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五十二回 關提督粵中殉難 奕將軍城下乞盟 之二

清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4:27

楊芳道:『琦中堂太覺糊塗,撫議未成,如何就自撤藩籬?現在門戶已撤,叫楊某如何剿辦?看來只好以堵為剿,再作計較。』

怡良道:『英兵已入烏涌,海面不必講了,現只有堵塞省河的辦法。』

楊芳道:『省河有幾處要隘?』

怡良道:『陸路的要隘,叫作東勝寺;水路的要隘,叫作鳳凰岡。』

楊芳道:『這兩處要隘,有無重兵防守?』

怡良道:『向來設有重兵,被琦中堂層層撤掉,琦中堂被逮,兄弟方籌議防守。但陸兵尚敷調遣,水師各船,被英人毀奪殆盡,弄到無艦可調,無炮可運,兄弟正在焦急哩。』

楊芳道:『艦隊已經喪失,且扼守河岸要緊。』

遂派總兵段永福,率千兵扼東勝寺;總兵長春,率千兵扼鳳凰岡。兩將才率師前去,探馬已飛報英艦闖入省河。楊芳擬自去視師,遂起身與怡良告別,帶了親兵數百名,親到河岸督戰;行近鳳凰岡,遙聞炮聲不絕,知已與英兵開仗,忙拍馬前進到鳳凰岡前,見總兵長春,正在岸上耀武揚威,督兵痛擊,英艦已向南退去。楊芳一到,長春方前來迎接,由楊芳下馬慰勞一番,再偕長春沿河巡視,遠望南岸河身稍狹,頗覺險要,便向長春道:『那邊卻是天然要口,為什麼不見守兵?』

長春答道:『河身稍狹的區處,便是臘德及二沙尾,聞林制軍督師時,曾處處駐兵,後來都由琦中堂撤去,一任英使出入,所以空空蕩蕩,不見一兵。』

楊芳剛在嘆息,忽見南風大起,潮水陡漲,忙道:『不好!不好!』

急傳令守兵,一齊整隊,排列岸上。楊果勇,不愧將材,可惜大勢已去。長春問是何意?楊芳向南一指,便道:『英艦又乘潮來也。』

長春望將過去,果見一大隊輪船,隱隱駛入,比前次更多一二倍,連忙令軍士擺好炮位,灌足火藥,準備迎擊。

頃刻間,英艦已在眼前,即令開炮出去,撲通撲通的聲音,接連不斷,河中煙霧迷濛,彈丸跳擲。那英艦仗着堅厚,只管沖煙前進,還擊的飛炮火箭,亦很猛烈。楊芳、長春兩人,左右督戰,不許兵士少懈。兩邊轟擊許久,潮亦漸退,英艦方隨潮出去。

楊芳道:『真好厲害!外人這般強悍,中國從此無安日了。』

知幾之言。

是夜,即在鳳凰岡營內暫宿。

次晨,美國領事,到營求見,由兵弁入報。楊芳道:『美領事有什麼事情,要來見我?』

遲了半晌,方命兵弁請美領事入營。兩下相見,分賓主坐定,各由通事傳話。美領事先請進埔開艙。楊芳道:『我朝與貴國,本沒有失好意見,上諭原准貴國通商,只是英人猖獗異常,與我尋釁,所以連累貴國。這是英人不好,並非我國無情。』

美領事道:『聞英人亦不欲多事,只因天朝不准通商,兩邊誤會,才有此戰。竊想通商一事,乃天朝二百年來恩例,何妨一例通融,仍循舊制。』

楊芳道:『我朝原許各國通商,寧獨使英人向隅?奈英人私賣違禁的鴉片,不得不與他交涉。且英人很是刁狡,今朝乞撫,明朝挑戰,如何可以通融?』

美領事道:『這倒不妨。英領事義律,已有筆據呈交呢。』

隨取出義律筆據,交與楊芳。楊芳瞧着,乃是幾行漢文,有『不討別情,惟求照常貿易,如帶違禁貨物,願將船貨入官』等語,便道:『照這筆據,似還可以商量。但英商再有販運違禁貨物,那便怎麼處置?』

美領事道:『英國商人,並未隨同茲事,若准他通商,貨船便即入口,就使英兵要戰,英商也是不肯,反可制服兵船,豈不是斂兵息爭的好事麼?』

楊芳道:『貴領事既與他說情,本大臣就替他奏請便是。只英艦不得無故闖入,須等上諭下來,或和或戰,再行答覆。』

美領事應諾而去。

楊芳回省與怡良商議,彼此意見相同,遂聯銜會奏,大旨以敵入堂奧,守具皆乏,現由美領事為英緩頰,姑藉此羈縻,為退敵收險之計。此奏很是。這奏一上,總道廷旨允從,失之東隅,還可收之桑榆,誰知道光帝偏偏不依,真正氣數。竟下旨嚴斥道:

覽奏,憤懣之至!現在各路徵調兵丁一萬六千有餘,陸續抵粵,楊芳乃遷延觀望,有意阻撓,汲汲以通商為請,是復蹈琦善故轍,變其文而情則一,殊不可解。若如此了結,又何必命將出師,徵調官兵。且提鎮大員,及陣亡將弁,此等忠魂,何以克慰?楊芳、怡良等,只知遷就完事,不顧國家大體,殊失朕望,着先行交部嚴議。弈山、隆文經朕面諭一切,必能仰體朕意,現已到粵,兵多糧足,自當協力同心,為國宣勞,以膺懋賞,斷不准提及通商二字,坐失機宜,此次批折,着發給閱看。欽此。

是時靖逆將軍弈山,及參贊隆文,還有總督祁貢①,俱已到粵,楊芳接見,便與敘起戰事利害,及奏請羈縻緣由。①貢,原文作 𡎴。

弈山道:『皇上的意思是決計主剿,所以參贊出奏,致遭嚴斥。兄弟亦知粵東空虛,但難違上命,奈何?』

祁貢道:『聞得前時林制軍,辦理的很是嚴密,何妨請他一議!』

弈山點頭稱善,當由祁貢取出名刺,去請林則徐。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