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 鲁参政挽辇进忠言

宋史演义作者:蔡东藩发布:福哥

2020-6-16 04:36

却说丁谓揽权用事,与李迪甚不相协。谓擅专黜陟,除吏多不使与闻,迪愤然语同列道:『迪起布衣至宰相,受恩深重,如有可报国,死且不恨,怎能党附权幸,作自安计?』于是留心伺察,不使妄为。

是时陈彭年已死,王钦若外调,刘承珪亦失势,五鬼中几至寥落,只有林特一人,尚溷迹朝班。谓欲引林特为枢密副使,迪不肯允。谓悻悻与争,迪遂入朝面劾,奏称:『丁谓罔上弄权,私结林特、钱惟演,且与曹利用、冯拯相为朋党,搅乱朝事。寇准刚直,竟被远谪,臣不愿与奸臣共事,情愿同他罢职,付御史台纠正。』

这数语非常激烈,惹动真宗怒意,竟命翰林学士刘筠草诏,左迁迪知郓州,谓知河南府。翌日,谓入朝谢罪,真宗道:『身为大臣,如何或迪相争?』

谓跪对道:『臣何敢争论!迪无故詈臣,臣不得不辩。如蒙陛下特恩赦宥,臣愿留侍朝廷,勉酬万一。』居然自作毛遂。

真宗道:『卿果矢志无他,朕何尝不欲留卿。』

谓谢恩而出,竟自传口诏,复至中书处视事;且命刘筠改草诏命。筠答道:『草诏已成,非奉特旨,不便改草。』名足副实,不愧竹筠。

谓乃另召学士晏殊草制,仍复丁谓相位。

筠慨然道:『奸人用事,何可一日与居?』因表请外用,奉命出知庐州。

既而真宗颁诏:『此后军国大事,取旨如故,余皆委皇太子同宰相枢密等,参议施行。』

太子固辞不许,乃开资善堂议政。

看官!你想太子年才十一,就使天纵聪明,终究少不更事。此诏一下,无非令刘后增权,丁谓加焰,内外固结,势且益危。可巧王曾召回汴京,仍令参知政事,他却不动声色,密语钱惟演道:『太子幼冲,非中宫不能立,中宫非倚太子,人心亦未必归附。为中宫计,能加恩太子,太子自平安了。太子得安,刘氏尚有不安么?』先令母子一心,然后迎刃而解。

惟演答道:『如参政言,才算是国家大计呢。』

当下入白刘后。后亦深信不疑。原来惟演性善逢迎,曾将同胞妹子,嫁与刘美为妻。银匠得配贵女,真是妻荣夫贵。因此与刘后为间接亲戚,所有禀白,容易邀后亲信。王曾不告他人,独告惟演,就是此意。

过了天禧五年,真宗又改元乾兴,大赦天下,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元宵这一日,亲御东华门观灯,非常欣慰。偏偏乐极悲生,数残寿尽,仲春月内,真宗又复病发,连日不愈,遣使祷祀山川,病反加剧,未几大渐,诏命太子祯即皇帝位,且面嘱刘后道:『太子年幼,寇准、李迪,可托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言至此,已不能成辞,溘然晏驾去了。

总计真宗在位,改元五次,共二十六年,寿五十五岁。

刘后召丁谓、王曾等入直殿庐,恭拟遗诏,并说奉大行皇帝特命,由皇后处分军国重事,辅太子听政。曾即援笔起草,于皇后处分军国重事间,嵌入一个权字。丁谓道:『中宫传谕,并没有权就意思,这权字如何添入!』

曾正色道:『我朝无母后垂帘故事。今因皇帝冲年,特地从权,已是国家否运,加入权字,尚足示后。且增减制书,本相臣分内事,祖制原是特许。公为当今首辅,岂可不郑重将事,自乱典型么?』理直气壮。

