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6 04:27
卻說黃興既受了大元帥的職任,正擬派兵援鄂,忽聞清廷降旨,命袁世凱爲議和全權大臣,料知停戰在即,因此從緩。這袁大臣恰委任尚書唐紹儀,作爲代表,南下議和。唐奉命至漢口,先由駐漢英領事,轉告黎都督,黎不便力拒,允與熟商,當由雙方暫時停戰。唐紹儀進見黎都督,交換意見,議了兩天,黎以黃興在滬,已任爲大元帥,一切取決,當就上海開議。於是唐紹儀又從漢口乘輪到上海來,是時上海各代表,已公推博士伍廷芳爲外交總長,議和事亦委他主持。
會議地點,就在上海英租界的市政廳。兩下列座,除兩大代表外,尚有參贊數員。晤談後,各取委任書交閱,互驗屬實,然後討論和議。議至四點多鐘,伍代表提出四事:一,清帝退位;二,改行民主政體;三,給清帝年金;四,量恤旗民。
唐代表瞧這四條,不便承認,只答稱須電達內閣,方可定奪,當下散會。
看官!你想『清帝退位』四字,簡直是要將清室河山,歸還民國,清廷王大臣,焉肯即日允從?袁大臣自然不能代允,但欲峻詞拒卻,必致決裂,弄得戰禍綿延,終非良策。恰是兩難。想了又想,只好把君主民主兩問題,熟詳利害,復電唐代表,令他再行辯駁。唐紹儀乃續約伍廷芳,申議兩次,伍廷芳決立民主政體,方可休兵,彼此幾至決裂。當由德領事出爲調停,德領事名婆黎,系上海各領事的領袖,他奉駐京德使命,有意排解。遇開領事團會議,招集英美法日俄五領事,詳述意旨,五領事自然樂從。那時德領事即將意見書,交與伍、唐兩代表,其文云:
駐紮北京德國公使館,曾奉本國政府訓令,向各議和使陳述私見。德國政府,以爲中國如果繼續戰爭,不特有危於本國,並有危於外人之利益安寧。現德國政府,依舊嚴守中立,但不得不盡義,爲私交上之忠告。願兩議和使設法將戰事早日消滅,從兩造之所自願者,辦理一切事宜,有厚望焉。
伍、唐兩代表接書後,只得共表同情,再事磋商。會聞山東都督孫寶琦取消獨立,山西省城太原府,又由清軍占領。清廷一方面,似乎有些生色。嗣由革命黨大首領孫文,航海歸來,滬上各民軍代表,個個歡迎,一片舞蹈聲,喧呼聲,與吳淞江水聲相應,熱鬧的了不得。過了兩三天,各代表遂開選舉大總統會,投票選舉。啟箱後,孫文票數最多,應任爲大總統。續舉副總統,是黎元洪當選。大眾遂歡呼『中華共和萬歲』三聲,隨由各代表通電各處,於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即西曆一千九百十二年一月一號,組織中華臨時政府於上海,建號中華民國,即以此日爲民國元年元月元日。是民國一大紀念,故大書特書。
孫文赴南京受任,火車上面,遍插國旗,站旁軍隊林立,專送孫總統上車。由滬至寧,每到一站,兩旁皆列隊呼萬歲。午後抵南京,國旗招展,軍樂悠揚,政學軍商各界,統來站相迎。駐寧各國領事,亦到來迎接。各炮台,各軍艦,各鳴炮二十一門,表示歡忱。別開生面。
孫總統下車後,改坐馬車至臨時總統府,早有黃興、徐紹楨等,站著左右,迎迓入內。是晚即在公堂行接任禮,各省代表,與海陸軍代表,齊呼『中華民國萬歲』,聲振屋瓦。代表團報告選舉情形,請臨時大總統宣讀誓詞。孫文即朗聲宣誦道:
顛覆滿清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爲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爲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讀畢,由代表團推舉景帝召,捧呈大總統印信,由孫總統接受如儀。各代表又推徐紹楨讀頌詞,讀後,孫總統答稱:『誓竭心力,勉副國民公意。』
大眾更歡呼而散。
孫總統遂立中央政府,爲行政總機關,中央設參議院,各省設省議會,爲立法機關。並提議改用陽曆,交參議院公決。參議院議員,暫以各省代表充選,即日通過改歷議案,以十月十三日爲正月一日,並爲中華民國紀元,通電各省公布。又議定政府制度,暫仿美國成制,不設總理,但設各部總次長如下:
陸軍總長黃興、次長蔣作賓,海軍總長黃鐘瑛、次長湯薌銘,司法總長伍廷芳、次長呂志伊,財政總長陳錦濤、次長王鴻猷,外交總長王寵惠、次長魏宸組,內務總長程德全、次長居正,教育總長蔡元培、次長景耀月,實業總長張謇、次長馬和,交通總長湯壽潛、次長于右任。
南京政府成立,民軍聲焰愈張,遂創議北伐,傳檄遠邇。各省踴躍起應,連一班女學生,也想大出風頭,組織北伐隊。這也可以不必。上海名優闊妓,都借著色藝,募捐助餉,似乎直搗黃龍,指顧間事。各洋商見時勢危急,恐礙商務,遂聯名發電,直致清廷,要求早日改建國體,妥定大局。先是攝政王載澧,因袁大臣已任內閣總理,自己無權無勇,正好藉此下台,辭退監國重任。經隆裕太后允准,令他仍醇王爵號,退歸藩邸,不再預政。
此後一切政務,都責成總理大臣。至保護幼帝的責任,歸太保世續、徐世昌。此旨頒後,全副重擔,都肩在袁總理身上。袁總理倒也不怕。有大受才。惟南北和戰事宜,所關重大,且迭接南方各電,不得不與清皇族會商,遂奏請隆裕太后,開御前會議,把民軍提出各條,令皇族自行酌奪。皇族多半反對,袁總理再電唐紹儀,徵求意見。紹儀復稱應速開臨時國會,解決政體。袁總理復轉達皇族,皇族仍是不從。唐遂辭職,議和事由袁總理自行直接。
會四川省殺了總督趙爾豐,新疆省殺了將軍志銳,甘肅省殺了總督長庚,蒙古、西藏,也居然獨立起來。袁總理未免著急,仍奏請隆裕太后,如前代表唐紹儀議。太后躊躇未決,袁總理也奏請辭職,願退居閒地。急得太后束手無策,只好溫詞慰留。袁總理仍是固辭,太后復封他一等侯爵。清已不臘,還有什體虛名虛位,可以籠絡袁總理。袁復懇切上表,不願就封。做作耶?真心耶?太后只得再與老慶商議,要他至袁總理邸第,竭力挽留。袁乃辭封就職,再與伍廷芳往返電商。奈民軍得步進步,先爭論國會地點,兩方辯駁的電文,差不多有數十通。至南方政府成立,竟將國會一說擱起,定要清帝退位,才肯干休。山窮水盡,奈何奈何·
斯時清廷已無兵無餉,勢難再戰,只得由隆裕太后出場,再開御前會議。皇族等統已垂頭喪氣,隆裕太后也垂著兩行酸淚,毫無主見。獨軍諮使良弼抗聲道:『太后萬不能俯允民軍,愚見決計主戰。』
只你一人主戰,如何成事?
太后道:『兵不效力,餉無從出,奈何?』
良弼道:『寧可一戰而亡,免受漢人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