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第六一回 再援淮西

岳飞新传作者:王曾瑜发布:华夏士子

2020-8-19 21:37

岳飞的第二次北伐,是宋金双方实力对比继续变化的标志。岳家军的成就表明,光复故土,已非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而北伐的中途夭折,又证实宋廷的战略指导有彻底改变之必要。

张浚对军事形势相当乐观,他力主将宋高宗的“行在”由临安府迁往建康府,以便部署日后的恢复大计,而萎靡卑琐、不识大体的文臣们却群起反对。最后,作为反对者之一的左相赵鼎,提出一个折衷方案,将“行在”迁移到平江府,距离前沿稍近。

九月一日,宋高宗于“行在”搬迁之前,先去上天竺烧香,为内心深处其实不太想迎还的“二圣”祈福。路过中天竺,恰遇岳飞派遣的武翼郎李遇执黄旗报捷。宋高宗接到岳家军第二份克复虢州卢氏县的捷报,心中反而忐忑不安,忧心忡忡。他对张浚说:

“兵家不虑胜,唯虑败耳。万一小有蹉跌,不知后段如何?”

张浚为了使皇帝安心,向他介绍了梁兴在敌后坚持斗争的情况,说岳飞“措置甚大”,看来必与河阳、太行一带的山寨有联系。赵鼎补充说,河东山寨如韦寿佺等人,虽力屈就招,并没有下山,队伍器甲照旧,据险自保,耕种自如。如果官军一旦渡河,他们一定会出兵响应。

君臣抵达平江府后,韩世忠前来朝见。他说,得到情报,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率大批金军,由李固渡渡黄河南下,准备支援刘豫。十三日,岳飞第五份收复长水县的捷奏和班师奏同时递送到“行在”平江府。这两份晚到的奏报,在途中竟费时一月之久。九月下旬,张浚决定前往镇江府,视察前沿。《1》

刘豫自绍兴四年冬大败以后,用一年多时间重整军备,恢复元气,不料又遭岳家军的猛烈攻击,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但因自己没有足够的军力,不得不向金朝父皇帝求援。

金太宗病死后,侄孙完颜合刺汉名亶继位,是为金熙宗。金熙宗作为金太祖的嫡系,虽然年幼,却不愿听任完颜粘罕宗翰的摆布。他即位不久,便明升暗降,免去完颜粘罕宗翰都元帅之最高军职。左副元帅完颜讹里朵宗辅于绍兴五年夏去世后,右副元帅完颜挞懒和元帅左监军完颜兀术宗弼成为最有权势的将领。《2》

刘豫终于发现,他原先竭力奉承的金太宗、完颜粘罕宗翰和高庆裔三人,其权势已如冰消瓦解,无以指靠。他此次告急求援,几乎受到全体女真贵族的冷遇。特别是最早扶植刘豫的完颜挞懒,对刘豫背弃自己,另投新主的行为,十分憎恨。金朝不再同意为刘豫出兵攻宋,只是派完颜兀术宗弼屯兵濬州黎阳县今河南浚县西北,观望形势。

刘豫求援碰壁后,更是焦躁万分。在无可奈何的情势下,决定铤而走险。他强行签发乡兵二十万,号称七十万,在九月间分兵三路,进犯淮南西路。东路军由侄儿刘猊统领,从紫荆山出涡口,攻打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中路军由儿子刘麟率领,从寿春府即寿州攻打庐州。西路军由孔彦舟指挥,企图夺取光州治定城,今河南潢川县,直指六安军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市。刘豫还派遣乡兵,身穿“胡服”,在京西各州县往来招摇,诡称金军已到,既为伪齐军壮胆,又借以恫吓宋军。《3》

刘豫色厉内荏的攻势,居然吓坏了不少宋朝的文官武将。驻守淮西的张俊和刘光世首当其冲,他们虚报敌情,张大寇势,争先恐后地要求增兵,其实不过是为退遁制造借口。

左相赵鼎是个依违于抗战和投降之间的人物。他加入政府后,曾做过两件好事:一是举荐岳飞收复襄汉六郡;二是在绍兴四年冬金和伪齐联军南侵时,力主抗击。如今他却完全信从张俊和刘光世的谎报,匆忙做出三项决定:第一,允许刘光世、张俊等军撤至大江以南;第二,火速调遣岳家军东援淮西;第三,宋高宗的“行在”撤回临安府。这些决定当然正中宋高宗的下怀。

