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8·8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3 13:55

逸民逸民:古代遺佚於世的隱士。逸,同『佚』,散失、遺棄。上列7人都是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少連:【禮記·雜記】中記載為『東夷之子』,身世不詳,『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虞仲、夷逸:身世和言行不詳,『隱居放言放言:放膽直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遺佚於世的隱士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減損自己志氣,不辱沒自己人格的,是伯夷、叔齊吧!』說柳下惠、少連,『減損了自己的志氣,辱沒了自己的人格,可是言語合乎倫理,行為謹慎思慮,能如此也算吧。』說虞仲、夷逸,『隱居起來,放膽直言,其身合乎清廉,其逃避現實也合乎權衡。』『我則與他們不同,沒有一定可以這樣做,也沒有一定不可以這樣做。』

孔子怎樣評價這幾位隱士?

孔子的評價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伯夷、叔齊。【論語】中三處提及,他們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周武王滅商後,他們不合作,拒食周朝的飯,結果餓死在首陽山下。孔子認為他們『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行為最高尚。第二類是柳下惠、少連。柳下惠在【論語】中出現過三次,他直道而事人,三次被罷官,卻不肯離開自己的祖國。少連在【禮記·雜記】中有記載,據說是『東夷之子』,孔子說他善於守孝。此二人雖然『降志辱身』,但是,言語合乎倫理,行為謹慎思慮,也是值得肯定的。第三類是虞仲、夷逸。他們的言行已不可考。孔子的評價是,隱居起來,放膽直言,立身清廉,其逃避現實也合乎權衡。此外還有一人未提及,就是朱張。朱熹於此處作註:『朱張,不見經傳。』

總之,對於上述7人,孔子都加以肯定,而評價又有高下之分。孔子特別讚許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反映了他對個人獨立人格的重視。

怎樣理解『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在評價了幾位隱士之後,孔子接着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孔子在這裏所說的『無可無不可』,並非所謂『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沒有立場、沒有原則、沒有是非的圓滑世故。他是把自己和隱士們作對比,是特指人們在對待『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態度,表明自己在對待『出世』和『入世』、進和退、去和留的問題上,沒有成見,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孔子的『無可無不可』,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用孟子的話說,就是『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朱熹·孟子註疏】這是真正的『聖之時者』的態度。孟子認為,孔子是聖人中最合時宜的人,他行止因時而變,既有原則性,也有靈活性。任何情況下都要守死善道,這是原則;不同情況下可以有不同的做法,這是靈活處置。

後世有些人對『無可無不可』的運用,指對事情沒有一定的主見,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是脫離了本章的原意。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