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二十四回 兩親王因敗為功 諸藩鎮束手聽命

清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4:27

卻說高大節到了醴陵,來助夏國相,相見畢,國相道:『前時我軍已入江西,奪了萍鄉縣,方思與耿軍會合,直攻南昌,不料清安親王岳樂,殺敗耿軍,把廣信、建昌、饒州等處,都占了去,他又從袁州來攻長沙。我領軍至江西阻御,因他有西洋大炮數十尊,很為厲害,所以敵他不過,退回醴陵。』

高大節道:『岳樂前來,江西必然空虛,末將不才,願帶本部兵四千,繞出岳樂背後,公擊其前,我掩其後,必獲全勝。』

夏國相道:『此計甚妙!但將軍只有四千部兵,恐怕不夠,須就我處撥添兵馬方好。』

大節道:『兵在精不在多,從前岳飛只有背嵬兵五百,能破金人數萬。況部下的兵,已有四千,哪裡還不夠用?』

的是將才。

國相大喜,即令大節去訖。

且說清安親王岳樂,奉命南征,到了建昌,適值閩藩總兵白顯忠,攻陷城池,岳樂督攻不下。嗣從北京運到西洋大炮,接連轟城,顯忠大恐,棄城遁去,岳樂乘勝克復廣信、饒州。會清廷命他進攻湖南,遂從袁州進發,遇着夏國相前鋒,一陣炮彈,把他擊退,乃在袁州休息三日,進攻湖南,一面咨請簡親王喇布,移鎮江兵至南昌,在後策應,也算精細。自是放心大膽,督兵前進。將至醴陵,忽聞流星馬來報,敵將高大節已率兵數萬,從間道去攻袁州了。岳樂驚道:『袁州是吾後路,若被占領,大有不便,這卻如何是好?』

部將伊坦布道:『看來只好催簡王爺進守袁州,我軍方可前進。若不如此,恐要腹背受敵哩。』

岳樂依議,扎住營寨,差人飛咨簡親王。不防前面又有探子前來,報稱夏國相從醴陵來了。岳樂急傳令回軍,霎時大營齊拔,卷旆還轅,約行百餘里,天色已晚,見前面有一大山,岳樂便命倚山紮營,待明日再行。這時候軍心已懈,巴不得紮營留宿,部署已畢,埋鍋造飯,飽餐一頓,正欲就寢,突聞山下炮聲響亮,全營大驚。岳樂急命偵騎探望,回報這山名螺子山,山形如螺,樹木蓊翳,也不知敵兵多少,只是偏插偽周旗號,岳樂道:『山勢既如此峭峻,我軍不宜上山,速發大炮向山轟擊。』

營兵得令,就扛着西洋大炮出營。岳樂親自督放,對着山上,撲通撲通的放着無數彈子。等到煙霧飛散,遙望過去,大周旗幟,仍然如舊。岳樂再命放炮,又是撲通撲通的一陣,山上旗幟,雖打倒了數十面,還有多半豎在那裡。

岳樂道:『不好了,我中了敵計了。』

伊坦布驚問緣由,岳樂道:『這分明是疑兵,你聽山下並沒影響,反使我軍失卻無數彈子。』

曉得遲了,炮彈已放完了。

便止住兵士放炮,命將大炮抬還營內。甫入營,忽山上鼓聲亂鳴,矢石齊發。岳樂復出營觀望,見山上有一隊敵兵馳下,當先一騎,大叫道:『岳樂休走!』

此時岳樂魂膽飛揚,急上馬逃走。營兵見統帥已逃,還有哪個敢去截陣,自然沒命的亂跑了。一陣亂竄,自相踐踏,竟死了無數人馬,連伊坦布也不知下落,西洋大炮,更不必說。

岳樂既逃過了螺子山,天已黎明,驚魂漸定,遂收拾殘兵,奔回袁州,滿望簡親王喇布,在袁州接應,不料袁州城上,已插了大周旗幟。周幟又見,能不驚心?岳樂正在驚疑,又聽城東北角有一片喊殺聲音,岳樂忙登高遙望,正是周兵追殺清兵。岳樂捏了一把汗,暗想:『此時不上前救應,我軍亦沒有站足地了。』

遂下山部勒隊伍,繞城馳救。周兵見後面有清軍殺到,只得回馬來敵岳樂。岳樂驅兵掩殺,怎奈周兵隊裡的大將,一支槍神出鬼沒,竟把清兵刺倒無數。岳樂知不能取勝,領兵殺出,望東北而去。那將也不追趕,收兵入袁州城。

原來那將正是高大節,他從間道繞出袁州,把袁州城奪下,當下遣了百騎,埋伏螺子山,作為疑兵。他料岳樂回軍,必從此山經過,見了旗幟,定要放炮,炮彈已盡,那時回到袁州,可以截擊。適值清簡親王喇布,來應岳樂,到了大覺寺,大節即出兵對仗,殺得喇布大敗而逃。總算岳樂去擋了一陣,大節方才退回。只是大節部兵,僅有四千,為什麼探馬報稱恰有數萬?這叫作兵不厭詐,大節慾恐嚇清軍,所以有此詐語。

語休敘煩,這一句是說部常套,實則上文數語,乃是要言,若非如此表明,閱者都要不明不白。且說岳樂迤邐奔回,喇布等還道是敵軍追趕,後來見了清幟,方把部兵扎住,與岳樂相會。兩下細敘,岳樂始知高大節厲害,嘆道:『此人若在江西,非朝廷福。』

言未畢,探報吉安亦已失守。岳樂與喇布道:『看來我等只好暫回南昌,再圖進取。』

喇布已經喪膽,自然依了岳樂,同到南昌去了。

那邊高大節既得了全勝,復分兵占據吉安,飛遣人至醴陵、長沙告捷。此時吳三桂已移師衡州,只留胡國柱居守。國柱得了捷報,也自歡喜。不意國柱部下,有副將韓大任素與大節不睦,入見國柱道:『大節確是勇將,但恐不能保全始終。』

國柱道:『你何以見得?』

大任道:『平涼的王輔臣,非一員勇將麼?援此進讒,不怕國柱不信。為什麼轉降清朝?』

國柱道:『他前時本是清臣,所以仍舊降清。』

大任道:『清臣且不怕再降,何況大節?前聞大節在王爺下,常自謂智勇無敵,才力出王爺上,若使清廷遣人招致,封他高爵,哪有不變心之理?』讒人之口,偏是格外中聽。

國柱道:『據你說來,如何而可?』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