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5·34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3 11:50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說:『百姓需要仁德,超過對水火的需要。我只見過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沒有見過實行仁德而死的。』

怎樣理解『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

水火是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仁德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孔子在這裡之所以要特別強調仁德,是與當時的社會狀況、社會風氣有密切關係的。他痛切地感到,在世風日下、道德缺失的情勢下,百姓固然不可一日無水火,然而他們對於仁德的需要,更甚於水火。水火無情,有時還會傷人致死;而修養仁德則無此危險。孔子這樣說,意在勉勵人們修仁德,行仁道。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