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作:与述而不作的作字同意,指立言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识音zhì志:记住之,知之次次:次一等,差一等也。”
译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在那里凭空造作的吧,可我不是这样。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接受和听从它;多看,并且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了。”问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不知而作之”,就是不懂装懂,无知而妄作。孔子明确地反对这种人,并说自己绝不这样做。他还有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这都体现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应该怎么办?本章作出进一步阐述,要多闻、多见、多记,努力学习,这也就是学而知之。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因此,他说自己是“知之次也”,也就是次一等的智慧。
世界上并不存在“生而知之”的人,孔子认可自己是“学而知之”,“知之次也”,这并非谦辞,而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应当向孔子学习,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能“不知而作”,而要多闻、多见、多记,努力学习。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