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3 01:39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大宾:贵宾,使民如承承:承办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邦:指诸侯国无怨,在家家:指卿大夫之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好像去接待贵宾那样认真,役使民众好像去承办重大祭祀典礼那样慎重。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为官无所怨恨,在卿大夫家为官也无所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够聪敏,但一定要按照您的话去做。”

孔子对颜渊问仁和仲弓问仁的回答,侧重点有何不同?

孔子答颜渊问仁,侧重点在于“克己”,就是要严于律己,自觉修身;而对于仲弓问仁的回答,侧重点在于“恕人”,就是要宽以待人,尊重他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君子求仁的功夫,一是要内化于心,其基本要求就是修身克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礼的规范;二是要外化于行,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对他人抱有尊敬和宽容的态度。

孔子对仲弓问仁的回答,紧紧扣住宽以待人,尊重他人这个重点,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就是说无论出门办事,还是对待百姓,都要恭敬谨慎。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待人要有宽容心,要推己及人。子贡请教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的回答同样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前面增加了“其恕乎”三个字《论语·卫灵公》,意在强调这就是恕道。恕道强调尊重他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恰似当今社会提倡的“换位思考”,是实行仁道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三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然表达,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怨无悔,既不怨天,也不尤人,这是修养应具备的基本态度。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