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逆詐逆詐:事先猜疑別人存心欺詐。逆,指事先預料,不億億:同『臆』,主觀臆測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譯孔子說:『不事先猜疑別人的欺詐,不無根據地猜測別人不誠實,但臨事而對別人的欺詐和不誠實卻能及時覺察,這才是賢人啊!』問怎樣理解孔子關於待人接物的上述原則?
答這是孔子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在爲人處世,與人交往方面的一個信條。『不逆詐,不億不信』,是說與人交往要有誠心,不可毫無根據地懷疑別人。否則,就是小肚雞腸。『抑亦先覺』,是說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如果有人要實施欺詐、不誠實,又能及時覺察而不至輕易上當受騙。否則,就是愚鈍而不明智。實際生活告訴我們,這兩個方面在人際交往中都是重要的。孔子認爲,只有這兩方面的品質都具備,且能恰到好處地加以運用,才能稱得上賢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