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問明明:明智,明白事理。子曰:『浸潤之譖浸潤之譖音zèn贈:像水浸潤物件那樣開始不易覺察的讒言,即暗中的中傷。譖,讒言、誣陷,中傷,膚受之愬膚受之愬音sù素:像感受到切膚之痛那樣的誣告,即直接的誹謗。愬,通『訴』,誣告,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遠:有遠見也已矣。』
譯子張問怎樣才是明智。孔子說:『像水的浸潤那樣的讒言和像有切膚之痛那樣的誹謗,在他面前都行不通,那就可以說是明智了。像水的浸潤那樣的讒言和像有切膚之痛那樣的誹謗,在他面前都行不通,那也可以說是很有遠見了。』問孔子答子張問明對我們有何啟示?
答子張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明智的人,孔子的回答是『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愛聽小報告,也是人性中的一個弱點。實際生活中,浸潤之譖,即慢慢滲透而來的誹謗,是一把軟刀子;膚受之愬,即切膚之痛的誣告,是一把硬刀子,這兩把刀子往往最能傷人、害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領導者,在這兩把刀子面前是聽信之,還是辨析識破之,這的確是檢驗他是糊塗人還是明智人的試金石。而怎樣才能做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在自己面前都行不通呢?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只有認真聽取各種意見,並仔細加以分辨,才能既不為『浸潤之譖』所迷惑,又不為『膚受之愬』所欺騙,成為明智而有遠見的人。有道是『謠言止於智者』,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只有在明智而有遠見的人那裏,才會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