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20:11

子曰:『不憤憤:指想搞清楚又得不到答案時的心情不啟,不悱音fěi翡:指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時的樣子不發。舉一隅隅:物之角落不以三隅反反:推及、推論,則不復也。』

孔子說,『不到學生想搞清楚又得不到答案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的時候,不去提示他。如果老師舉出某方形物體的一角為例,學生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就不能再重複這種方法了。』

怎樣理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這是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思想。孔子認為,教化學生要取得好的效果,關鍵是要調動他們內在的求知慾望。因此,不到他想求而未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欲言而不能的時候,不去提示他。

啟發誘導,涉及教和學兩方面的問題。對於教師而言,主要是善於把握和運用時機,在學生處於『憤』的狀態下給予『啟』,在學生處於『悱』的狀態下給予『發』,這體現了孔子對教師主導性作用的認識。對於學生而言,能否理解和接受教師所傳之道、所授之業、所解之惑,說到底還在於自己的努力。『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孔子所強調的『啟』和『發』,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都是在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又體現了孔子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認識。教和學的過程,是教師的啟發誘導和學生的發憤努力相配合、相協調的辯證統一的互動過程。沒有學生的『憤』與『悱』,教師的『啟』與『發』就會因缺乏前提和基礎而失去作用。而當學生處於『憤』或『悱』的狀態時,得不到教師恰到好處的『啟』與『發』、『導』與『點』,他就很難『頓悟』,很難更上一層樓。無師自通者,畢竟是少之又少。

怎樣理解『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歷史上,人們往往把『則不復也』解釋為『就不再教他了』,這不符合孔子『有救無類』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更不符合孔子『誨人不倦』的施教精神。在【論語】中,這句話是緊接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講的,是對教師如何運用啟發式教學的具體闡述,針對的是教師而非學生。把『則不復也』理解為學生不能舉一反三就不再教他,就搞錯了對象,割斷了上下文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因此,『則不復也』是指『不能再重複這種方法了』,其言外之意是,應該換一種更有針對性的方法。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