谓乃默然。至草诏拟定,呈入宫禁。刘后已先闻曾言,不便改议,就把这诏书颁示中外。太子祯即位柩前,就是仁宗皇帝,尊刘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中书枢密两府,因太后临朝,乃是宋朝创制,会集廷议。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侧,垂帘听政。

丁谓道:『皇帝幼冲,凡事总须由太后处置,但教每月朔望,由皇帝召见群臣,遇有大政,由太后召对,辅臣议决。若寻常小事,即由押班传奏禁中,盖印颁行便了。』

曾勃然道:『两宫异处,柄归宦官,岂不是隐兆祸机么?』名论不刊。

谓不以为然。群臣亦纷议未决。哪知谓竟潜结押班内侍雷允恭,密请太后手敕,竟如谓议颁发下来。大众不敢反对,谓很是得意。雷允恭即由是擅权,还亏王曾正色立朝,宫廷内外,尚无他变。

嗣封泾王元俨为定王,赞拜不名。元俨系太宗第八子,素性严整,毅不可犯,内外崇惮丰采,各称为八大王。俗小说中误称德昭为八大王。命丁谓为司徒兼侍中尚书左仆射,冯拯为司空兼侍中枢密尚书右仆射,曹利用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三人朋比为奸,谓尤骄恣。刘后因册立时候,李迪谏阻,引为深恨。谓事事欲取太后欢心,更因与寇准有嫌,索性将两人目为朋党,复添入迪、准故友,奏请一一坐罪。太后自然照允,即命学士宋绶草诏,贬准为雷州司户参军,迪为衡州团练副使,连曹玮也谪知莱州。

王曾入语丁谓道:『罚重罪轻,还当斟酌。』

谓捻须微笑道:『居停主人,恐亦未免。』

曾乃不便固争。原来准在京时,曾尝将第舍假准,所以谓有此说。谓又授意宋绶,令加入『春秋无将,汉法不道』二语。绶虽不敢有违,但此外却还说得含糊。及草诏成后,谓意未足,竟提笔添入四语,看官道他甚么话儿?乃是『当丑徒干纪之际,属先帝违豫之初,罹此震惊,遂致沈剧。』

这种锻炼周内的文字,颁示都中。都人士莫不呼冤,也编成四句俚词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

谓不恤人言,遣使促迪速行,又令中官赍敕诣准,特赐锦囊,贮剑马前,示将诛戮状。准在道州,方与郡官宴饮,忽郡倅入报中使到来,有悬剑示威情形。郡官却不禁失色,独准形神自若,与郡官邀中使入庭,从容与语道:『朝廷若赐准死,愿见勅书。』

中使无可措辞,乃登堂授敕。准北面拜受,徐徐升阶,邀中使入宴,至暮乃散。中使自去,准亦即往雷州。

是时真宗陵寝,尚未告成,命丁谓兼山陵使,雷允恭为都监。允恭与判司天监邢中和,往勘陵址,中和语允恭道:『山陵上百步,即是佳穴,法宜子孙。但恐下面有石,兼且有水。』

允恭道:『先帝嗣育不多,若令后世广嗣,何妨移筑陵寝。』

中和道:『山陵事重,踏勘复按,必费时日,恐七月葬期,不及遵制,如何是好?』

允恭道:『你尽管督工改筑,我走马入白太后,定必允从。』心尚可取,迹实专横。

中和唯唯而退。允恭即日还都,进谒太后,请改穿陵穴。太后道:『陵寝关系甚大,不应无端更改。』

允恭道:『使先帝得宜子孙,岂非较善?』

太后迟疑半晌,复道:『你去与山陵使商议,决定可否?』

允恭乃出语丁谓。谓无异言,再入奏太后。太后才准所请,命监工使夏守恩,领工徒数万名,改穿穴道。起初掘土数尺,即见乱石层叠,大小不一。好容易畚去乱石,忽涌出一泓清水,片刻间变成小池,工徒大哗。夏守恩亦觉惊惧,不敢再令动工,即遣内使毛昌达奏闻。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