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9 21:43
紹興七年二月,當岳飛前往『行在』平江府時,【1】朝廷已作出項重要的人事更動,又正在醞釀另一項重要的人事更動。
左相趙鼎和右相張浚的分歧,已發展到完全不能共事的地步。張浚力主『行在』遷往建康府,趙鼎卻圖謀撤回臨安府。一個計劃『乘勝取河南地,擒劉豫父子』;另一個認為,劉豫雖是『几上肉』,既有金朝作後盾,『強弱不敵,宜且自守』。一個提議,『劉光世驕惰不戰,不可為大帥』,應當罷免其兵權;另一個反對,『若無故而遂罷之』,『恐其士卒自此不安』。張浚既然對偽齊紹興六年冬的進犯處置合宜,自然是理直而氣壯。趙鼎自愧弗如,便提出辭呈,於當年十二月外任紹興府知府。【2】
張浚逐走趙鼎,卻引進老奸巨猾的秦檜。秦檜閒廢五年後,又重新出任樞密使,地位僅次於張浚。他甚至在罷黜期間,依然明目張胆地宣揚投降主義主張。秦檜上奏說:
『言戰者專欲交兵,而彼己之勢未必便』,『自古兩國相敵,力強者驕,不足深較』,『乞安慰狂虜』,『明言』『不敢輕犯大國』。【3】
張浚被秦檜在北宋末年的表現所蒙蔽,又誤認為他『柔佞易制』,以為可以拉擾他,當一個理想的『備員』。【4】秦檜也儘量克制自己恣睢暴戾的本能,明充『備員』,暗當奸細。
由於右相張浚獨攬大權,劉光世的罷免就勢不可免,問題在於由誰接管這支屯駐淮西的行營左護軍。岳飛到達平江府後,大約也聽到一些傳聞。他知道行營左護軍還有不少強兵悍將,如將這支部隊撥歸自己指揮,對北伐的裨益是不言而喻的。
紹興七年正月,金朝向宋朝通報了宋徽宗的死耗,故宋高宗每次召見臣僚,總得表演出一副涕淚滿面、哀不自勝的模樣。【5】他和岳飛見面後,談論一番國勢軍情;順便問及岳飛是否有良馬。岳飛靈機一動,作出了巧妙的回答: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芻豆至數㪷,飲泉至一斛,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介冑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餘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值復襄陽,平楊麼,不幸相繼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為馬,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
岳飛將自己比作『致遠之材』,足以勝任直搗黃龍府的偉業。他希望宋高宗高瞻遠矚,不要耿耿介懷於去年北伐的成效不理想,而能交付給自己更多的軍隊和權力,以承擔再次大舉的重任。
岳飛這番言談引起皇帝的重視。宋高宗讚賞他『見識極進,論議皆可取』。【6】趁論功行賞的機會,將岳飛由檢校少保升至正二品的太尉,並將宣撫副使、兼營田使晉升為宣撫使、兼營田大使。【7】太尉『同二府之列』,『崇以輔臣之禮』。【8】按照宋制,宰相所轄三省和樞密使等所轄樞密院,號稱二府。除宰相外,樞密使、參知政事等稱執政,即『輔臣』。自宋朝『祖宗以來,所置使名莫重於宣撫,多以見任執政官充使』。【9】『以宣撫之重名,實寄專征之大事』,惟有『廊廟近臣、勛伐高世者』可膺此重任。【10】岳飛官拜太尉後,便『理合增重使名』,【11】使虛銜和實職一致,都作為執政級高官的待遇。但是,檢校少保、太尉等只是作為錦上添花的加銜,岳飛的兩鎮節度使虛銜仍舊保留而不變。此時,岳飛的實職差遣已超越吳玠,而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三大將平列。
【1】【金佗續編】卷8【令赴行在奏事省札】,【再令疾速赴行在奏事省札】,【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二月庚子,岳飛接宋廷紹興六年十二月和紹興七年正月省札後,於二月到平江府。【金佗稡編】卷7【鄂王行實編年】作『春正月,入見』,系誤。
【2】【會編】卷170,【要錄】卷107紹興六年十二月戊戌,壬寅。
【3】秦檜奏見【會編】卷172紹興七年正月十五日,【要錄】卷87紹興五年三月。時間應以【要錄】為準,內容應該以【會編】為準,因為清人修【四庫全書】時,對【要錄】文字作了篡改。
【4】【會編】卷220【中興姓氏錄】,【要錄】卷107紹興六年十二月甲午朔,卷108紹興七年正月丁亥。
【5】【要錄】卷108紹興七年正月丁亥,庚寅。
【6】【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二月己酉,【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鑑】卷20。.
