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下震上。大壮:利贞。
解疏
虞翻曰:阳息,泰也。壮,伤也。大谓四,失位为阴所乘。兑为毁折伤,与五易位乃得正,故利贞也。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
解疏
侯果曰:此卦本坤。阴柔消弱,刚大长壮,故曰大壮也。
刚以动,故壮。
解疏
荀爽曰:乾刚震动,阳从下升,阳气大动,『故壮』也。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解疏
虞翻曰:谓四进之五乃得正,故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解疏
虞翻曰:正大谓四之五成需。以离日见天,坎月见地,故天地之情可见也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
解疏
崔憬曰:乾下震上,故曰雷在天上。一曰:雷,阳气也。阳至於上卦。能助於天威,大壮之象也。
君子以非礼弗履。
解疏
陆绩曰:天尊雷卑,君子见卑乘尊,终必消除,故象以为戒,『非礼不履』。
初九:壮於趾,征凶,有孚。
解疏
虞翻曰:趾谓四。征,行也。震足为趾,为征。初得位,四不征之五,故凶。坎为孚,谓四上之五成坎,已得应四,故有孚。
【象】曰:壮於趾,其孚穷也。
解疏
虞翻曰:应在乾终,故其孚穷也。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解疏
虞翻曰:变得位,故贞吉。动体离,故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解疏
虞翻曰:应在震也。三,阳,君子。小人谓上。上逆,故用壮。谓二已变离,离为罔,三乘二,故君子用罔。体乾,夕惕,故贞厉也。
羝羊触藩,羸其角。
解疏
荀爽曰:三与五同功,为兑,故曰羊。终始阳位,故曰羝。藩,谓四也。三欲触四而危之,四反羸其角。角,谓五也。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解疏
侯果曰:藩,谓四也。九四体震,为竹苇,故称藩也。三互乾、兑、乾,壮;兑,羊,故曰羝羊。四藩未决,三宜勿往,用壮触藩,求应於上,故角被拘羸矣。
案
自三至五,体兑为羊,四既是藩,五为羊角,即『羝羊触藩,羸其角』之象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於大舆之腹。
【象】曰:藩决不赢尚往也。
解疏
虞翻曰:失位悔也。之五得中,故贞吉而『悔亡』矣。体夬象,故藩决。震四上处五,则藩毁坏,故藩决不羸。坤为大舆、为腹;四之五折坤,故壮於大舆之腹。而【象】曰『尚往者』,谓上之五。
六五:丧羊於易,无悔。
解疏
虞翻曰:四动成泰。坤为丧也。乾为易。四上之五,兑还属乾。故丧羊於易动各得正,而处中和,故无悔矣。
【象】曰:丧羊於易,位不当也。
解疏
案:谓四五阴阳失正。阴阳失正,故曰位不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解疏
虞翻曰:应在三,故羝羊触藩。遂,进也。谓四已之五,体坎。上能变之巽,巽为进退。故『不能退,不能遂』。退则失位,上则乘刚,故无攸利。坎为艰,得位应三利上,故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
解疏
虞翻曰:乾善为详,不得三应,故不详也。
艰则吉,咎不长也。
解疏
虞翻曰:巽为长。动失位,为咎。不变之巽。故咎不长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解疏
崔憬曰:不可以终壮於阳盛,自取触藩,宜柔进而上行,受兹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