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見南子南子:衛靈公夫人,有淫亂的行為,子路不說悅。夫子矢矢:通『誓』之曰:『予所否否:不對,指做了不正當的事者,天厭之!天厭之!』
譯孔子去見了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了不正當的事,讓天厭棄我吧!讓天厭棄我吧!』問孔子何以對天發誓?
答『子見南子』,是孔子第二次去衛國時的事,大約在公元前496年。衛靈公年邁而無道,任憑夫人南子把持朝政,她品行不端,作風淫亂,名聲很壞。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見衛靈公前,南子使人傳話給孔子,說四方之君子凡是想見衛君的,沒有不先拜見她的。孔子不得已而見之。性情耿直莽撞的子路無法理解老師的行為,表現出很不高興的樣子。於是有了『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孔子對天發誓的故事。
本章雖短,卻情真意切。面對弟子的不滿,孔子非但沒有擺出老師的架子壓人、訓人,而是情急之下對天發誓。此情此景,使人看到孔門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孔子和藹可親,不愧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本章中孔子對天發誓,以及『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先進】中的『天』,『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中的『天』,從字面看雖然是指主宰之天或命運之天,但從【論語】通篇來看,孔子並不一定認為『天』真的就是主宰,就有意志,不過借天以自慰,或發泄感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