【7】【金佗續編】卷2【起復太尉加食邑制】,【會編】卷177,【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二月丁巳,【宋會要】職官1之13。
【8】【金佗續編】卷3【再辭免起復太尉仍加食邑不允詔】。
【9】【宋會要】職官41之24—25。
【10】【金佗稡編】卷14【辭宣撫副使札子】。
【11】【宋會要】職官41之33。」
三月,在張浚的主持下,宋高宗的『行在』遷往建康府。在平江府停留了二十多日的岳飛,也奉命『將帶馬軍』,『禁衛從行』。【1】九日到達建康府後,宋高宗撇開以背嵬親軍護衛的韓世忠,在『寢閣』單獨召見岳飛,對他說:
『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張俊、韓世忠不受節制外,其餘並受卿節制。』【2】
所謂『節制』,是指暫時指揮或間接指揮。【3】岳飛節制的範圍,不僅包括劉光世的行營左護軍五萬二千餘人,還應包括仍為宣撫副使的吳玠行營右護軍六萬八千四百餘人,【4】楊沂中殿前司軍約三萬人,【5】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軍一萬二千六百人以上,【6】總計約十六七萬人;不歸節制的韓世忠的行營前護軍約三萬人,【7】張俊的行營中護軍約七萬餘人,【8】總計約十萬人。
眼前的要務,首先自然要確定淮西行營左護軍的歸屬。宋高宗將親筆手詔交付岳飛,以備他去淮西接管行營左護軍時,面授王德、酈瓊等統制。宋高宗在手詔中寫道,『朕惟兵家之事,勢合則雄』。『今委岳飛盡護卿等,蓋將雪國家之恥,拯海內之窮。』『所宜同心協力,勉赴功名,行賞答勛,當從優厚。聽飛號令,如朕親行,倘違斯言,邦有常憲』。【9】
南宋各軍不能協同配合,是個嚴重的戰略弱點,在過去的戰事中,特別是在紹興六年的戰事中,已經暴露無遺。宋高宗本人也承認,岳飛『素志殄虜,常苦諸軍難合』。【10】這種弱點,也只有由智勇兼備的岳飛負責統一指揮,才能彌補和克服,此外別無良策。
宋高宗將全國大約七分之五的兵力,慷慨地授予岳飛一人指揮和節制,這在宋朝尚無此先例,不能不使岳飛欣喜若狂。岳飛非常感激皇帝的恩遇,更渴望抗金功成,他用工整的楷書寫了一篇奏札,於十一日進呈皇帝:
『臣伏自國家變故以來,起於白屋,實懷捐軀報國、雪復讎恥之心,幸憑社稷威靈,前後粗立薄效。而陛下錄臣微勞,擢自布衣,曾未十年,官至太尉,品秩比三公,恩數視二府,又增重使名,宣撫諸路。臣一介賤微,寵榮超躐,有逾涯分;今者又蒙益臣軍馬,使濟恢圖。臣實何人,誤辱神聖之知如此,敢不晝度夜思,以圖報稱。
臣竊揣敵情,所以立劉豫於河南,而付之齊、秦之地,蓋欲荼毒中原生靈,以中國而攻中國。粘罕因得休兵養馬,觀釁乘隙,包藏不淺。臣不及此時稟陛下睿算妙略,以伐其謀,使劉豫父子隔絕,五路叛將還歸,兩河故地漸復,則金賊詭計日生,它時浸益難圖。
然臣愚欲望陛下假臣日月,勿復拘臣淹速,使敵莫測臣之舉措。萬一得便可入,則提兵直趨京、洛,據河陽,陝府、潼關,以號召五路叛將,則劉豫必舍汴都,而走河北,京畿、陝右可以盡復。至於京東諸郡,陛下付之韓世忠、張俊亦可便下。臣然後分兵濬、滑,經略兩河,劉豫父子斷可成擒。如此則大遼有可立之形,金賊有破滅之理,四夷可以平定,為陛下社稷長久無窮之計,實在此舉。
