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約:窮困,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安仁:安於仁道,知者利仁利仁:認為仁道利己利人而去行仁。』
譯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長久地處於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於安樂中。仁者是安於仁道,智者則是知道仁道利己利人而去行仁。』問不仁者為什麼不能長久地處於貧困或安樂之中?
答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君子在處於貧困境地的時候,能夠堅守仁道,堅守道德底線。如顏淵,雖身處陋巷,卻不改其樂,不失其節。而小人則不然,身處困境就容易胡作非為。可見,困境是對人生的一大考驗。同樣地,安樂的環境也是對人生的一大考驗。孟子講的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而小人一旦得志,就可能在富貴和安樂面前忘乎所以,得意忘形,驕奢淫逸。只有仁者,才能安於仁道;只有安於仁道,才能經受長久貧困或富貴安樂的考驗,才不會走邪道。
問怎樣理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答仁者之所以能安於仁道,是因為他對仁道的追求和堅守是發自內心的,是自覺自愿的,因而能夠不受外部環境的干擾和誘惑,貧困也罷,安樂也罷,都無法左右他,可謂『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仁者之安仁與智者之利仁是兩種不同的境界,相較於仁者而言,智者只是由於看到仁道利己利人而去行仁,『有利則行,無利則止』。安仁之境界,不易達到;而利仁則終不能說是仁的境界,我們要仔細體會其間的差別。
仁與智的關係,也是德與才的關係。古語說:有德有才,國之寶也;有德無才,國之庸也;有才無德,國之害也;無才無德,國之廢也。古人還說:德大於才是君子,才大於德是小人,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這些都說明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重要性。
這一章是對上章『裏仁為美』的引申和發揮,進一步指出了人生修養必須依靠自覺,必須注重內心,必須不斷提升自己思想境界這個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