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3·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2 18:04

林放林放:魯國人,事跡不詳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易:治辦周到也,寧戚』。

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說:『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呀!對於一般的禮,與其過於奢侈,寧可比較節儉;對於喪禮,與其治辦周備,寧可哀傷多些。』

孔子怎樣闡釋禮之本?

禮,包括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其具體規定是形式,其所體現的內心情感是內容。禮之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容。魯國人林放問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說:你這個問題太大了,並從具體的禮儀入手做出回答。他認為,就一般禮儀而言,與其奢華而鋪張,寧可樸素而儉約;就喪禮而言,與其治辦周備,寧可哀痛多些。這一回答的深層含義是告訴人們,禮的本原是人心之仁,禮儀是仁的外在表達。

孔子向來是從人自身的情感和行為上去探究禮的根源的。他認為,祭祀的根本是發自內心的敬畏神靈之情祭神如神在,如果僅僅是為了獻上玉帛,那就是舍本求末,就不能稱為『禮』;奏樂的根本是發自內心的和氣愉悅之情,如果僅僅是為了敲響鐘鼓,那就是舍內求外,就不能稱為『樂』。針對當時人們的普遍認識,孔子強調,如果沒有人心之仁,沒有『敬』這種真摯的感情,禮樂就會成為毫無意義的形式。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我們今天繼承和弘揚禮儀之邦的傳統,應當特別重視孔子提倡的為禮要敬、為禮要儉的精神。那種辦事不從簡,不節約,一味圖形式、圖排場、圖奢華、圖熱鬧的做法;那種父母生前不盡孝,死後大操大辦,不惜重金建豪華墓地的做法,都是違背禮的精神的,是應當予以摒棄的。無論是一個家庭、一個企業,還是一個社會,都要永遠保持一種真誠的、實在的、儉樸的作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掉勤儉持家、勤儉建國的傳家寶。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