假令汝、潁、陳、蔡堅壁清野,商於、虢略分屯要害,進或無糧可因,攻或難於饋運,臣須斂兵,還保上流。賊定追襲而南,臣俟其來,當率諸將或銼其銳,或待其疲。賊利速戰,不得所欲,勢必復還。臣當設伏,邀其歸路,小入必小勝,大入則大勝,然後徐謀再舉。設若賊見上流進兵,並力來侵淮上,或分兵攻犯四川,臣即長驅,搗其巢穴。賊困於奔命,勢窮力殫,縱今年未盡平殄,來歲必得所欲。亦不過三二年間,可以盡復故地。陛下還歸舊京,或進都襄陽、關中,唯陛下所擇也。
臣聞興師十萬,日費千金,邦內騷動七十萬家,此豈細事。然古者命將出師,民不再役,糧不再籍,蓋慮周而用足也。今臣部曲遠在上流,去朝廷數千里,平時每有糧食不足之憂。是以去秋臣兵深入陝、洛,而在寨卒伍有飢餓閃走,故臣急還,不遂前功。致使賊地陷偽,忠義之人旋被屠殺,皆臣之罪。今日唯賴陛下戒敕有司,廣為儲備,俾臣得一意靜慮,不為兵食亂其方寸,則謀定計審,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濟此大事也。
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奉邀天眷歸國,使宗廟再安,萬姓同歡,陛下高枕無北顧憂,臣之志願畢矣。然後乞身還田裡,此臣夙昔所自許者。』【11】
【1】【金佗續編】卷8【令扈車駕幸建康省札】。
【2】【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跡。韓世忠率親軍護衛,見【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三月癸亥朔。
【3】【朝野類要】卷4【節制】:『節制之稱,所以使寄戍之軍服其權也。若平時鎮江府武鋒軍駐楚州,則其州守臣有統轄屯戍之兼職。』此為間接指揮之意。【金佗續編】卷5【朝省行下事件省札】規定岳飛『節制使喚』顏孝恭、崔邦弼等軍,有暫時指揮之意。
【4】【要錄】卷111紹興七年五月壬午,【宋史】卷374【李迨傳】。
【5】據【會編】卷205,【要錄】卷139紹興十一年正月己巳,【宋史】卷367【楊存中傳】,後楊沂中以三萬兵赴淮西,今姑依此數。
【6】【要錄】卷108紹興七年正月戊寅,卷1lo紹興七年四月丙申。
【7】【會編】卷206,【要錄】卷140紹興十一年六月癸未,【宋史】卷364【韓世忠傳】。
【8】據【會編】卷219【林泉野記】,【中興小紀】卷29,【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張俊最後兵力達八萬人。據【會編】卷212,【要錄】卷117紹興七年十一月甲午,後王德以八千人隸張俊,方達八萬兵力,故其時應為七萬餘人。
【9】【金佗稡編】卷1高宗手詔。
【10】【金佗稡編】卷3高宗手詔。
【11】【金佗續編】卷1紹興七年出師疏,以【金佗稡編】巷11【乞出師札子】參校,兩處文字有異,但前者為岳飛手跡原件,應以為準。
