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22:37
䷼兌下巽上。中孚:
解疏
虞翻曰:訟四之初也。坎孚象在中,謂二也,故稱中孚。此當從四陽二陰之例。遁陰未及三,而大壯陽已至四,故從訟來。二在訟時,體離爲鶴。在坎陰中,有『鳴鶴在陰』之義也。
豚魚吉。
解疏
案:坎爲豕。訟四降初折坎,稱『豚』。初陰升四,體巽爲魚。中,二。孚,信也。謂二變應五,化坤成邦,故信及豚魚,吉矣。虞氏以三至上體遁,便以豚魚爲遁魚,雖生曲象之異見,乃失化邦之中信也。
利涉大川。
解疏
虞翻曰:坎爲大川。謂二已化邦,三利出涉坎。得正,體渙。渙,舟楫象。故『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
利貞。
解疏
虞翻曰:謂二利之正,而應五也。中孚以利貞,乃應於天也。
【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
解疏
王肅曰:三、四在內,二、五得中,兌說而巽順,故孚也。
乃化邦也。
解疏
虞翻曰:二化應五成坤,坤爲邦,故化邦也。
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解疏
荀爽曰:豚魚,謂四、三也。艮爲山陸,豚所處。三爲兌澤,魚所在。豚者卑賤,魚者幽隱,中信之道,皆及之矣。
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
解疏
王肅曰:中孚之象,外實內虛,有似可乘,虛木之舟也。
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解疏
虞翻曰:訟乾爲天,二動應干,故乃應乎天也。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
解疏
崔憬曰:流風令於上,布澤惠於下,中孚之象也。
君子以議獄緩死。
解疏
虞翻曰:君子,謂干也。訟坎爲獄;震爲議,爲緩;坤爲死。干四之初,則二出坎獄。兌說震喜,坎獄不見,故議獄緩死也。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解疏
荀爽曰:虞,安也。初應於四,宜自安虞;無意於四,則吉。故曰虞吉也。四者承五,有它意於四,則不安,故曰有它不燕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解疏
荀爽曰:初位潛藏,未得變而應四也。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解疏
虞翻曰:靡,共也。震爲鳴;訟離爲鶴,坎爲陰夜,鶴知夜半。故鳴鶴在陰。二動成坤,體益。五艮爲子,震巽同聲者相應,故其子和之。坤爲身故稱我。吾,謂五也。離爲爵,爵,位也。坤爲邦國,五在艮,閽寺庭闕之象。故稱好爵。五利二變,之正應坎,故吾與爾靡之矣。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解疏
虞翻曰:坎爲心,動得正應五,故中心願也。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解疏
荀爽曰:三四俱陰,故稱『得『也。四得位,有位。故鼓而歌。三失位,無實。故罷而泣之也。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
解疏
王弼曰:三四俱陰,金木異性,敵之謂也。以陰居陽,自強而進,進而礙敵。故「或鼓『也。四履正位,非三敵所克,故或罷也。不勝而退,懼見侵陵,故或泣也。四履謙巽,不報仇敵,故或歌也。歌泣無恆,位不當也。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解疏
虞翻曰:訟坎爲月,離爲日。兌西震東。月在兌二,離爲震三,日月象對。故月幾望。干坎兩馬匹,初四易位,震爲奔走,體遁山中,干坎不見,故馬匹亡。初四易位,故無咎矣。
【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解疏
虞翻曰:訟初之四,體與上絕,故絕類上也。
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解疏
虞翻曰:孚,信也。謂二在坎爲孚,巽繩艮手,故攣。二使化爲邦,得正應已,故無咎也。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解疏
案:以是成五,有信。攣二使變已,是『位正當也』。
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凶。
解疏
虞翻曰:巽爲雞,應在震,震爲音。翰,高也。巽爲高,乾爲天。故翰音登於天。失位,故貞凶。【禮】薦牲,雞稱翰音也。
【象】曰:翰音登於天,何可長也。
解疏
侯果曰:窮上失位,信不由中;以此申命,有聲無實;中實內喪,虛華外揚。是『翰音登天』也。巽爲雞,雞曰翰音。虛音登天,何可久也。
【序卦】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解疏
韓康伯曰:守其信者,則失貞而不諒之道,而以信爲過也。故曰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