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5·4 子曰:『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3 10:31

子曰:『無爲而治無爲而治:專指聖王知人善任,自己不親勞於事,立身正己,以德化民,從而使天下得以治理。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與道家主張順其自然的『無爲而治』是有區別的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南面:指天子之位而已矣。』

孔子說:『達到無爲而治境界的,應該是舜吧?他做了些什麼呢?謙恭而端莊地坐在天子之位就是了。』

舜爲什麼能做到無爲而治?

【趙歧·孟子注】說:舜『任官得其人,故無爲而治。』歷史記載,舜是非常善於識人用人的古代聖王,大禹和皋陶等都是他任用的著名賢臣。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述舜有賢臣22人,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三國志·吳志·樓玄傳】說:舜能『所任得其人,故優遊而自逸也。』【大戴禮·主言篇】說:『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雜事三】說:『故王者勞於求人,佚於得賢。舜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己無爲而天下治。』可見,舜的『無爲而治』,是指他不去親自處理具體政務,而把主要精力用在選賢任能上,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力量爲天下做出榜樣。後世也把儒家主張的無爲而治稱之爲『垂拱而治』。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