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9 21:32
瓦解楊麼軍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岳家軍兵力的大擴充。楊麼叛軍除老弱和家眷外,『丁壯』有五六萬人,【1】大都編入岳家軍。【2】其中有被岳飛委任的水軍統制王缺子,曾企圖重新造反,其母卻派僮僕報告了參謀官薛弼。薛弼採取果斷措施,設計命諸將捉獲王缺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息了一場正在萌生的禍亂。【3】但就原楊麼叛軍的絕大多數而言,他們一般都能服從岳飛的管教,而效命於抗金戰場。此外,撥隸岳飛的官軍尚有以下幾支:
第一,江南西路安撫司統制祁超、統領高道等部,約八千五百多人。此後,又增撥統領丘贇所部,近一千五百人。【4】
第二,荊湖南路安撫司統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統領焦元等部,約有一萬多人。任士安所部有陳照、馬准和李建三員統領。後任士安因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李綱之要求,調任江南西路;但他的部伍仍然留在岳飛麾下,並未一併調離。【5】郝晸任中軍副統制,充當王貴的副手;王俊任前軍副統制,充當張憲的副手。【6】
第三,都督府左軍統制杜湛率領的幾千蔡州兵。杜湛本人改任岳飛統轄的黃州武將知州。【7】
岳家軍由三萬多人陡增至十萬人以上,在往後的歲月裏,也大體維持此數。【8】與當時各支大軍相比,岳家軍不但兵力最多,而且素質最好,成為名副其實的抗金主力軍。
紹興五年歲末,宋廷下令更改五支屯駐大兵的軍號,命名為行營護軍。張俊軍稱行營中護軍,韓世忠軍稱行營前護軍,岳飛軍稱行營後護軍,劉光世軍稱行營左護軍,吳玠軍稱行營右護軍。【9】岳家軍前後更改了神武右副軍、神武副軍、神武后軍和行營後護軍四個軍號。當時人們習慣『以姓為軍號』,如有張家軍、韓家軍、岳家軍之稱,【10】然而隨着時光之流逝,不論是岳家軍的四個正式軍號,還是張家軍等習慣稱呼,都被人們所遺忘,惟有岳家軍永葆盛譽,這當然決非偶然,正是歷史的公正選擇和淘汰。
【1】【要錄】卷90紹興五年六月丁巳,【朱文公文集】卷95張浚行狀作『丁壯至五、九萬』,『九』字系誤。
【2】【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跡。
【3】【浪語集】卷33【先大夫行狀】。按【金佗續編】卷28【孫逌編鄂王事】載楊麼軍有統制黃缺子,應即是此人。
【4】【梁溪全集】卷82【論江西軍馬札子】,卷85【乞差兵將討捕虔吉盜賊及存留李山彈壓奏狀】,【乞將丘贇下存留洪州軍兵充親兵奏狀】,卷87【措置招軍畫一奏狀】,【斐然集】卷17【寄張德遠】。【5】據【要錄】卷102紹興六年六月戊午,【斐然集】卷15【繳戶部乞拘收湖南應副岳飛錢糧】,卷17【寄張德遠】,【寄趙相】,【梁溪全集】卷65【乞撥還陳照等人兵奏狀】,卷9l【乞撥韓京等軍馬奏狀】,卷104【與李尚書措置畫一札子】,荊湖南路安撫司軍共二萬餘人,因吳錫、步諒等軍並未併入岳家軍,併入者為一萬餘人。
【6】【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卷16【復西京奏】,【要錄】卷l4l紹興十一年九月癸卯。
【7】【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二月丁巳。
