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韓異夢
烈王七年壬子,公元前三六九年
魏大夫王錯出奔韓。公孫頎謂韓懿侯曰:『魏亂,可取也。』懿侯乃與趙成侯合兵伐魏,戰於濁澤,大破之,遂圍魏。成侯曰:『殺,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二國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殺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貪也。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衛,則我終無魏患矣。』趙人不聽。懿侯不悅,以其兵夜去。趙成侯亦去。撲焐憊中緩而立,是為惠王。
譯公元前369年因為魏武侯去世後繼承人的問題,魏國持續內亂了三年。這一年,又出現了大夫王錯叛逃奔韓事件。韓國大夫公孫欣立即對韓懿侯建議:『魏國內亂,千載難逢,咱們趁機進攻他們。』韓懿侯聯合趙成侯,同時發兵,攻擊魏國。趙韓聯軍與魏國軍隊在濁澤山西永濟決戰,魏軍大敗。聯軍趁勢包圍了魏國首府安邑山西夏縣。趙成侯先提出解決方案:『殺了魏罃,立公中緩為魏主,瓜分土地,兩國得利而返。』韓懿侯反對說:『這樣子不行。殺魏罃,別人會說咱們殘暴;分割人家的土地,別人會說咱們貪婪。這樣吧,魏地一分為二,魏罃、公中緩各領一半。其勢力不會強國宋、衛這樣的小國。魏國這個禍患也就永遠消失了。』趙成侯堅決反對這種做法。韓懿侯覺得很不爽,連夜撤兵回新鄭去了。天一亮,趙成侯一看韓國人已經撤了,也就領着人馬迷迷糊糊回邯鄲了。魏罃本來在安邑城中等死,一看趙韓人馬莫名其妙全部撤退,趁機誅殺公中緩,繼武侯位,稱魏惠王。
太史公曰:魏惠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國之謀不和也。若從一家之謀,魏必分矣。故曰:『君終,無適子,其國可破也。』
譯太史公司馬遷曰: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國家不被瓜分,是由於韓、趙兩國意見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辦法去做,魏國一定會被瓜分。所以說:『國君死時,無繼承人,國家就會被擊破。』
評偉大的時代,也不乏平庸的領導,趙成侯、韓懿侯就是典型的代表。多年來,魏國借文侯餘威,不斷攻擊趙國。趙國的威脅主要來源於魏國,韓國也一樣。兩個昏庸的二蛋,就這麼放棄了改變歷史、改變自己國家命運的機會。不久的將來,反而給自己的國家帶來了滅頂之災。武侯不立太子,正是『蝴蝶效應』中煽動的那兩隻翅膀。好戲還在後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