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足足:過分恭,左丘明左丘明:姓左丘,名明。與孔子同時代的魯國人,年歲比孔子稍晚。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左丘明,成爲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他熟悉諸國史事,深刻理解孔子思想,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他品行高潔,爲孔子所推崇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譯孔子說:『花言巧語,偽善的臉色,過分的恭順,左丘明認爲可恥,我也認爲可恥。把怨恨藏在心裡,表面上卻表示友好,左丘明認爲可恥,我也認爲可恥。』問從本章可以看出孔子怎樣的爲人?
答上章孔子評微生高,從他應對討醋之人的態度與方式上,斷定他並非直人。本章中孔子舉出左丘明對兩類人的態度加以評論,並說『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表明了他對左丘明的贊同。『巧言、令色、足恭』的人,『匿怨而友其人』的人,表面不同,其實質都是當面一套、背地一套,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偽善之人,孔子與左丘明都認爲他們的行爲是可恥的。
【論語】中多處記載,孔子所讚賞的,是心胸坦蕩,光明磊落,直道而行,不繞彎子的直人,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