【8】【金佗稡編】卷9【遺事】,【金佗續編】卷14【湖北轉運司立廟牒】,卷28【孫逌編鄂王事】引邵緝【滿庭芳】詞,【會編】卷206,【獨醒雜誌】卷7,【鴻慶居士集】卷36万俟卨墓志銘,又【金佗稡編】卷23【山陽辨】和【中興小紀】卷29所載與万俟卨墓志銘同。此外,【金佗續編】卷8【督府令收掌劉少保下官兵札】載劉光世軍為五萬二千餘人,莊綽【雞肋編】卷下說岳家軍所費錢糧比劉光世軍『加倍』,亦可資旁證。【周益國文忠公集·書稿】卷11【鄂州閻都統杲】,卷12【鄂州閻都統世雄】說岳飛兵不滿六萬,黃震【古今紀要逸編】說岳飛軍三十萬,系誤。
【9】【會編】卷168記載五大軍軍號有誤,應以【要錄】卷96紹興五年十二月庚子為準。又【要錄】說五支行營護軍中,岳飛兵力最少,亦誤。
【10】【會編】卷202,【要錄】卷137紹興十年七月乙卯,陳傅良【止齋先生文集】卷19【赴桂陽軍擬奏事札子第三】,【雲麓漫鈔】卷7,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2【旌忠莊】。
各支大軍都有軍、將、部、隊等編制單位。軍一級的統兵官有統制、同統制、副統制等名目。此外,還有統領、同統領、副統領等,他們或者當統制的助手,或者在統制之下分統軍馬。將一級的統兵官有正將、副將、準備將等名目,總稱『將官』。將官之下,有訓練官、部將、隊將、隊官等。
由於岳家軍的兵力增加兩倍,朝廷令岳飛將原先十將的編制擴充至三十將的編制,【1】平均每將兵力達三千三百人以上。此後將一級的編制繼續增加,而每將兵力則相應減少。到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增至八十四將,平均每將兵力減至一千二百餘人。
岳家軍軍一級的編制至少擴充至十二軍,計有:一、背嵬軍;二、前軍;【2】三、右軍;【3】四、中軍;【4】五、左軍;【5】六、後軍;【6】七、游奕軍;【7】八、踏白軍;【8】九、選鋒軍;【9】、勝捷軍;【10】十一、破敵軍;【11】十二、水軍。『背嵬之名,始於西番』,岳飛仿效韓世忠的做法,將新軍的軍號以背嵬命名。背嵬軍之戰士經過優先選拔,『犒賞異常,勇健無比』,『背嵬軍馬戰無儔』,【12】是無堅不摧的精銳。游奕是巡綽之意,【13】踏白是武裝偵察之意,選鋒是指選拔鋒銳之士,但用作為軍名,其實已失去原意,只是成為吉利和悅耳的軍號而已。岳家軍原先『並無舟船』和水軍。【14】平楊麼後,軍中頓時增添大批慣於弄潮的健兒,又繳獲一千多艘戰船,包括幾十艘作為主力艦的大車船。『鄂渚水軍之盛,遂為沿江之冠。』與鄂州隔江相望的漢陽軍城,『自紹興之初殘破之後,並無居民』,岳飛遂令於漢陽軍城的荒地建造水軍營寨,所佔之地為軍城的三分之一。【15】據紹興九年統計,岳家軍的十二軍由二十二名統制、五名統領和二百五十二名將官分別率領,【16】在二百五十二名將官中,應有正將、副將和準備將各八十四名。王貴任中軍統制、提舉一行事務,【17】張憲任前軍統制、同提舉一行事務。【18】他們兼有這兩個級別略有高低的差遣,成為岳飛的左、右手,可代替岳飛主持全軍事務,指揮其他統製作戰。宋廷曾規定岳飛的行營後護軍可設置都統制和副都統制,【19】但因某種原因,王貴和張憲仍無都統制和副都統制的頭銜。徐慶同樣是岳飛最器重的統制之一。牛皋和董先兩人雖有過投降偽齊的污點,也都以驍勇著稱。牛皋嗜酒,董先貪財,使他們在治軍統兵方面,不免有些遜色。【20】總的說來,這五人無疑是岳家軍諸統制中的中堅人物。
【1】【金佗續編】卷6【照會添置將分省札】。
【2】【金佗稡編】卷16【陳州潁昌捷奏】。
【3】【會編】卷137。
【4】【金佗稡編】卷16【鄭州捷奏】。
【5】【宋史】卷368【牛皋傳】。
【6】【會編】卷151,【要錄】卷53紹興二年閏四月丙申。
【7】【金佗稡編】卷16【陳州潁昌捷奏】。
【8】【金佗稡編】卷16【陳州潁昌捷奏】。
