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孔子說:『人如果沒有仁心,徒有禮儀有什麼用呢?人如果沒有仁心,徒有樂舞有什麼用呢?』問怎樣理解孔子關於仁與禮樂關係的論述?
答本章論禮樂之本在仁,沒有仁心、仁行,禮樂不過是表面形式而已。
孔子的精闢論述提出了培養人、教育人的三個基本要素——『仁』、『禮』、『樂』。『仁』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是人的精神境界,也體現着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它是『禮』和『樂』的內在依據。而『禮』和『樂』體現在人的行為舉止、儀表儀容、形體形態等等方面,又是人的情感的外在表達,是『仁』的表現形式和實現途徑。仁是靈魂,禮樂是形式。如果沒有仁,禮樂就失去了靈魂,只剩下形式。因此孔子才說,一個人如果失去內心的『仁』,就不可能自覺地運用『禮』和『樂』。這就是孔子以及後世儒家歷來強調以修身為本,把培養人的仁德放在核心地位的原因。
孔子向來以『禮樂』並稱,這是因為二者既有不同的功能,又有密不可分的互補關係。【禮記·樂記】指出:『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這就是說,『禮』的要義是一個『節』字,其基本功能是規範人的等級、節制人的行為。『樂』的要義是一個『和』字,其基本功能是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樂也是禮的一部分。一個人如果只有『禮教』而缺乏『樂教』,就會成為一個呆板、拘束的人;如果只有『樂教』而缺乏『禮教』,就會成為一個放蕩不羈的人。這兩種偏向都不符合『仁』的精神。只有把『禮教』和『樂教』結合起來,才能使內心的『仁』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