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孝经》概述

孝经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15:25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的作者是谁,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他认为,《孝经》的作者是曾参。

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比孔子小46岁,是孔门72贤人之一,儒学传承中的重要人物。曾参少年时母亲去世,继母对他十分苛刻,百般虐待。他无奈之下,到卫国做苦力谋生。得知父亲去世后赶回鲁国,对上了年纪的继母以德报怨,十分孝敬,这使他孝名远扬。齐国曾用厚礼相聘,封他为上卿大夫,但他为了不使年迈的继母受到冷落,没有到齐国任职,此后也一直没有出仕为官。孔子对曾参有“参也鲁”《论语·先进》的评语,他个性迟钝,但刚毅木讷,谦虚好学,大智若愚,志存高远,对孔学精义有深刻的理解,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名言。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等等。相传,《孝经》和《大学》都是曾参所著,他是孔子嫡孙子思的老师,被视为思子思孟子学派的创始人,称为“宗圣”。

中华孝道源远流长,舜“以孝治天下”,成为后世效法的典范。《孝经》在历史上被视为“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它以孔子和弟子曾参谈话的形式,集中阐述了儒家关于孝的理论,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现在流行的《孝经》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注,宋代儒者邢昺bǐng注疏的,全书共18章,依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 第一部分为第1章,是全篇的宗旨所在,集中概述孝道的义理。

  • 第二部分包括2——6章,分别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的孝道进行阐述。

  • 第三部分包括7——11章,主要论述孝道与治国的关系,强调孝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 第四部分包括12——14章,是对第1章中关于“要道”、“至德”、“扬名”三个基本概念的引申和发挥。

  • 第五部分包括15——18章,分别就“谏诤”、“感应”、“事君”、“丧亲”作进一步阐述,是对前三部分内容的发挥和补充。

《孝经》全篇两千余字,是儒家经典中最短的一篇。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于中华孝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孝文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亲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对于维护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宋、明、清三个朝代,统治者在推行孝道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极端化、专制化、愚昧化。事物发展到极点,就必然要向反面转化。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有史以来第二次大变革时期,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一批思想家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孝道进行了猛烈的否定性的批判,而另一批思想家则致力于重建和弘扬孝文化。如何评价和对待《孝经》以及孝文化,成为近百年来争论的焦点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孝经》以及孝文化在塑造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被重新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家教、家风的重要性。十八大闭幕之后一个月,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修订,习近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一次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时候,我们重读《孝经》这部经典,无疑会有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返回顶部