【9】【宋史】卷465【李道傳】。
【11】【要錄】卷160紹興十九年七月甲辰,在岳飛身後,鄂州大軍進行縮編,仍保留此軍名。
【12】【金佗稡編】卷22【淮西辨】,【金佗續編】卷21【鄂王傳】,卷30【郢州忠烈行祠記】,袁甫【蒙齋集】卷20【岳忠武祠】其三。按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5載有『銀裝背嵬打回回』之詩句。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卷9【背嵬】和【雲麓漫鈔】卷7對『背嵬』作了不同解釋。『背嵬』一詞應如【鄂王傳】所說,『始於西番』。【13】李延壽【南史】卷67【樊毅傳】,【雲麓漫鈔】卷6。
【14】【歷代名臣奏議】卷222趙鼎奏,【宋會要】食貨50之14—15,【金佗稡編】卷11【措置楊麼水寇事宜奏】反映直至紹興三、四年間,岳飛並無水軍。【15】黃干【黃文肅公文集】卷7【與綦總郎書奎】。
【16】【要錄】卷126紹興九年二月己巳。
【17】【要錄】卷111紹興七年五月己丑。
【18】【要錄】卷132紹興九年九月己亥,【中興小紀】卷27。
【19】【要錄】卷111紹興七年五月己丑。
【20】【要錄】卷132紹興九年九月己亥,【中興小紀】卷27。
岳飛自湖湘回軍鄂州後,宋廷命他兼任淮南西路蘄州和黃州制置使,並在兩鎮節度使以外,另加檢校少保的虛銜,以為平楊麼的賞功。【1】紹興五年十二月,由於岳飛『已除檢校少保,理宜增重使名』,宋廷又改命他為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招討使也是大戰區的長官,南宋初年,將招討使『定位在宣撫使之下,制置使之上,著為定製』。岳飛的差遣升高,但轄區卻少了荊湖南路。【2】因荊湖南路已無戰事,宋廷便將對此路的軍務的處置收歸中央,不再令岳飛負責。但當時的抗戰派宰相張浚還是真心實意地期望岳飛北上『招討』。
宋朝武將被視為『粗人』,【3】『少能深識義理』,【4】而岳飛卻在軍務之暇,『峨冠褒衣』,裝扮成一個動合禮法的儒生。【5】他不是儒將,卻是個重儒之將,在諸大將中『獨以垂意文藝稱』,【6】極喜延攬文士,『食客所至常滿,商論古今』。【7】有個北宋時的太學生侯邦,在統制郝晸手下當門客。平楊麼叛軍時,經幕僚黃縱舉薦,岳飛打算引用侯邦。當時郝晸尚未併入岳家軍,他懷疑侯邦說了自己軍中的陰私,企圖殺死侯邦。岳飛得知後大怒,說:
『郝晸何人,敢殺士人!』
他嚴令郝晸立即將侯邦送來,如敢動他一根毫毛,便以軍法論處。郝晸萬般無奈,只得老實執行岳飛的命令。【8】
在宋朝崇文抑武的積習影響之下,士大夫往往不屑於當武將的幕僚。凡擔任幕職者,不論是幹才,或者是庸夫,經常被人嗤之以鼻,號稱『從軍』,於是『士大夫多恥從軍』,『好士人豈肯從軍』之說流行一時。【9】但是,也有些愛國心頗強的士人,卻以中興大業為重,不顧別人的鄙薄和譏笑,毅然決然地帶筆『從軍』。
一方面是時勢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岳飛本人的謙恭禮遇,遂使『一時名人皆萃於幕府』。【10】當然,他的幕府中也不免魚龍混雜,有好有壞。士人袁溉評論岳飛身為『武人而泥古,幕府無圓機之士』。【11】事實上,岳飛的大部分幕僚確非圓滑而看風使舵的角色,而是有骨氣,有稜角,追隨岳飛,堅持抗金的志士。
例如嚴州桐廬縣人朱夢說,是個博學之士。他在宋徽宗時曾上書言事,痛陳時弊,北宋末又參加開封的抗金活動。岳飛聞其賢名,將他闢為軍中的幹辦公事,兩人志同道合,十分融洽。有一次,朱夢說隨岳飛入朝,看到朝廷『尚禽色之樂,多無用之物』,『上無良相,朝乏賢臣』,而根本不以『二聖播遷』,『中原陷沒』,『萬民塗炭』為意,就修書御史中丞辛炳,責備他不進行規諫。辛炳感到難以為情,他袖藏朱夢說的書信,上殿奏陳宋高宗。
