軍槍械委棄了一地。臧致平、劉長勝又從左右殺來,殺得蔡軍更無逃處,潰散得幾不成軍。臧、楊衝過了建昌、金谿,由江滸、胡坊、河口、廣信、玉山,退入浙江的常山。

浙江人民,聽說臧、楊的軍隊入境,恐怕引起戰事,一齊電請盧永祥派軍防堵。盧永祥哪裡肯聽?臧、楊輕蔡而重盧,亦知盧氏必能重視彼等也。浙江紳商,都藉口餉項困難,情願集資遣散,一面推代表去見盧永祥。盧永祥道:『我心上何嘗不知道浙江財政困難,不能再供給軍隊的餉項,但我本與臧、楊有約,他今窮而歸我,我如拒絕他,或者解散他,不但有乘人於危之嫌,良心上也如何過得去?』

紳董們再三勸解,盧永祥總不肯聽,紳董只得怏怏而出。盧永祥當即派人赴衢州常山改編臧、楊軍隊爲一混成旅,並定名爲浙江邊防軍,以臧致平爲司令,楊化昭爲旅長。

從此直派方面因攻浙聯浙的主張不同,曾造成洛陽、南京兩大實力派的意見大衝突。這時齊燮元便拿著這事去責備吳佩孚,吳佩孚也覺得有些說不過去,便即電致盧永祥,請其即將臧、楊兩部遣散,一面電令蘇、皖、贛、閩四省監視浙軍的行動。浙江各團體也因一時盛傳四省攻浙,解決臧、楊的風聲,一天緊於一天,都紛紛籲請盧永祥解散臧、楊部隊。這種電報,一時如雲蒸霞蔚而起。現在把浙江省議會發給盧永祥的一個電報,錄在下面,也見當時浙江人民反對之烈了。

原電的內容,大意道:

臧、楊入浙,全省人民莫不驚惶失措。度以事理,揆以環境,其不可不另籌解決之理有四,敢爲督辦陳之。浙江雖爲財賦之區,而曆年供應浩繁,軍費重積,頻年以來,漸入窘境,國省各稅所入,以應原有各軍,已有竭蹶之慮,何能再增負擔?一也。臧、楊以不容於閩,見逐於贛,始改就浙江。閩、贛皆與浙省爲鄰,萬一進兵致討,必致牽動大局,二也。前此和平公約及督辦歷次宣言,不容客軍入境,今收容臧、楊,是實始破壞和平公約之咎,三也。浙江陸軍,原有一二兩師,益以第四第十,已達四師之數,以固邊防,綽有餘裕,收容改編,義無可取,四也。務乞俯順民意,另籌解決之道,浙江三千萬人民幸甚。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