张浚抵镇江府后,得到了并无金军配合南侵的确切情报,而伪齐刘麟的中路军不过六万人,认为是个不应错过的良机。他正准备部署反击,却接连得到赵鼎等人的七八封书信,最后又是赵鼎等人草拟,而由宋高宗亲笔书写的“条画项目”,方知宋高宗、赵鼎等人已经完全惊慌失惜。于是,张浚连忙上奏说,淮南的驻军是为了屏蔽大江,如果张俊、刘光世等军渡江,淮南失守,则大江天险与敌人所共有。伪齐军占据淮西,因粮就便,江南又如何能防守?现在合兵掩击淮西敌寇,可保必胜。若一有退却之意,大势便无从挽回。张浚还反对岳家军东援,说:

“今岳飞之军控制上流,利害至大。倘使之全军而来,万一虏、叛出没此处,何以支捂?其为患害与淮西同。”

宋高宗得知无金军南下的确讯,才安定了一颗惶恐的心,转而同意张浚的主见。十月,张浚派人以严令制止刘光世退军江南:

“若有一人渡江,即斩以殉!”

宋高宗也以御笔交付张浚:

“有不用命,当依军法从事!”

已撤出庐州的刘光世为之大惊失色,知道此次再不能按拥兵玩敌的旧例行事了。他对部属们大声呼喊:

“汝辈且向前,救取吾首级!”

王德和郦琼的前锋部队在寿春府霍丘县今安徽霍邱县等地打败刘麟军,遏制了伪齐的攻势。杨沂中会合张俊部将张宗颜等,在定远县附近的藕塘,大败刘猊军。由荆湖南路调任殿前司摧锋军统制的吴锡,在此战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彦舟军围攻光州不下,也闻风而遁。

伪齐的进犯很快被击退,但宋军的追击和反攻也并不顺利。刘光世追赶刘麟,遭到伏击,损兵折将,连他本人也险些被俘。张俊和杨沂中合兵攻打寿春府,也不克而还。张浚在胜利的形势下回到平江府,自然有足够的说服力,劝阻了宋高宗将“行在”后撤临安府。《4》

在鄂州眼病未痊的岳飞,接到宋高宗的“累降诏旨”和宋廷省札,急令他“催促全军人马前去江、池州”,“如兵之在远者,自当日下抽还”,“星夜兼程”,“赴此期会”。宋高宗在手诏中还特别强调:“想卿不以微疾,遂忘国事。”岳飞在如此紧迫的命令下,马上整军沿江东下,连在襄阳府等地的前沿兵力,也不得不“勾抽”前往江州。

在宋廷向鄂州递发诏旨和省札时,淮西的刘光世、张俊等已奉命还军迎战。然而宋高宗“犹虑其不足任”,仍坚持召岳家军东下。在岳飞出兵的问题上,张浚又与宋高宗、赵鼎等达成妥协,不再坚持原议。他也以都督行府的名义,令岳飞“依累降指挥施行”。淮西宋军的告捷,越发证明这项军事调遣纯属无谓的盲动;而襄阳府等地兵力的削弱,又授金、伪齐方面以可乘之机。《5》

岳飞率军抵达江州,淮西战事已成定局,再无前进的必要了。宋高宗得知此讯,只好以亲笔手诏褒奖一番,发令岳家军回鄂州。赵鼎从旁自我解嘲,说:

“此有以见诸将知尊朝廷,凡所命令,不敢不从。”

宋高宗说:

“刘麟败北,朕不足喜;而诸将知尊朝廷,为可喜也。”《6》

君臣两人一唱一和,顾左右而言他,为自己的失策文过饰非。


《1》《要录》卷104绍兴六年八月甲辰,卷105绍兴六年九月丙寅朔,丁卯,己巳,庚寅,《忠正德文集》卷8《丙辰笔录》,《朱文公文集》卷95张浚行状。

《2》《会编》卷166,《要录》卷84绍兴五年正月,卷90绍兴五年夏,《金史》卷4《熙宗纪》,卷19《世纪补》,卷74《宗翰传》。

《3》《会编》卷169,《要录》卷105绍兴六年九月庚寅,《朱文公文集》卷95张浚行状,《梁溪全集》卷91《奏陈防秋利害札子》,刘豫所签乡兵数,《要录》作三十万人,今从《会编》。《4》关于淮西战事和宋廷争议,参据《会编》卷170,《要录》卷106绍兴六年十月丁酉,戊戌,甲辰,癸丑,卷107绍兴六年十二月戊戌,《历代名臣奏议》卷232张浚奏,《朱文公文集》卷95张浚行状,《忠正德文集》卷8《丁巳笔录》。

《5》《金佗稡编》卷l高宗手诏,卷14《目疾乞解军务札子》,《金佗续编》卷7《目疾令不妨本职治事省札》。据《要录》卷106,十月四日戊戌,张浚已督刘光世还军,十月十日甲辰,杨沂中捷于藕塘,而岳飞迟至十月十六日,尚未发兵,都督行府亦于同日仍在催促岳飞出兵。

《6》《金佗稡编》卷1高宗手诏,《要录》卷106绍兴六年十一月癸酉。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