【1】【金佗續編】卷2【檢校少保加食邑制】,【會編】卷168,【要錄】卷93紹興五年九月壬午。
【2】【金佗續編】卷6【除湖北襄陽招討使省札】,【宋會要】職官42之64,【宋史】卷167【職官志】。按【金佗稡編】卷6【鄂王行實編年】,【要錄】卷96紹興五年十二月己亥朔,【宋史】卷28【高宗紀】載岳飛轄區仍保留荊湖南路,系誤。
【3】【要錄】卷110紹興七年四月壬子。
【4】【要錄】卷28建炎三年九月丙午朔。
【5】【金佗稡編】卷9【遺事】,【金佗續編】卷『【忠愍諡議】。
【6】【寶真齋法書贊】卷15【黃魯直先王賜帖】。
【7】【金佗稡編】卷9【遺事】,【金佗續編】卷30【郢州忠烈行祠記】。
【8】【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跡。
【9】【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跡,林季仲【竹軒雜著】卷3【乞遴選諸將賓佐狀】,【揮塵後錄】卷11。
【10】【金佗稡編】卷9【遺事】,【金佗續編】卷14【忠愍諡議】。
【11】【浪語集】卷32【袁先生傳】。
宋高宗看後,十分不悅,迫令岳飛辭退了朱夢說。【1】
岳飛擔任招討使,統率着一支大軍,更需要一個精幹的幕僚機構,幫他出謀劃策,處理招討使司的許多事務,草擬公文或奏札。按照朝廷的規定,岳飛招討司的幕僚編制如下:一、參謀一員;二、參議官一員;三、主管機宜文字一員;四、書寫機宜文字一員;五、幹辦公事六員;六、準備差使八員;七、點檢醫藥飯食二員。【2】當時文武大臣主持的都督府、宣撫使司、制置使司等類機構,其幕僚的名目和等級也大體相似,人員的數額則或多或少。
在平楊麼期間,岳飛很欣賞薛弼的才幹。宋廷將薛弼升一官,岳飛嫌『賞薄』,並為此上奏保舉,薛弼因而又升一官。【3】此後,岳飛又特別闢奏薛弼任自己的參謀官,作為軍中地位最高的幕僚。擔任參議官的叫李若虛,河北西路洺州曲周縣今河北曲周縣人。他是北宋末年以死難聞名的李若水的胞兄。李若虛繼承其弟未竟之志,腳踏實地,盡智竭力協助岳飛,至死不渝。胡閎休字良紕㢸,開封人,任岳飛招討司的主管機宜文字。他的官銜先後為武階承信郎、保義郎和成忠郎,後又兼任岳家軍的正將。胡閎休曾著兵書二卷,是個文武全才的人。岳雲儘管是少年虎將,按照宋朝的制度,『充本司書寫機宜文字』。【4】
岳飛所轄的招討司以及後來的宣撫司幕僚,並非清一色的文官,而是文武相參。宋時文官以科舉出身為榮,而岳飛的幕僚,或『擢參兵謀,非由科第』,甚至『多由小吏識拔』,卻『有功邊境』。【5】
岳飛在鄂州專心致志地從事軍隊的整編和操練工作,並按宋廷命令,在襄陽府、唐州、鄧州、隨州、郢州、信陽軍、復州治景陵,今湖北天門市、漢陽軍等地部署『民社』,安排『山城水寨』的防禦。但他心中一直惦記沈與求為宋高宗起草手詔中的話:
『腹心之患既除,進取之圖可議。』【6】
【1】【會編】卷159,【要錄】卷78紹興四年七月戊辰。朱夢說於紹興四年『春夏之間』至泰州任軍事判官,則他隨岳飛入朝應在紹興三年九月。
【2】【金佗續編】卷6【從申踏逐辟差官屬省札】。
【3】【要錄】卷91紹興五年七月丙戌,【斐然集】卷13【薛弼劉延年轉官】。
【4】【金佗稡編】卷14【辭男雲轉三官札子】,【宋會要】刑法1之20。
【5】【金佗稡編】卷9【遺事】,脫因、俞希魯【至順鎮江志】卷17引【武昌志】。
【6】【金佗稡編】卷1高宗手詔,【會編】卷168,【龜溪集】卷5【賜岳飛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