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年四十而見惡見惡:被人厭惡焉,其終也已。』
譯孔子說:『到了四十歲還被人厭惡,他這一生也就沒有希望了。』問怎樣理解『四十而見惡,其終也已』?
答在【論語·子罕篇】中,孔子曾用『後生可畏』這句話,勉勵青年勤奮學習、後來居上。『後生』為什麼『可畏』呢?孔子說:『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孔子相信年輕一代能夠超過老一輩,他們年富力強,往後的年歲還很多,其發展的勢頭值得敬畏。為了提醒年輕人珍惜大好時光,不要蹉跎歲月,虛度年華,他告誡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沒有什麼名望,他也就不值得敬畏了。』這是正面的鼓勵。本章則是從反面提出忠告。當時,『人壽七十古來稀』,四十歲乃是不惑之年,成德之年,此時依然被人厭惡,便無望有善行了。孔子這樣說,其本意仍然是勉勵青年及時改過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