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18:07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巧笑倩音qiàn欠兮:『倩』,指美麗,這裡是形容笑容美好。兮是語氣辭,相當於啊,美目盼兮美目盼兮:盼,指眼睛黑白分明,這裡是形容眼睛轉動時的美麗動人,素以爲絢兮素以爲絢音xuān炫兮:『素』,指白色。『絢』,指有文采。大意是,用素粉來打扮好漂亮啊!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第三句不見於【詩經】,可能是逸詩」。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繪事後素:繪畫時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畫。』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起予者商也:『起』,指啟發。『予』,即我,孔子自指。商:即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夏問道:『「俏皮的笑容是多麼美好啊,美麗的眼睛是多麼動人啊,用素粉來打扮是多麼漂亮啊。」這幾句詩是指的什麼呢?』孔子說:『這就好比繪畫,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後才可以在上面繪畫。』子夏說:『是不是說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說:『啟發了我的是卜商啊,現在可以和你談詩了。』

孔子和子夏的對話體現了他怎樣的教學特點?

孔子教人,重在啟發,要求弟子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子夏問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孔子並沒有直接回答詩的原意,而是說:『繪事後素。』子夏受到啟發後又問:『禮後乎?』孔子對他能由論詩而談及禮,領悟出先仁後禮,仁與禮相得益彰的深刻道理,大爲讚賞,並說是子夏啟發了自己。這種啟發式的、師生教學相長的情景,正是孔子教學的一大特色。

孔子十分重視詩教,而孔門師生並不是就詩論詩,往往會由論詩而推及人生的哲理。這是因爲文學來源於人生,只有緊密聯繫人生的道理去探討,才能領略詩的深層意蘊,使學生從學詩中懂得爲人之道。孔子教書重在育人,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是值得當今時代的教師們認真繼承和弘揚的。

子夏從『繪事後素』中領悟到『禮後乎』,孔子爲什麼因此而誇讚是子夏啟發了自己?

孔子用繪畫作比喻,子夏一點就通,立即提出了仁和禮的關係問題,受到孔子稱讚,並說子夏啟發了自己。這說明孔子認爲『禮後乎』三字點到了禮的根本上。禮之本是人心之仁,仁是基礎,禮則是在仁的基礎上加以文飾。仁與禮的恰當配合,猶如白色底子上增添了絢麗的文采才能最後完成一幅畫一樣,是相得益彰的。

在【論語·雍也】中,孔子還談到文與質的關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是人的天然秉賦,好比繪畫前白色的底子;『文』,是人的文化素養,好比白色底子上畫出的絢麗圖畫。孔子強調,只有文與質配合適宜,才能成爲一個君子。仁與禮的關係、文與質的關係,角度雖然不同,但其實質和道理卻是相同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