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8·2 柳下惠爲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3 13:53

柳下惠柳下惠:魯國的賢者爲士師士師:掌管貴族獄訟的官員,三黜黜:罷免。人曰:『子未可以去去:離開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擔任法官,多次被罷免。有人說:『你不可以離開魯國嗎?』他說:『正直地做事待人,到哪裡去不會被罷免?不講原則,左右逢源地做事待人,又何必離開自己的祖國?』

柳下惠不願『去父母之邦』體現了怎樣的精神?

柳下惠所處的時代,由於社會風氣敗壞,正直地做事待人,反而處處受排斥。若想被任用,必須犧牲原則,『枉道而事人』。柳下惠雖然三次被罷免,堅持不肯『枉道事人』,不肯爲求官位而放棄原則。但他也不願離開『父母之邦』,寧肯留在自己的祖國受委屈。

孔子對柳下惠很敬佩,曾爲柳下惠鳴不平,他罵魯國大夫臧文仲是個『竊位者』,做官不管事,明知柳下惠賢良,卻不給他官位【論語·衛靈公】。孔子與柳下惠處於同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卻不肯效法他。在魯國不被任用,就周遊列國,尋找施展自己政治抱負的機會。

歷史上,柳下惠也被稱爲聖人。孟子尊稱其爲『和聖』,也就是聖人中隨和的人。他說:『柳下惠的爲人,並不覺得侍奉昏君是恥辱,也不因爲官職小而嫌辭。出仕爲官時,不隱藏自己的才能,必定要按正道行事。被遺棄不用,也不抱怨,雖然處於困窘之境,也不憂愁。與鄉野之人處在一起,也悠然自得而不忍心離去。』

成語『父母之邦』就出典於此,專指自己的鄉土和祖國。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