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一講 天命之謂性

中庸賞析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6 11:49

天命之謂性上天所賦予,自然而有的,叫做『性』。命,令,指賦予。天命即上天所賦予,指人的自然稟賦。性,指人的本性,率性之謂道遵循著本性,叫做『道』。率,遵循。道,路,指應事接物的道理和原則,修道之謂教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修,修養。教,教化,指禮、樂、法律、政令等措施
道也者,不可須臾須臾:片刻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戒慎乎其所不睹: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警戒謹慎。乎,於,恐懼乎其所不聞在耳朵聽不到的地方惶恐畏懼。莫見乎隱沒有比在暗處更容易顯現,莫顯乎微沒有比細微的事物更容易顯露,故君子慎其獨慎其獨:在獨處時保持戒慎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未發:沒有表現出來,謂之中中:不偏不倚;發而皆中節中節:合於節度。中,音zhòng,.恰好合上,謂之和和:指情緒平正,沒有乖戾之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大本:最高的根源,即天命之性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達道:共同的道路,普遍的原則,即率性之道也。致中和達成『中』、『和』的境界。致,達成,達到,天地位位:安居正位焉,萬物育育:順遂生長焉。

上天所賦予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會警戒謹慎,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會有所戒懼。因爲在本心自覺之下,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獨處的時候也要保持戒懼謹慎。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是不偏不倚的,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體;『和』,是天下萬事萬物共同遵循的大道。能夠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能各居其位,萬物就能生長繁育。
『中庸』的含義是什麼,古今學者的見解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卻可以互相補充。綜合起來可以這樣說:『中庸』是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和日用之道,是不可改變的道理。
依據朱熹所著【中庸章句】,全篇分爲三十三章,主要闡述『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後世也把【中庸】稱之爲儒家最高的人生哲學。
【中庸】第一章縱論天人之道,是全篇義理的總綱,分爲三個段落:
第一段,點出『天命』、『性』、『道』、『教』等幾個中國哲學的重大範疇。【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裡的『天命』,指上天所賦予的,人的自然稟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天賦』。這裡的『性』,指人的本性。『天命之謂性』就是說,上天所賦予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這句話強調,人性不是來自後天的人爲,而是來自上天的賦予。這個天是義理之天,它是萬事萬物的根源;這個性是人類與其它生物不同的本質屬性,也就是人類所特有的德性。『率性之謂道』的『率』字,指遵循、順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道』的本義是道路,這裡指一切存在物所依循並進行活動的法則。萬事萬物的存在與活動,都是道的顯現。人類社會的道,是以『仁』爲核心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人能遵循本性而行動,就是仁義禮智信的表現,而人類的道德理想,也依此而建立。『修道之謂教』的『修』,指修養;『教』,指教化,意思是說,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人是有私慾的,也有氣質方面的偏僻,教化的作用,就在於引導人們追求正確的道德理想,確立仁義禮智信等基本道德觀念,並按照禮樂刑政等制度來加以修治,從而保持人所具有的善良本性。
第二段,強調慎獨的重要性。【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所謂『須臾』,是衡量時間的詞語,表示片刻之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它進一步指明了天道與人性的內在一致性,告訴我們,道的本源出於天而不可變易,道體具備於我們的天性之內而不可分離。【中庸】在講清這個道理之後,緊接著提出了『慎獨』的問題:『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音xiàn,同『現』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道體雖然具備於我們的天性之內,但是,人有情緒,有欲望,如果不能加以節制,就有可能泯滅天性良知,喪失靈明自覺。儒家強調慎獨的修養工夫,原因就在這裡。『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是說,君子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會警戒謹慎,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會有所戒懼。『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是說,沒有比在黑暗處更容易顯現,沒有比細微的事物更容易顯露。『莫見乎隱,莫顯乎微』與『君子慎其獨也』連在一起,構成一個典型的漢語短句,提醒人們,從最隱蔽、最細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所以,君子在獨處的時候,也要保持戒慎。
第三段,論述『致中和』所達到的最高境界。【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是說這些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心中是平靜淡然的,叫做『中』;所謂『發而皆中節』,是說這些情緒表現出來以後,能夠有所節度,符合常理,叫做『和』。『中』,是天地萬物所呈現的穩定平衡、不偏不倚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體,所以說它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地萬物所呈現的協調一致、有序運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共同遵循的大道,所以說它是『天下之達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說,能夠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各居其位,萬物就生長繁育。儒家奉行天人合一的哲學,既然天地的運行,萬物的化育,無不遵循『中和』的法則,那麼,人要率性而修道,也必須按照『中和』的原則去做,把喜怒哀樂的情緒調控到合於節度的狀態,既無過,又無不及。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總之,中和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君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