根據內定的安排,岳飛實際上已不再是荊湖北路和京西南路的宣撫使,而是『宣撫諸路』。除京東東路和西路是韓世忠與張俊兩軍的作戰區外,其餘京西、陝西、河北、河東等各路轄地,都作為岳飛的作戰區。他在奏札中提出全盤作戰計劃,準備用兩三年時間,『盡復故地』。岳飛滿懷決勝的豪情壯志,他惟一的憂慮就是軍糧供應,故在此奏中特別強調,希望引起宋高宗的關注。
南宋初年,一度流行着迎還二聖的政治口號,二聖是指被俘的宋徽宗和宋欽宗。這個口號最初出自宋高宗的即位詔中有『同徯兩宮之復』之語。【1】由於宋徽宗已死,金人又不斷放出風聲,要以宋欽宗或宋欽宗之子組織傀儡政權,故岳飛在此奏中便不再沿用這個已經過時的政治口號,而只將宋欽宗包括在『天眷』之中。
宋高宗讀完岳飛奏札,當即親筆批示:
『覽奏,事理明甚,有臣如此,顧復何憂。進止之機,朕不中制。惟敕諸將廣布寬恩,無或輕殺,拂朕至意。』【2】
十四日,宋廷和都督府又發給岳飛三個省札和都督府札,命令岳飛招納偽齊臣僚,規定岳飛『如行軍入賊境』,『許便宜施行』『軍期事務』,而後奏報。其中的都督府札則是開列劉光世軍的人馬清單,包括行營左護軍所屬十個軍的統制名單,共計有五萬二千三百十二人,馬三千零十九匹。由於罷免劉光世的命令尚未宣布,故規定此札由岳飛『密切收掌』,不得下發宣撫司機構,以免泄漏朝廷機密。【3】
岳飛在行朝已暫住了一月有餘,他急於離開建康府。宋廷特別規定,紹興六年立功將佐的升官官告,可『免進入』門下省審覆,而由官告院直接發付岳飛帶回鄂州。【4】
宋高宗自紹興元年以來,雖降金之心不死,但因偽齊堵絕了求和之路,有時不得不在表面上贊成抗金。金朝女真貴族經歷幾次挫敗後,滅宋的欲望已不很迫切;劉豫卻不然,他認為若不滅宋,自己『子皇帝』的寶座就坐不穩當。他為此採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搜羅宋高宗個人的穢行醜聞,出文榜『毀斥詬罵,無所不至』。【5】
宋高宗身為九重之主,竟然遭受這個舊日臣僕的糟蹋,也不免氣憤難平,意欲進行報復。近年來的一系列征戰,使岳飛的軍事聲望後來居上,無論是劉光世和張俊,還是吳玠和韓世忠,都不能與他並駕齊驅。真正要在抗金方面有所作為,自然非岳飛莫屬。宋高宗在一時的感情衝動之下,似乎是『寢閣之命,聖斷已堅』,【6】決定重用岳飛,然而他的決定,也僅僅是一時衝動而已。【7】
【1】【會編】卷101。
【2】【金佗續編】卷1高宗手詔。
【3】【金佗續編】卷8【詔諭靖康叛臣能束身以歸當復爵秩省札】,【許令便宜行事省札】,【督府令收掌劉少保下官兵札】。
【4】【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三月乙亥,【宋會要】職官11之70。
【5】【金佗續編】卷1高宗手詔。
【6】【金佗稡編】卷12【乞本軍進討劉豫札子】。
【7】因秦檜父子篡改歷史,在【金佗稡編】問世前,宋朝官史對宋高宗曾委派岳飛節制大部分軍隊的史實,一直諱莫如深。【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三月乙亥,卷110紹興七年四月丁未及【中興小紀】卷2l載,岳飛朝見時,『欲並統淮右之兵』,宋高宗當即駁回,並對北伐計劃提出詰難,乃承襲秦熺主編【高宗日曆】之曲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