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9 19:42
完顏兀朮宗弼渡江以後,依舊沿運河水陸並進,以便將搶劫來的財物和珍寶運往北方。南宋承州、天長軍鎮撫使兼承州知州薛慶和楚、泗州、漣水軍鎮撫使、兼楚州知州趙立兩將,率部隊扼守要衝,使完顏兀朮宗弼的歸師遭受攔截。
爲打通這條貫通南北的水路,主持淮南戰場的金朝元帥左監軍完顏撻懶昌來到六合,會見完顏兀朮宗弼,兩人商定會師攻打楚州治山陽,今江蘇淮安市的計劃。真、揚州鎮撫使、兼揚州知州郭仲威聞訊後,便約薛慶共同迎放。薛慶領兵至揚州,郭仲威卻臨陣變封,聽任薛慶孤軍作戰。薛慶兵敗,奔回場州,郭仲威竟又閉門不納。酵薛慶奮戰,力盡被俘,慘遭殺害。金軍便乘勝攻占了揚州和承州治高郵,今江蘇高郵市,並包圍楚州,形勢十分危急。【1】
此時南宋知摳密院事張浚在陝西大規模集結軍隊,金朝也決定將陝西作爲主要進攻目標,完顏兀朮宗弼一軍奉命西調。【2】淮南戰場則由完顏撻懶昌和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主持。【3】
金朝雖因分兵而勢弱,宋朝卻不能合軍而力強。宋廷根本沒有集中東南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三大將等兵力,與金軍在淮東決戰的勇氣和計劃。在宋高宗君臣看來,韓世忠軍新敗,元氣未復,而劉光世與張俊關係不睦,故出兵只能是非此即彼。簽書樞密院事趙鼎先找張俊,張俊立即拒絕說:
『虜之兵不可當也。趙立孤壘,危在旦夕,若以兵委之,譬徒手博虎,並亡無益』。
兩人爭議再三,最後趙鼎上奏宋高宗:
『若浚憚行,臣願與之偕往。』
張俊仍拒不從命。【4】宋廷無可奈何,只得改派劉光世出兵,而命岳飛,郭仲成,接替薛慶任主管鎮撫司公事的王林,海州、淮陽軍鎮擾使、兼海州知州李彥先等部,都劃歸劉光世節制,共司救援楚州。
劉光世前後接到金字牌快遞發來的五道宋高宗親筆手詔,十九道樞密院札。宋高宗的一份手詔說:
『唇亡之憂,於卿爲重。宜速前渡大江,以身督戰,庶使諸鎮用命.戮力盡忠,亟解山陽之圍。』
然而劉光世用兵行師的慣例,是本人遠離戰場,只派偏禆出戰,算是『持重』。【5】他本人有數萬兵力,【6】卻以重兵屯守鎮江府,而命部將王德和酈瓊率輕兵,於八月二十四日渡江,次日便越過距離承州不遠的邵伯,卻不敢向北直進,而是朝西北方向繞到與承州有重湖之隔的天長軍治天長,今安徽天長市。單從行軍路線看,如此繞道,就表明劉光世和王德毫無復承援楚的誠意。王德謊報若干戰功之後,便藉口部屬不用命,斬左軍統領劉鎮【7】和裨將王阿喜,即於九月撤兵。【8】
【1】關於承州失守和楚州被圍,參見【會編】卷134,卷136,卷141,卷142,【要錄】卷23建炎三年五月己丑,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己亥,卷33建炎四年五月乙丑,卷36建炎四年八月庚辰,【宋史】卷448【趙立傳】,卷453【薛慶傳】,【揮麈後錄】卷9,王洋【東牟集】卷9【論楚州事札】。
【2】【金史】卷19【世紀補】,卷77【宗弼傳】。
【3】龍虎大王負責淮南戰場,見【宋會要】兵9之9,【鄜王劉公家傳】卷3,【揮麈後錄】卷9。【金佗續編】卷1高宗手詔作『龍虎太師『。龍虎大王即完顏突合速,參見拙作【鄂國金佗稡編、續編校注】第530至531頁考證。
【4】關於張俊拒不從命,【要錄】卷36建炎四年八月己丑所載更詳於【金佗稡編】卷5【鄂王行實編年】。
【5】【金史】卷79【酈瓊傳】。
【6】【會編】卷142【中興姓氏忠義傳】說建炎四年時劉光世擁兵五萬,而據【要錄】卷60紹興二年十一月己巳,時『劉光世軍四萬』。估計此時應不足五萬人。
【7】【要錄】卷37建炎四年九月壬寅作『劉鎮』,【江蘇金石志】卷11【少保王公神道碑】而作『劉震』。
【8】本節敘事還參據【金佗稡編】卷25【承州辯】,【要錄】卷36建炎四年八月甲午,卷37建炎四年壬寅,【鄜王劉公家傳】卷3,【宋會要】兵9之8-9,14之22,【江蘇金石志】卷11【少保王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