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9 18:16
宋高宗自從南宋小朝廷建立以來,一意對金妥協求和,以圖苟安一隅。建炎三年,他經歷了揚州逃難和苗劉之變後,喪魂失魄,自動去掉了皇帝的尊號,改用康王的名義向金朝元帥完顏粘罕宗翰致書,說自己『守則無人』,『奔則無地』,『惟冀閣下之見哀而赦己』,【1】宋廷的祈哀乞憐,卑辱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其後果無非是使女真貴族的氣焰更為囂張。
面對着金軍行將發動的新攻勢,躲在開土壤城中的杜充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終日,似乎大難臨頭,只有走為上計。他即想逃離東京開封府,卻又不肯承擔放棄京城的罪責。於是杜充便施了一個狡計,決定自己率東京留守司主力軍南撤,而責成副留守郭仲荀留守開封。不久,郭仲荀也如法炮製,命留守判官程昌寓接替防務,自己逃往南方。程昌寓又逃之夭夭,將守城責任推給了上官悟。當時開封城中糧食奇缺,餓屍縱橫,到建炎四年西元一一三O年二月最後陷落時,城裏的壯年男子還不滿一萬人。【2】這個曾經是當時全世界最繁鬧的城市,瀕臨荒寂的境地。
宋廷得知杜充率重兵撤離東京開封府,事實上是聽之任之,命他『兼宣撫處置副使、節制淮南、京東、西路』,還節制『應天、大名府,許便宜行事』,即委任他主持除陝西以外,大江以北的防務,『提重兵防淮』。【3】杜充對朝庭的命令置若罔聞,他不逃則已,一逃便準備逃到大江以南。
岳飛自建炎三年六月下旬剛回軍開封,就接到杜充的命令,他的部伍必須隨杜充撤往建康府治江寧、上元,今江蘇南京市。他深知杜充此行此舉,無非是要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和人民拱手讓與金人,十分氣憤。但是,面對着這個剛愎而暴戾的長官,岳飛也只能按捺住一腔怒火,他說:
『中原之地尺寸不可棄,況社稷、宗廟在京師,陵寢在河南,尤非他地比。留守以重兵碩望,且不守此,他人奈何?今留守一舉足,此地皆非我有矣。他日欲復取之,非捐數十萬之眾,不可得也。留守盍重圖之。』
杜充對於岳飛的忠告,自然只當耳邊風。他不對岳飛發怒和斥責,已經算是對這位『愛將』保留體面了。
東京留守司的大軍很快南撤了。既須越淮,還須渡江。岳飛儘管有三年前背井離鄉,隨康王從北京大名府退至南京應天府的痛苦經歷和感受,但尚未經歷如此傷感的長途退卻,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岳飛和軍士們心情都極端沉重,他們五裏一徘徊,十裏一回首,向被宋高宗和杜充丟棄的故土依依惜別。
時值七月初秋,岳飛所部在鐵路步與張用匪軍遭遇,並擊敗敵軍後,終於渡過波瀾壯闊的大江,進駐建康府。【4】對岳飛這些北方人而言,他們早就聽說過『上界有天堂,下界有蘇杭』的民諺,【5】但百聞不如一見。長江三角洲,包括當時浙西路和江東路的一角,是富饒的魚米之鄉,便這些初到的北方人驚嘆不已。
岳飛的故鄉淪陷後,有個同鄉前來尋找岳飛,告訴他母親姚氏和前妻劉氏的消息,並且轉達了姚氏的反覆重囑:『為我語五郎,勉事聖天子,無以老媼為念也。』岳飛憤恨劉氏的背信棄義,姚氏和岳雲、岳雷的悽慘境地,更使他臥不安,食不甘。他派人潛入湯陰,前後十八次,才將母親和兩個兒子接到自己的軍營。【6】
大約在建炎二、三年間,岳飛又另娶一位新妻,名叫李娃,她比岳飛大兩歲,結婚時已有二十八、九歲。她孝順姚氏,也愛撫岳雲和岳雷,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7】
從劉浩到杜充,岳飛先後跟隨過七個長官。他在民族戰場上,始終是奮不顧身,勇往直前,這有他身上的累累傷痕為證。然而出生入死的戰鬥,卻贏得了步步後撤,這使他既非常迷惘,又十分苦悶。這個二十七歲的青年將領,對於從宋高宗到枚充的投降路線既極度反感,卻又缺乏足夠的認識。他甚至埋怨自己不該當偏稗,進退聽命於人。他還天真地幻想,如果自己一旦當上統重兵的將帥,便可揮兵殺過大江,飛越長河,摧滅強敵,何患大功不成,何患將來史冊上不與關羽、張飛齊名。【8】
三年間的迭遭挫折,砥礪着岳飛的鬥志。他枕戈待敵,隨時準備效命於新的戰場。
【1】【金史】卷74【宗翰】傳,【要錄】卷26建炎三年八月丁卯。
【2】【會編】卷132,卷133,卷137,卷140程昌寓家傳,【要錄】卷24建炎三年六月乙亥,卷26建炎三年八月乙丑,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丁亥。
【3】【要錄】卷24建炎三年六月戊朔,乙亥。
【4】【要錄】卷25建炎三年七月庚子載,杜充已到江寧鎮,與張浚相遇,『屏人語,久之而別』,則岳飛所部亦應於七月至建康府。
【5】【松隱文集】卷26【進前十事札子】。
【6】【金佗稡編】卷9【貴事】,卷14【乞終制札子】。
【7】李娃年齡據【宋岳鄂王年譜】卷1。據【金佗稡編】卷17【乞淮東重難任使申省狀】,【齊東野語】卷13【岳武穆逸事】,【宋岳鄂王年譜】卷1,李娃於建炎四年已嫁岳飛,當年十一月生岳霖。估計岳飛娶李娃大約在建炎二、三年。據【書儀】卷3【婚儀上】和【家禮】卷3【昏禮】,宋時『女子年十四至二十』是正常婚齡,估計李娃可能是改嫁岳飛。
【8】【金佗續編】卷14【忠愍諡議】,【武穆諡議】,卷28【孫逌編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緝薦書。岳飛渴望獨立成軍,由來已久,應非始於建炎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