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罔音wǎng往:迷惘,困惑而无所得。罔,通“惘”,思而不学则殆殆音dài戴:疲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译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读书就会疲怠。”问学与思为什么不可偏废?
答学习本章,重点是搞清楚学与思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学问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积累,一是消化。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功夫,思考的过程就是消化的活动,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学而不思,就好比只吃饭不消化,时间久了,非闹出肠胃病不可。一个人,如果死啃书本,不动脑筋,不思考,就产生不了智慧的灵感,思想的火花,只会鹦鹉学舌,却不知其义,只能是迷惘而无所得,书读的再多也没有用。
思而不学,就好比只消化不进食,腹中空空却不断分泌胃液,也会闹出肠胃病。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不学习,不进行知识的积累,只在那里苦思冥想,就会被弄得精神疲倦,同样是一无所得,甚而至于疑惑重重,缺乏信心,误入迷途,那危害也是很大的。孔子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本章中,孔子既指出学而不思的不足,也指出思而不学的弊病,主张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任何人,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都必须注重学思结合。
孔子对待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学思结合,求真求新。孔子说自己“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但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正是他治学的切身体悟。孔子自己也好,他教学生也好,就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所谓“温故”,就是指对古代典籍的学习,所谓“知新”,就是在学习的同时要进行思考,经过自己动脑筋思考,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新的思想。
孔子的学习,一是注重向书本学习,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二是注重向他人学习,改过迁善,取长而补短;三是注重向实际生活学习,每事必问,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的治学态度和求学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